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的面試,其實遠遠比中國人容易!
昨天有小夥伴問我,過幾天就要參加外企的最後一輪面試了,前兩輪都是和中國人面的,第一輪是和HR面,第二輪是和中國的負責人面,面試還挺順利,現在最後一輪是和美國的總監面試,心裡沒底,想問我怎麼準備。
很多人一遇到有老外的英文面試都很緊張,一是光面試本身已經很難了,二是還要全英文,相關的專業詞彙完全沒儲備,就算是知道怎麼回答也是茶壺裡煮餃子肚裡有貨倒不出,于是花大量時間臨時突擊專業詞彙。
我和老外面試過很多次,剛開始也是提前做很多準備,但每次都發現,老外的面試其實都特别容易。我這裡說的“容易”并不是指真的毫無難度,而是指老外的面試根本都不會涉及到具體的專業問題,提前準備的那些專業知識和專業詞彙壓根都用不着。老外都喜歡問比較宏觀的問題,比如你的背景,你的工作經曆,你的故事,你想法,你的感受,你對某件事的看法,你的計劃,假設出現了某個場景,你會怎麼做。
都是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你一定都能有話說,他們不會專門問一個技術問題把天聊死。整個面試下來體驗是比較好的,但同時也會造成一種錯覺,就是你感覺不到自己會失敗,以為自己能順利通過,殊不知這些問題難就難在沒有标準答案,答得好與答得差你是很難知道的。
總之,老外是不會把天聊死的,這一點盡管放心好了。我建議大家準備英文面試時重點把自己過去的工作經曆好好梳理一遍,做到能用英文複述出來,這樣就能為你回答開放性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至于專業問題不需要作為重點去準備,反正老外也不會問。
你可能會有疑問,老外為啥不會問專業問題,是因為老外的理念更加先進,更加注重考察面試者綜合素質嗎?
錯!
因為老外也不懂專業問題啊。
本來不問還可以藏得挺深,一問馬上露餡,我有一次面試,面到總監級别的老外,問了我一個專業問題,感覺像是是他研究得很透,頗有心得的領域,就是CPK是怎麼算的。。。。實在令我大跌眼鏡,專業問題就這小兒科水平。。。?
是的,别太神化老外了,和他們工作久了你還真會發現專業技術是他們的弱項,就算是美國總部的老外,也是啥都不懂,隻會在宏觀方面指手畫腳。
可是,這完全有違我們認知啊,我們都知道美國科技發達,怎麼可能他們專業技術很弱呢?
首先要澄清一個誤區,美國科技發達和美國人技術水平高是兩碼事。在美國科技公司裡,在一線拼命搞科研的大部分都是移民,美國公司也特别喜歡招移民來幹這種活,幹活賣力工資又拿得低,最後的研發結果-知識産權還是掌握在美國人手裡,何樂而不為?也有少量美國人從事科研工作,但髒活累活都讓移民幹了,美國人自己則占據一個相對清閑的位置。
這聽起來好像很魔幻,但其實很合理,假設你是美國人,有高學曆又任勞任怨的移民替你努力鑽研技術,最後的産出結果也還是你的,那你幹嘛還要懂那麼多呢?
這就好比中國經濟發達地區的本地人和外地人的關系一樣,美國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本地人群。
本地經濟發達,源源不斷吸引各種層次的外地人過來,低端辛苦的體力活都由沒學曆的外地人做了,高端需要高學曆的工作,大部分也被外地高素質人才占據了,那本地人幹什麼呢?躺赢就行了,不用苦哈哈去做服務員和普工,也不用頭懸梁錐刺股去讀個碩士博士啥的,利用信息差和地理優勢,随便做點什麼生意就行了,再找個外地人過來打下手。基本上由于本地人在當地經營多年,占據信息優勢,做什麼賺錢總是先知先覺,因此可以實現躺赢。當然,這是改革開放早年的情況,現在随着科技的進步信息屏障被打破,本地人也占不到太多先機了。
美國基本上也是在這種基礎上實現躺赢的,低端和高端的活都引入移民來幹,另外還養了三條忠實的狗,日本、韓國、台灣,這三條狗苦哈哈工作,源源不斷為主人輸送技術,提供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先進設備,美國人不需要很懂這些技術細節,隻要把這些東西整合起來,然後向全世界賣出高溢價,當然賺了錢也會分一杯羹給三條狗。像一台iPhone手機,硬件部分如屏幕、CPU、攝像頭、内存、傳感器幾乎全都是來自三條狗,然後軟件部分由若幹個美國人指揮着一幫阿三和華人程序員來搞定,工業設計部分由幾個人美國人指揮着一幫歐洲設計師搞定。
從以下數據可以看出來,美國高科技領域,移民人才占了主流。
美國人強就強在有強大的維持秩序的能力,背後也是由其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保障的。它隻要永遠能保持淵源不斷吸引移民進入,以及指揮日韓台三條狗永不知疲倦為其輸出上遊科技産品,那它就能在不依賴本土國民技術水平的前提下保持科技領先。
