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突破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技術,是我國繼上世紀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之後,又一次颠覆性的技術。澱粉來源于我們食物中,大米、小麥、玉米,土豆、薯類、山藥等,我們常說的碳水。是最重要的食物原料和工業原料。目前澱粉來源是通過植物媒介光合作用,即由農作物通過光合作用,将太陽光能、二氧化碳和水轉化而成。
科學家們采用的是一條利用二氧化碳和電能合成澱粉的人工路線,由二氧化碳到甲醇,然後甲醇進一步合成到澱粉,理論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應器年産澱粉量相當于5畝土地玉米種植的澱粉産量。
雖然,目前技術隻在實驗室中實現,還沒進行到工業化生産。但是這一技術的突破意義重大,使澱粉的生産脫離的植物和土地的限制,同時提高了生産效率,換句話說饅頭可勁吃,管夠。遠景上物質的循環利用有了突破口,地球的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找到了突破口,二氧化碳不再是最終排放物有了利用價值。
#實驗室裡首次實現二氧化碳到澱粉的從頭合成# #環保# #科學#
喜歡請關注,為你帶來更多小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