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關于菊花詩句唯美優雅的句子

關于菊花詩句唯美優雅的句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1:16:36

關于菊花詩句唯美優雅的句子?菊與梅、竹、蘭素有“四君子”之稱,在古代社會中,菊花被賦予的精神含義有很多因為菊花生命力頑強,冬菊還能夠抵禦嚴寒風霜菊花品種繁多,不同種類的菊花給人的感覺也不一樣所以古時候,詩人常常用菊花來抒情寫景,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關于菊花詩句唯美優雅的句子?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關于菊花詩句唯美優雅的句子(貞潔高雅清新脫俗)1

關于菊花詩句唯美優雅的句子

菊與梅、竹、蘭素有“四君子”之稱,在古代社會中,菊花被賦予的精神含義有很多。因為菊花生命力頑強,冬菊還能夠抵禦嚴寒風霜。菊花品種繁多,不同種類的菊花給人的感覺也不一樣。所以古時候,詩人常常用菊花來抒情寫景。

東晉詩人陶淵明喜好隐逸文化,他的著名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對隐逸文化以及菊花意境描寫的佳句。唐宋時期的詩詞文化在中國曆史發展進程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時期的文人尤其喜好吟詩作曲,世間萬物均是他們拿來把酒言歡的素材,這一時期也湧現了很多關于菊花的良言佳句。今天就來瞧一瞧唐宋時期文人眼中的菊花究竟有着怎樣的精神意境。

一、首先來了解一下古代菊花的發展狀況

1、先秦時期開始醞釀菊花的精神意境

因為菊花的種類繁多,所以有野生的菊花和人工栽培的菊花。當然中國古代人民很早就創造了人工培育菊花的方法,從曆史來看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著名的文學詩集《詩經》、《離騷》對菊花也有描述。“朝飲木蘭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這句詩就是出自《離騷》。《詩經》與《離騷》都是反映古代勞動人民生活的作品,菊花的出現就可以看出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已經對菊花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與他們的生活、情感有了絲絲牽連,這就為後代的菊花精神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2、秦朝時期,菊花可以算得上是首都鹹陽的市花

秦朝的首都鹹曾是菊花的培育基地,這裡有盛大的菊花市場,菊花在這一時期的價值和功能也被全面挖掘出來。作為活物,它極具觀賞價值。其品種和顔色各異,易生長、繁殖,普通的家庭也可以種植,所以這樣的植物有誰不喜愛呢?再來,菊花性寒,有清熱解火的功效,泡茶來喝,香味獨特,既能解渴,又有頤養心神的功效,豈不樂哉?

所以,菊花在秦朝首都鹹陽的價值很高,小農家庭有種植普通菊花的。一些名貴的菊花品種還被格外的珍惜,隻有王公貴族的家庭才有。可以想象一下:農戶出門砍柴,看到山上的野菊就将其挖采回家,自己種植在後院!當然,既然被稱為“市花”,自然其種植的規模大、範圍廣,不說是随處可見,至少在很多的場合可以看到菊花的身影。秦朝時期的菊花沒有對其精神意境做多大的發展,但是菊花作為物質文化的發展成就很大。

3、西漢時期的菊花藥用價值很高

衆所周知,漢朝的醫學和文化成就在前代的基礎上又創新高,尤其是漢代的醫學水平提高了很多。《神農本草經》作為漢代醫學水平發展的标志性書籍,在前人的基礎上,對菊花的藥用功能做了深刻的總結。《西京雜記》中也記載:“菊花熟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如此看來,菊花不僅可以作為茶水進行飲用,還可以被制作成佳釀。這個時期菊花的藥用功能可以算得上是被全方面挖掘出來了。為此,在秦朝種植經驗上,更多的農戶圍籬笆來培植菊花。還有記載說:“蜀人多種菊,以苗可入萊,花可入藥,園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藥肆”,由此可見菊花全身都是寶呢,它的價值已經相當高了!

