以前一放學回家看動畫,大家都是沖着電視上的兩個頻道來看的。
一個是中央綜合頻道,另一個則是TVB翡翠台,前者主要播放國産動畫或歐美動畫,而後者則主要播放日本動畫。
也正是如此,在那個大家還沒有接觸到日本聲優的年代裡,粵語配音便成為了小夥伴們腦海中有關日本動漫記憶的一部分。
這裡也說一下我個人的趣事,剛入坑動漫圈那會兒,因為還聽不慣日語配音的風格,所以會關閉原聲,然後腦補粵語聲優的配音來追番(字幕還是開着的)。
雖然這種行為很可笑,但不得不說,過去的粵配日漫給人的印象着實很深刻。
到了網絡更發達的如今,看日漫的途徑已經變得越來越便捷,大家也都早已習慣了看日漫要聽原配,曾經的粵配日漫也似乎逐漸被淡忘了......
然而近年來,粵配潮流貌似又迎來了複興。
01.粵語版新番,參上!近段時間,想重溫《鬼滅之刃》的小夥伴,應該有留意到番劇的列表正陳列着一部粵配版的《鬼滅之刃》。
頁面顯示動畫是在今年2月14日開播的,每周一至周日的晚上六點更新,到目前為止暫時更新到了第19集。
而在粵語版上映的兩年前,《鬼滅》中配版也已經上映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兩個版本的評分都在9分以上,似乎反響不錯。
點開第一集視頻來看,彈幕上的評價主要分兩種---要麼“好耶”,要麼“好笑/笑死”。
發“好耶”的網友顯然是對粵配版新番很有好感的那種人,或者說至今還經常在聽粵配的朋友;至于發“好笑/笑死”的,主要就是因為聲音太出戲了。
畢竟大家最開始看《鬼滅》都是直接聽原配,受先入為主影響,後面再聽其他版本的配音難免會有些不适應。
評論區裡甚至有網友将部分台詞的空耳給打在評論區,光是看都感覺腦海裡有那聲音了。
但出戲歸出戲,從整體的反饋來看,粵配版《鬼滅之刃》的表現基本做到了讓大家都覺得及格的地步,沒有說很難聽,頂多就是個别角色不符合,例如炭治郎的聲線過于老成,或是義勇太過年輕。
說起這兩個角色的配音,一個是曹啟謙,另一個是李緻林,前者經常為男童、青少年類型的角色配音,代表作有志村新八、魯路修、黑子哲也等等。
而後者的聲線則适合配美少年、俊男、暖男和受屬性類型的角色,代表作有神威、山崎退、月詠幾鬥、古泉一樹、桐谷和人等角色。
從炭治郎和義勇的人設比較來看,其實兩者的配音選角并沒有選錯,說到底還是原配聲線先入為主導緻的不适應。
和《鬼滅之刃》一樣,另一部黑馬日漫《咒術回戰》也早早上架了粵配版,按目前的9.8評分來看這一版的配音似乎要比前者好不少。
更有甚者表示,希望粵配動畫能夠發揚下去,一來懷念下自己的二次元啟蒙歲月,二來保留地方語言的文化傳承。
一些感同身受者也在評論區坦言,自從國内開始大範圍普及普通話後,已經越來越少會說,甚至是會聽到自家的方言。
事實上,在《咒術回戰》剛出粵配版那會兒,網上還出現過因為聽不懂就打一星差評的現象,這種無理取鬧也會對方言的傳播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畢竟,一說粵語或者自己的其他方言就會遭受他人排擠,這滋味絕對是不好受的。
其次,在原版的字幕,包括片名和角色名等進行中文翻譯的同時,還需要根據地方語言的特色來進行二次翻譯。如港版的《數碼寶貝》就被翻譯為《數碼暴龍》;《火影》裡的漩渦鳴人被翻譯成“漩渦鳴門”、宇智波佐助翻譯成“内輪佐助”;《足球小将》裡的大空翼被翻譯成“戴志偉”、日向小次郎則被翻譯成“日向小志強”...
