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志 ·川劇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川劇道具。
川劇道具又稱切末,是川劇舞台演出所需各種用具的總稱。它的适用範圍很廣,既是人物造型的輔助手段,又是環境造型的重要支點,與表演的關系則更為密切,無論是時空環境的營造,戲劇沖突的推進,還是表演動作的完成,都與道具的使用不可分割。
川劇道具有大有小,大緻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是環境标志性道具,如桌子、椅子、耳帳等。它們在川劇中大多作為環境的标志物使用,起象征性布景的作用。比如,當我們将椅子放于桌前,則标志着這個地方是前廳或客堂,而将椅子放于桌後,則意味着這裡是内室或是書房。如果我們将耳帳擺于弓馬桌前,則标志這裡是床榻、佛堂,如果由打雜師在幕後撐舉耳帳,那就代表轅門或府門。這類環境标志性道具一般不作為表演道具使用。
川劇中的第二類道具是排場展示性道具,如擺場、銮駕、威武架、帥旗、照牌等等。它們或展示戲班的家底,如擺場;或宣揚帝後的威儀,如銮駕;或标志統帥的身份,如帥旗;或炫耀官場的氣派,如照牌。這類道具主要起營造氣氛的作用,一般也不作表演道具使用。
川劇中的第三類道具是裝飾把玩性道具,如折扇、團扇、雲帚、寶劍等。寶劍長約三尺,寬有寸餘,尖鋒、側刃、常插于鞘中,川劇中飾演男女武将、俠士的演員會将它佩戴在身上,起表明身份的作用,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裝飾性;雲帚則經常用來表明人物的佛道身份,雖然會在表演中起輔助作用,但把玩的成分往往多于實用。至于折扇與團扇,它們的把玩性則更為明顯,特别是生旦行人物,無論春夏秋冬,大多手不離扇。
川劇中的最後一類道具則為表演實用性道具,如聖旨、文房四寶、雲牌、藤牌、馬鞭、船槳、彩箱、煙火、把子等。彩箱是一些神話志怪劇中使用的特殊道具的總稱,把子是一些戰争題材劇中使用的兵器道具的總稱。這些道具雖然也帶有一定的象征性和裝飾性,但在演出中,它們更具有實用價值,或用來制造氣氛,或用來推進情節、展示動作,是川劇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川劇道具具有實用與代用結合的特點。如船槳,在川劇表演中,它既指真正的船槳,也代指整條船隻,當劇情演至船行水中時,演員手拿船槳,通過一系列的程式表演,就可以将船體行進在水中的情形展現得活靈活現。
除了具有實用與代用結合的特點之外,川劇道具還有一物多用的功能。比如,朝笏這一道具,當它出現于大臣上朝奏事的情節中時,它就是朝笏;但當它出現于馬童備馬刮毛的情節時,它就是刮片了。又比如耳帳這一道具,當它是黃色并插于弓馬桌後時,它就是神帳,而它是紅色并插于弓馬桌前時,它就是床帳。除此之外,川劇桌椅道具的搭配所顯示的意義更是變幻莫測,它既可以是内室,公堂,也可以是山坡、城樓、院牆等。總之,川劇的道具隻要同演員得表演相結合,就可以借助觀衆的想象力,化無形為有形,創造出各種奇妙的景象。
川劇折子戲《鑽狗洞》,寫一個浪蕩子想強行和小姐在樓台相會,卻反被小姐的丫鬟設計,鑽進狗洞的故事。演出時,舞台正中放了一張桌子,桌子前面擺了一張椅子,桌椅之上分别披上了紅色繡花的桌圍和椅帔,以顯示這裡是小姐的繡樓閨房;與此同時,舞台右邊背向台中的地方,也擺了一張椅子,椅背上搭着及地的白幔,表示那裡是府宅的院牆;而椅子面向觀衆的一側,則由椅座、椅腿及地面構成了一個方形空間,這就是院牆下方的狗洞了。開戲之前,這些桌椅所标示的場景并不明确,但随着劇情的發展,通過丫鬟上繡樓、下繡樓、開院門、關院門及浪蕩子鑽狗洞的表演,這些擺設所代表的生活場景,便生動地展現出來,既簡約又清晰,很容易讓觀衆産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鑽狗洞》劇照(圖片來源:中國川劇網)
川劇是一種寫意的藝術,它的道具雖源于生活,卻又不是生活物象的刻闆模仿和簡單複制,它們大多是根據生活中的實物形狀加以美化裝飾而成,隻有少數是借用生活中的實物做道具。川劇傳統戲的主要道具大多注重圖案的精美和色調的明快,具有較強的裝飾性。而時裝劇的道具則偏重于生活的真實性,因此常将一些生活實物作為演出道具使用,如酒壺、茶具、竹籃、書包、條凳、方桌等,但大多道具都需要根據劇目的需要進行專門的加工制作。
随着川劇舞台藝術的發展,川劇道具制作的技藝也在不斷改進。20世紀50年代以後,川劇傳統戲道具的制作日趨精美,現代戲道具的品類則日益豐富,很多現代生活用品如沙發、電視機、收音機、自行車等也頻頻出現于舞台,使川劇演出道具随着戲劇内容的拓展更加繁複多樣,也讓川劇舞台的場景更加真實、更具魅力!
《四川省志·川劇志》帶您感受川劇的魅力。
本節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市廣播電視台聯合制作。
感謝“杜建華工作室”杜建華研究員特别指導!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指導: 杜建華
監制:王 祎
策劃:淩 飛
撰稿:楊 睿
主持:葵 葵
配圖:方志四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