4、陶淵明詩詞中的菊花意境

要說到菊花,自然少不了陶淵明的詩詞作品對菊花意境的描寫。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至今都讓人難以忘懷,這一篇文章是他精神追求的典型代表。他是隐逸文化的發起者,作為隐逸者的代表,他喜歡的事物自然具有清新脫俗、淡泊名利的品質特征。

野菊生活的地域廣泛,時刻會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喜好隐逸的文人自然會用它來說事。“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這是出自陶淵明《飲酒》中的詩句。菊花主要盛開于秋季,它的出現是秋轉冬的預示,都說春天百花争豔,菊花不屑争春的品性就是陶淵明對名利世俗的淡然之心,所以這是他喜歡詠頌菊花的一大原因。再來,野生菊花多生在偏僻之地,就和陶淵明喜愛的隐逸之地相似。菊花多姿多彩,又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所以陶淵明喜歡描寫菊花風姿,借菊花的性情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總的來說,陶淵明筆下的菊花有着高風亮節、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

5、唐宋時期,文人階級的壯大促使菊花的精神含義有了更高的發展

古代的文人隊伍發展最強大的時期要數唐宋了。單單從這個時期的詩詞數量來看都是空前絕後的,這個時期也是中國曆史上文化成就發展鼎盛的時期。得益于國家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對外文化也施行了兼容并收的政策,科舉制的推行更使得文人階級的力量不斷壯大。

文人大家們素來喜好借用各種植物來詠頌,梅花、菊花、竹、松柏、牡丹……這些植物花卉是詩詞中出現的高頻詞。一時間,對這些植物的品性也就可以大緻的歸類,所以就有了“歲寒三友”、“四君子”之稱。從唐詩到宋詞,文人們對菊花的詠頌有很多,其中典型的代表有唐代元稹的《菊花》、白居易的《詠菊》、還有宋代蘇轼的《贈劉景文》等作品。他們詩中的菊花多與季節挂鈎,要說秋天的代表花卉非菊花莫屬。秋、也是一個悲傷,容易讓人泛起思愁的季節。所以,唐宋時期的文人們時常借用菊花來寫景,寄托自己孤單、寂寥的情感。

二、那我們就從唐宋時期的詩詞中去領略菊花所代表的精神意境吧!

1、菊花有堅強的品性,常散發出勃勃生機

菊花的花瓣繁多,形态豐富、色彩鮮豔繁多,所以很多的文人喜愛用菊花來比喻美好的事物。唐代詩人元稹的《菊花》描寫到:“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尤其是這一句“此花開盡更無花”道出了菊花盛開時間的特别之處。特别是在荒涼、蕭瑟的秋天,百無聊賴,菊花的出現似乎給了大地一種新的生機,文人們當然就要用菊花來作詩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詠菊》中寫道:“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說明了菊花生活環境與春天的百花不同,它有着耐寒傲冷的品性,和文人追求的人格之志有相似之處,這也就是我們時常所說的生于逆境更能體現人生命的珍貴。

2、菊花有相思、團圓之意,是古代文人思鄉之情的寄托

在前面也說過,菊花有很多種類,它們盛開的時節有一些偏差。根據時間分類可以分為夏菊、秋菊、寒菊,但是大多數的菊花都是在每年的9月盛開,這個時期剛好是在重陽節前後。所以,每每到了這個時間,就會有很多遠在他鄉的遊客借用盛開的菊花來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唐代詩人韋莊曾作《庭前菊》:“為憶長安爛熳開,我今移爾滿庭栽。紅蘭莫笑青青色,曾向龍山泛酒來。”詩的大概含義就是菊花盛開之際便是家人團圓之時,所以詩人将野外的菊花移植到了自己的庭院,一來表達了自己對野菊的欣賞之意,二來可以在團圓佳節之期看到菊花盛開的壯景,以緩解自己的思鄉之情。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也曾借用菊花來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她的《鹧鸪天·寒日蕭蕭上瑣窗》中寫道:“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讀了全詩,李清照想表達的是自己孤單寂寞的感覺,但是看到這籬笆内的菊花又不忍辜負,所以隻好收起心情,這也間接暗示了菊花具有團圓之意。

