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著名的十首五律?“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的名士代表,曆來備受推崇,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杜甫最著名的十首五律?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的名士代表,曆來備受推崇。
然而不知為何,我總覺得他們中有些人太過放蕩不羁,不如唐朝的“酒中八仙”來的曠達。
他們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應該算是杜甫最潇灑大膽的一次了,一首詩,調侃了同時代的八個名人。
令人不解的是,在這首詩中,杜甫的偶像李白居然才排第六。
全詩如下: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鲸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潇灑美少年,舉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禅。
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這首詩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畫,将八大酒仙各不相同的醉态描寫得淋漓盡緻,生動地再現了盛唐文人或曠達,或潇灑,或狂放的精神面貌。
妙趣橫生的詞句,令人讀後也是哭笑不得。
詩歌中第一個登場的是賀知章,他在這八個人中資曆最老,所以杜甫将他排在首位。
一直覺得賀知章的唐朝最好命的詩人,36歲高中狀元,官運亨通。
年老還鄉時,還得天子相送,善始善終,為人臣子所求不過如此。
他還是難得一見的長壽詩人,一直活到了80多歲,别說是唐朝,曆代都算罕見。
此外,他相交滿天下,吳中四士,仙宗十友,酒中八仙,他都榜上有名。
如此完美的人生,和他曠達豪放的胸襟不無關系。
杜甫說他喝醉後騎馬就跟乘船似的,搖搖晃晃,醉眼朦胧中跌到了井底,而他也毫不在意,竟在井裡呼呼大睡。
常人哪怕喝得再爛醉如泥,冷水一潑也就醒了,可賀知章落井還能繼續睡,可見心有多大。得虧身邊有跟人,不然也就沒有八仙了。
這兩句看似将賀知章寫得很滑稽,實際還是為了突出他的随遇而安、曠達不羁。
而接着的三句寫的是唐玄宗的侄子汝陽王李琎,他俊俏又聰穎,一直深受唐玄宗的喜愛。
因其嗜酒,曾有“釀王”的稱号。
他每次都要大飲三鬥才去朝見天子,路上若是碰到裝載酒曲的車,便被酒香引得口水直流。為此,他一直恨不得将自己的封地移到盛産美酒的“酒泉”。
“酒泉”一向是嗜酒之人心中的聖地,李白也曾提過“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汝陽王也許正是仗着皇帝的寵愛,他才敢“三鬥始朝天”,而封地也是他身為皇族所獨有的,
這樣的“狂傲”是一種不同于其他人的狂,有底氣,有資本,符合他的身份,顯得很是真實自然。
第三個出場的是宰相李适之,他是唐太宗長子李承乾之孫,和唐玄宗算起來也是堂兄弟,曾任宰相。
又是宗室又是宰相,所以杜甫将他排在了第三也算情有可原。
他應該算是八人中最豪奢的了,每日為了飲酒不惜花費萬錢,酒量之大就像鲸魚吞納百川之水。
而他在罷相後,常自稱沉醉酒中是為了回避政事,以讓賢人。
“銜杯樂聖”一句本是李适之所言,杜甫卻直接引用,其中隐隐有為其鳴不平之意。
李适之的曠達中又暗含憤懑之意,這是他區别于其他人之所在。
接下來登場的是崔宗之。
崔宗之是當時的風流名士,和李白交情匪淺,他的父親曾在神龍政變中立下功勞,被封為齊國公。
他應該是幾人中最英俊倜傥的,所以杜甫才會說他是潇灑美少年,他飲酒時,高舉酒杯,白眼望青天,旁若無人,他的風姿宛如玉樹随風搖曳。
傳說“竹林七賢”的阮籍有青白眼,以青眼視友人,白眼視俗人,崔宗之“白眼望青天”有一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而玉樹臨風更突出了他的俊逸潇灑,可見杜甫對這個美少年也是青睐有加。
第五個描寫的是蘇晉,也是唐代的詩人。
唐人參禅悟道的詩人不在少數,王維便是著名的“詩佛”,而蘇晉也是如此。
但他又是矛盾的,他常年吃齋念佛,可一旦喝起酒來卻早将佛祖禅理抛諸腦後。
這樣的矛盾沖突使得蘇晉嗜酒的形象更為突出,“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大概就是如此吧。
第六個閃亮登場的就是杜甫最愛的李白了。
很多人疑惑為何李白才排第六,其實杜甫這首詩也算是按照地位身份來寫的,這便是古代文人身不由己之處,不能随心所欲,即使他是李白的迷弟,也不能讓他越過王爺宰相。
不過李白雖然排名靠後,但杜甫卻花費了最多的筆墨,投入了最真摯的感情,一句“酒中仙”和詩題《飲中八仙》相互呼應,足見杜甫對李白的一片真心。
詩歌前兩句極寫李白的才華和酒量,以及他潇灑不羁的一面。
李白飲酒一鬥便能賦詩百首,他喝醉後經常醉眠于長安市上的酒家,何等的潇灑。
杜甫一直十分推崇李白的詩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一鬥詩百篇”看似誇張,實際卻是突出了李白與衆不同的才華。
而接着的兩句更是将李白的高大形象描寫得淋漓盡緻。
皇帝召他寫詩作序,他卻沉醉于酒中不可自拔,還自稱自己是酒中之仙,這是何等的狂妄。
常人受皇帝召見都是誠惶誠恐,而李白卻拒絕了,這是一種不畏強權、蔑視權貴的狂放不羁。
就像李白自己所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不得不說杜甫還是很懂李白的。
而李白之後出場的是張旭,他是唐朝有名的草聖,他的草書,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被譽為唐朝的“三絕”。
這裡杜甫寫他醉後在王公貴族面前脫帽露頂,揮毫落筆,如雲煙舒卷自如的草書傾瀉而出。
古人尤其是文人都十分注意禮儀形象,而張旭在達官貴人面前不顧禮儀,“脫帽露頂”,是何等的倨傲,這中蔑視權貴的狂放不羁令杜甫十分敬佩。
而最後一個出場的是市井小民焦遂。
他五杯酒下肚後,便覺得精神振奮,常常在酒席上高談闊論,語出驚人,驚豔四座。
全詩一共寫了八位好酒之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姿,令人拍案叫絕。
不知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位酒仙?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