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M檔進行手動曝光時,光圈、快門、ISO調節是必不可少的。為避免枯燥,通俗易懂地概括一下:
光圈:控制景深,大光圈可以讓主題突出,背景虛化掉。小光圈,可以讓主題與環境合一,背景不會虛化掉。光圈數值越大,光圈越小,反之光圈越大。
快門:控制進光量,同一環境快門越快,畫面越暗,反之畫面越亮。
ISO:數值越高,畫面越亮,但是噪點越高,畫質越差。
光圈、快門、ISO參考圖
常見的拍攝主題大緻就兩種,要麼是風光,要麼是人像,不管是拍攝風光,還是拍攝人像,ISO先調到最低,最後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适當調節。優先調節光圈和快門。
以人像為例,如果背景比較雜亂,這時可以調大光圈,使得拍攝出來的照片虛化掉雜亂的背景。
大光圈背景虛化
如果是背景比較好看,不想虛化,就可以用小光圈,拍出人景合一的照片。
小光圈人景合一
調節好光圈之後,我們再把快門調節至安全快門速度(安全快門=1/焦距)。這時拍出的畫面較暗,那麼就需要适當提升ISO。如果畫面較亮(注意一開始已經把ISO調到最低了)這時不能夠再調節ISO,我們可以适當提高快門速度,讓進光量減少,這樣畫面就沒有那麼亮了。同時也保證了畫質。
風光:最低ISO+小光圈+(調節快門速度控制畫面明暗)
如果拍攝運動的物品,那麼就要先定快門,先把快門提升到可以捕獲到快速移動的物品為止,高快門進光量少,畫面肯定暗,需要提升ISO、增大光圈提高進光量都能使畫面變亮。
不管你拍攝的主題是什麼,一定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合理的運用光圈、快門、ISO。一定要懂得取舍。舉個簡單的例子:ISO64,拍攝運動可能嗎?ISO提高雖然影響畫質,但是拍攝運動主題,快門低了,拍出來一片模糊,提高快門能拍清楚,但是進光量少了,畫面暗了。這時候就必須要提升ISO,犧牲點畫質總比拍出一片糊要強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