來中國工作的美國人是幾乎沒有技術專家的,在本土的美國人尚如此,去海外的就更加不懂技術了。他們來中國的主要作用也隻是維持秩序,他們完全不需要懂太多的技術,隻要保持讓中國人聽他們的話,凡事向他們彙報,還訓練中國人遇到問題時拿着解決方案來找老闆,而不是讓老闆去幫你解決問題,你看這一切說得多麼冠冕堂皇,其實是最後的結果是有他沒他都一個樣。我們美國老闆有一次回美國度假一個月,在沒有他的一個月裡,一切運轉正常,我們開玩笑說,這才是真正的有能力的老闆啊。
如果你明白了老外有幾斤幾兩,以及知道他們到底想要什麼,你就能通過面試了。他們到底想要什麼呢?你隻要吹牛把自己吹得很厲害,懂各種技術,牛皮往大裡吹,别怕,他們自身專業水平不行也無法拆穿你,你說什麼他們都信,真以為你是大牛,這面試就十拿九穩了。
我曾經工作過的一家外企在全球是很大的品牌,但在中國隻有一個十多個人的采購團隊,我們的直屬經理是美國人,他上面還有一個head of China team,也在中國,再往上就是 美國總部的director, senior director, VP,SVP等等,我們很容易能接觸到公司的高層,除了CEO沒接觸過外,其他高層都接觸過,他們每年都會都會來幾次中國,然後和我們開會,我們要做presentation,然後老外再“宏觀指導”。
和這些老外接觸久了,我發現巧合的是,不管什麼級别的領導,發言裡都喜歡提到三個關鍵詞,可見他們非常重視這三方面,而由于中外文化不同,中國的領導裡發言裡卻很少有。如果和老外面試時,我們能投其所好,他們一定會覺得遇到了知己,面試想要不過都很難。
我在後來的面試中屢試不爽,每每提及這些關鍵詞,老外都眼前一亮,讓我更加确信他們就好這一口。
是哪三個關鍵詞呢?
1)leadership
雖然翻譯為“領導力”,但又不完全是那麼回事。中文裡的意思側重于領袖、權力、指揮這一層意思,但外企層面的leadership是指影響或者說服别人認同自己想法的能力,也就說并不需要擁有領導職位才有leadership,普通員工也可以有。
外企的工作側重于“項目組”式,每個人都有可能完成一個需要涉及到很多人或者跨部門的工作,這些工作中每個人的職位都是平等的,不可能用職位上的權力強迫别人來接受你的想法,而你是有很強leadership的人,那做這些工作遇到的阻力就會小很多。
幾乎每個500強外企有“領導力發展“的項目”(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這些培訓項目都不是教你怎麼當官,而是在人際溝通、影響力、績效、幫助他人成長等方面。
外企之所以重視leadership是因為西方的管理學認為,通過職位上的權力雖然可以強迫他人接受你的做法,但是會導緻陽奉陰違、懈怠、以次充好的結果,而隻有發展leadership,讓對方從内心接受你的想法,這樣整個團隊才會有凝聚力。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利用客戶的身份去指揮供應商做這做那,如果他們不想做我們也可以強迫他們做,但這樣往往很難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而如果供應商從内心相信你,覺得按照你這樣做是對的,完成的質量就會高很多。
2)relationship
很可惜,雖然翻譯為“關系”,但仍然不是通常意義那種“關系”。
很多企業忌談“關系”,因為容易和”腐敗“關聯在一起,覺得應該公事公辦,而不是靠關系來疏通。
但在外企裡,relationship卻是可以正大光明提倡的東西,它更加側重于指良好的“合作關系”,雖然任何事情還是得公事公辦,不能摻雜個人私利,但在公事公辦的範圍内,還是要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反饋,不要因為遇到問題就把這件事變得personal。
西方的管理學認為,隻有保持良好的relationship,整個項目團隊才會有凝聚力。
3)transparency
翻譯為“透明”,但是中文裡我們很少提這個概念。
transparency是指信息不要有扭曲或者隐瞞,就像透明的玻璃一樣,想要看随時都可以透過玻璃看到裡面的情況。
對于老外來說,和中國人溝通本來就有語言、文化的隔閡,天生就有不信任感,而如果你能對他保持transparency,他随時都可以了解到他想要的動态和信息(而且是準确的),那麼這種不信任感就會不攻自破。
而反過來,你對項目團隊也是希望他們對你保持transparency,如果你能随時準确了解他們的動态和信息,那你也可以及時準确向上彙報,整個組織的效率和相互之間的信任感就會大大增強。
ps:
老外面試喜歡宏大叙事,不會問具體的問題,會問一些如“你認為做好一個XXX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你就列出上面三點。
當然也有可能不會問這個問題,但是你依然可以在回答其他問題的時候反複提到這三個關鍵詞,他一定會對你刮目相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