既要保證港味十足的風格,還要消除語種差異帶來的違和感,這本就不是一件易事,輕率地下定論去否定也是一種不尊重聲優的行為。
好在,在網上放出的《咒術回戰》配音對比視頻來看,還是有不少觀衆選擇投票給粵配版的---
好評的背後自然也跟聲優自身的實力是分不開的。
為主人公虎杖悠仁配音的張裕東,小時候曾是TVB出道的童星,主持過知名兒童節目《閃電傳真機》和《至NET小人類》,在鏡頭前的他機靈又乖巧,故又被大家稱為“東東大師”。
長大後一次偶然機會,張裕東有幸得到資深配音員May姐(馮美基)的幫助,這才開始從事配音。
張裕東的聲線比較适合配音腼腆、熱血的少年類角色,其中比較熟悉的有《銀魂》的沖田總悟、《高達00》的刹那、《黑執事》的菲尼安、《魔笛MAGI》的阿裡巴巴、《野良神》的雪音。
據說張裕東跟梶裕貴的聲線比較相似,而湊巧的是上面提到的後三個角色正好也是梶裕貴配音的。
張裕東從2010年開始從事聲優行業,所涉及的影視作品領域很廣,不光有日本動畫、還有特攝片、日劇、韓劇、内地劇、台劇、美劇、電影、紀錄片等一系列類型,是名副其實的“實力派”聲優。
而為釘崎野薔薇配音的李詩婷,目前網上暫時沒有相關資料可供查詢,但據一些信息透露,她曾經為50多個遊戲作品進行過粵語配音,說明實力還是相當強的。
除了給《咒術》女主配音,李詩婷還要負責硝子、冥冥、高田、九十九由基等多名角色的配音工作,不可謂不辛苦。
除了為“五條悟”配音的郭俊廷,粵配的聲優們都會配上兩名及以上的角色,每個人的工作量也是相當大的。
換個角度看,這也說明裡面的配音演員起碼都是有真本事的,怎麼也不會差到連合格線都達不到的地步。
當然,對于小破站引進粵配番劇這件事來講,我想更多都是出于情懷,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今,TVB就不斷地引進許多日本動畫作品,将其進行粵語譯制後在廣府地區播出。
而且,小破站的用戶省份占比裡廣東的占比是最高的,占據了12%以上,畢竟廣東省人口本就特别多。
絕大多數生活在廣東的人群,自孩童時期開始便長期觀看這些粵配譯制的經典日漫,由此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動畫情結。
02.粵配動畫的黃金時期大家都記得,《哆啦A夢》動畫剛引進内地那時,它還不叫“哆啦A夢”,而是叫作“小叮當”或“機器貓”。
而如果是從小看TVB粵配版的朋友,他們對翻譯的認識也曆經過轉變。如“叮當”變成哆啦A夢、“靜怡”變成靜香、“技安和阿福”變成胖虎和小夫等。
除此之外,對于廣府地區的小夥伴們來講,在他們的童年記憶裡“哆啦A夢”是有兩種不同的聲音。
内地版的哆啦A夢配音比較多,像董浩叔叔、金龜子姐姐、張麗敏、李晔、梁穎等人都有過參與,大家聽得比較多通常是那種童真風格的中性音。
而TVB版這邊就有一個很熟悉的聲音,具體有多熟悉?隻要一聽到他的聲音大家立刻就能聯想到哆啦A夢,而這位他就是林保全老師。
林保全,中國香港資深粵語配音演員,從1982年開始全程為哆啦A夢這位角色配音,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變更過,這也使得大家能經常接觸到他的聲音。
一直以來,哆啦A夢的配音主要由女性來擔任,而林保全那副成熟又有磁性的男性嗓音,則給每位小朋友留下了一個與衆不同的哆啦A夢印象,即使聽過他配音的其他角色始終都是會立刻想到哆啦A夢。
2015年林保全過世,在那之後哆啦A夢的配音職位便由TVB的新生代聲優黃昕瑜來擔任,同時也是《鬼滅》粵配版裡蝴蝶忍的配音。
盡管林保全老師至今已經離去多年,但每當提起他配的哆啦A夢,依然能夠立刻回想那熟悉的聲音。
哦對了,那時候不光《哆啦A夢》的動畫台詞是粵配,就連主題曲都有一首粵語版專屬的。
“人人期望可達到,我的快樂比天高,人人如意開心歡笑,跳進美夢尋獲美好......”