3、菊花具有頑強不屈的品性,常被底層鬥士拿來作為反抗的題材

寒菊和梅花具有一樣的品性,在嚴寒之際,不僅能夠盛開,還可以散發芳香。在寒冷的條件下生長出來的菊花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生于亂世的鬥士一般,隻能越挫越勇。所以,除了借用梅花來象征鬥士們的精神意境,菊花也是不二之選。唐朝末年,社會動亂,統治階級日趨腐敗,百姓們的生活水平也下降了,很多的有才之士報國無門,隻能用極端的手法來表達自己對統治階級的不滿。

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經參加科舉考試,礙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他沒有高中,之後便憤憤不平創作了《不第後賦菊》這首詩。詩中寫道:“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看似豪邁的詩句中隐藏了他對于現存的社會狀态的無奈之感。他借用滿城菊花的盛景來反襯日益衰敗的政治制度,這也是他後來參加唐末農民起義的原因之一。

唐代的邊關詩人岑參也有很多名篇來描寫塞外戰事和風情民俗,《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寫道:“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邊關的戰士難免會想念自己的家鄉,菊花就成為他們的心靈寄托。看到野外的菊花,他們會想到自己的親人,所以這便有了“應傍戰場開”這麼一說。總的來說,菊花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古代底層人士的内心願望,他們會借此來發洩自己對社會狀态的不滿之感在所難免。

4、菊花清新淡雅,是隐士的精神追求

在前面提到過,東晉詩人陶淵明是隐逸文化的先驅,他最喜好的就是菊花,所以在這裡菊花便與古代的隐士結下了不解之緣。唐宋時期的詩詞自然是繼承了前人對世俗文化的理解,在理解菊花的精神含義方面,也給它賦予了清新脫俗的特性。在者,菊花作為花卉的代表,其種類最為繁多,而且生長的範圍十分廣泛,很多地區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特别是在山間小道上,峽谷之地、偏遠的山區野菊肆意生長,走過路過的人們時不時會将自己的目光停留在它們的身上,這樣就有了菊花不媚世俗的說法。在文化氛圍極其濃厚的時期,人們的目光已經不再僅限于官場,對于世間萬物,它們都喜聞樂知。追求精神和人格的自由正是這些文人大家們的内心渴望。菊花的“放縱”與“自由”在某些方面像極了“生在曹營心在漢”的文人們,所以他們往往就用菊花來表達自己的内心訴求。所以,唐宋時期的文人将菊花所代表的隐士之風進一步發揚。

三、結語

總的來說,中國的菊花文化一直在延續發展,但是要說菊花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還是在唐宋時期最為突出,并且基本定型。我們會發現,關于詠頌菊花的詩篇基本出自唐宋時期,不是說其他時代沒有,隻是比較少。縱觀曆史發展的長河,菊花在每一個時期的都會有不同的價值被開發出來。

在先秦時期,栽培菊花的目的是為了食用和藥用。直到漢代,菊花的作用還是在這兩個方面,東晉詩人陶淵明對菊花的精神意義發展的貢獻較大。到了文化發展鼎盛的唐宋時期,菊花的精神含義被全面挖掘了出來,這個時期的菊花被賦予了更多的精神意義

當然,唐宋之後,菊花文化的發展就主要涉及到它的商品價值提高和培育技術方面的進步了,這和古代商品經濟發展的狀态挂鈎。總的來說,明清時期的菊花文化發展到鼎盛狀态,主要得益于封建社會全面進步,這個時期的菊花文化多是對前人經驗的繼承和發揚。直到今天,我們依然繼承着這樣的文化傳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