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萬裡長城的曆史背景50個字

萬裡長城的曆史背景50個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21:18:45

提起長城,總會自然地想到八達嶺長城,承德金山嶺長城。雖然井陉也有,大多殘垣斷壁破損不堪。那麼今天就帶着你欣賞一座保存完整的萬裡長城井陉長城關口。

萬裡長城的曆史背景50個字(萬裡長城井陉分長城隘口)1

注:本圖關口名稱“黃龍口”由ps制作.非原字迹

初冬的天氣還不算太冷,馳騁在叢山峻嶺之間的公路,一路窗外風景還好,綿河水,老石太、乏驢嶺戰争遺迹。河北最後的一個村調轉方向沿着一條細窄山路奔赴目的地,尋找井陉長城關口。

萬裡長城的曆史背景50個字(萬裡長城井陉分長城隘口)2

王家岩,河北井陉南峪鎮一個小山村,早早等候村口退休的老支書段九珠,帶領着繼續深入大山,一段路程後右側山澗看到了長城建築。

萬裡長城的曆史背景50個字(萬裡長城井陉分長城隘口)3

段先生口述,黃龍口關當地叫口關,是古代通往山西五台等地的一條大道。清雍正版《井陉縣志》記載:“黃龍口,在縣西三十裡,山西平定州界。七口俱有兵守”。實際是在南峪鎮王家岩村至岸底村之間的南龍黃溝口(屬:王家岩村)。此關隘險固,以青石砌建為城門。關城居兩山間,建築石券拱形門洞。曾經關口南北各有烽火台一座。

萬裡長城的曆史背景50個字(萬裡長城井陉分長城隘口)4

段老書記指着一片殘垣斷壁說:“這就是原來的城牆,山上兩側都有,因歲月久遠倒塌不存”。

萬裡長城的曆史背景50個字(萬裡長城井陉分長城隘口)5

曆史上,黃龍口所處附近地都、岸底、王家岩、張家峪4村原歸山西平定縣管轄,1958年劃歸河北省井陉縣南峪鎮管轄。黃龍口兩山峭壁之間、地勢險要,扼冀晉通衢咽喉,向東入井陉進華北,向西通山西娘子,是兵家必争之地。

萬裡長城的曆史背景50個字(萬裡長城井陉分長城隘口)6

1958年河北省委員會和王家岩村新立碑記

為求證,尋求陽泉友人查閱資料明《西關志•固關卷》。記載,稱黃龍口建有正門一道,過門一空,常守民壯十名。清朝時黃龍口“俱有兵守”,可見其隘口的重要性。

萬裡長城的曆史背景50個字(萬裡長城井陉分長城隘口)7

黃龍關口沒有了城門,拱上石牌匾自字迹不複存在,王家岩村民搬着梯子近距離細看仍不見字迹,可見歲月無情。現存的上下城門軸洞光滑完好,南北閉門開關洞完好,拱洞牆體鐵器鑿出痕迹明顯,隻有北側下方長時間雨水沖刷鑿痕不見,石面光滑。城長 20米,寬5.9 米,高 12米,全石結構。

萬裡長城的曆史背景50個字(萬裡長城井陉分長城隘口)8

牆體上一塊較大的石條長3.8米,足有4噸重,圖為閉門杠固定洞。

萬裡長城的曆史背景50個字(萬裡長城井陉分長城隘口)9

井陉古長城分橫、縱兩向,縱向長城 始築于春秋中山國,後經東漢、北齊、明曆代重修,北起王 母窯口,向南經白土嶺、冀南溝、仙台山、涼溝橋、達柯、松樹嶺、 岸底(王家岩)、地都,入山西娘子關、固關,又折回井陉,經紅土岩至楊莊口。

萬裡長城的曆史背景50個字(萬裡長城井陉分長城隘口)10

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衆志成城、堅韌不拔的愛國情懷。井陉沿線保留有明顯遺迹的殘牆約 6000 餘米。融入井陉當地非遺傳承和民俗風情更好的講好長城文化,細化井陉長城文化,打造一批井陉長城文化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