這首2002年發行,由陳慧琳演唱的同名歌曲,是大多數朋友第一次看TVB版《哆啦A夢》時都會聽到的,在那個還分不清國漫和日漫的年紀裡,還以為這首就是動畫的原配歌曲。
還有一部動畫大家肯定也看過,那就是《寵物小精靈》,沒錯,就是那個過去和現在都認識的《神奇寶貝》、《口袋妖怪》、《精靈寶可夢》等等。
有些人即使不玩寶可夢遊戲,也一定認識裡面那些神奇的寶可夢生物,而這個主要途徑基本就是從這部動畫開始了解到的。
那時候動畫的劇情還在“無印篇”裡,猶記得那一年小智還是個标準的熱血少年,他身邊的好夥伴---小剛、小霞,還有與他形影不離的比卡超,也跟随着小智一起踏上了成為精靈掌門人的旅程,路上他們會遇到一天到晚都出來搗亂的“火箭兵團”。
相信大家都看得出,國語版和TVB版在一些名字上的翻譯是不同的,例如皮卡丘和比卡超,火箭隊和火箭兵團,喵喵和喵喵怪,寶可夢大師和精靈掌門人等稱呼。
當然了,那時連動畫主題曲都是有翻唱版和原創版的,例如前者有古巨基演唱的《來吧!小精靈》,翻唱于原版的第一主題曲《目标是寶可夢大師》。
而後者則由馬永齡作曲,古倩敏作詞,陳浩民演唱的歌曲《寵物小精靈》,收錄于環球唱片公司1999年發行的專輯《電視劇主題曲集》中。
順便補充兩點,一個是,中國香港地區的粵配動畫主題曲,似乎總能邀請到天王天後級别的大咖來演唱。除了上面提到的陳慧琳、古巨基、陳浩民外,還有《超人迪迦》《鋼煉》的陳奕迅、《足球小将》的張衛健、《爆旋陀螺》的郭富城、《數碼暴龍1》的鄭伊健、以及《數碼暴龍2/3/4》的劉德華/林峰/麥浚龍等等。
要說中國香港電視台就是天王天後收割機,我相信也沒有人會反對的。
另一個是,無論哪個版本,皮卡丘的聲音始終都是原配大谷育江。
也是,這個地球還有誰能替代大谷育江的聲線呢?
在那個千禧年前後的時期,中國香港電視台的發展正處于黃金階段,很多類似《哆啦A夢》、《寶可夢》、《櫻桃小丸子》、《足球小将》、《棒球英豪》、《灌籃高手》、《忍者亂太郎》這樣的經典日本動漫都有被引進和譯制。
而除了長篇之外,如《龍王傳說》《棋魂》《陰陽大作戰》《踢出我天地》《超速搖搖》《激鬥戰車》《福星大嘴鳥》《咕噜咕噜魔法陣》《微星小超人》等等短中篇日漫也同樣擴充了廣府地區小夥伴們的童年樂趣。
這些繁盛現象下,誕生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配音演員,甚至連“港版釘宮理惠”也誕生過,她就是曾給三千院凪、神樂都角色配過音的何璐怡。
正是有TA們的傾情演繹,在Z世代的二次元啟蒙歲月裡,這些聲音就這麼率先帶領我們走進了那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03.現狀當然,如今TVB的狀況早已大不如前,據已經離職的張裕東稱,TVB内部積壓的問題太多---配音工作勞苦、工資低,還要不斷裁員,一些不懂制作的人總是會擔當重任,總的來說,高層不會做事,最後不歡而散。
或許,這就是現在TVB影響力已經走下坡路的原因吧。
即使如此,在TVB式微的今天,粵配新番依然還有機會活躍在大量的文娛内容上,同時在那些聲優列表上也能看到一些新人代表,看得出TVB依然還在堅挺着,隻是昔日的輝煌早已不再了。
不管怎樣,我都是希望粵語配音動畫能夠繼續發展下去,往大方向來說,方言與動畫結合,其字音、腔調所具備的獨特性不僅能讓動畫的整體呈現更具魅力,同時動畫又能延續方言包含的傳統底蘊。
也許有朝一日,網上會出現其他國内方言版的譯制動畫也說不定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