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十大哲理?作者:金滿樓9月12日,《典籍裡的中國》繼續上新,這期講的是老子與《道德經》節目中,年輕時的老子“求道”,中年的老子“悟道”,暮年的老子“傳道”通過三個時期的“老子”,既回顧了這位先秦哲祖的一生,同時也緻敬了綿長深厚的東方智慧,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道德經的十大哲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作者:金滿樓
9月12日,《典籍裡的中國》繼續上新,這期講的是老子與《道德經》。節目中,年輕時的老子“求道”,中年的老子“悟道”,暮年的老子“傳道”。通過三個時期的“老子”,既回顧了這位先秦哲祖的一生,同時也緻敬了綿長深厚的東方智慧。
《典籍裡的中國》第九期為大家介紹中國哲學的開山之作《道德經》。
《老子出函谷關》中國畫。
《道德經》。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老子姓老不姓李?
盡管被後世遵奉為道家和道教的雙料祖師爺,但曆史上關于老子個人曆史的記載并不是很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關于老子的生平隻有寥寥數語:“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此外,就主要記載了老子的兩件事:一是孔子問禮于老子;另一是老子出函谷關時,關令尹喜留老子著書,即後來的《道德經》。在這篇列傳中,關于老子的部分不過三百餘字。
根據司馬遷的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按說應該很清楚了。但讓人覺得奇怪的是,跟老子身份地位類似的諸位先秦大哲,如孔子、莊子、孟子、荀子、墨子、孫子、曾子等,作為尊稱,無一例外都是在他們的姓氏後加一個“子”字。按這個慣例,原名“李耳”的老子應該被稱為“李子”才對,怎麼會被尊為“老子”呢?
據學者研究考證,先秦文獻如《禮記》《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中,均稱老子為“老子”或“老聃”,并沒有老子姓“李”的記載。事實上,最早的“李”姓記載來自《戰國策》《韓非子》裡的“李悝” “李克”等,所以老子還可能真不姓李。
那麼,春秋時期有沒有“老”姓呢?答案是有的。《風俗通義·姓氏》中即記載:“老氏,颛顼子老童之後。”《左傳》也記載宋國以“老佐為司馬”,魯國有“司徒老祁”。由此可見,老子被稱“老子”而不稱“李子”,他姓“老”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也有人說,後來的“李”很可能是“老”姓轉來,因為司馬遷在列傳中也記載了老子後人的情況。或許,司馬遷是聽信老子後人的轉述而稱老子為“李耳”,這才留下了這一謎團。
此外,節目中提到年輕時的老子有個綽号叫“李大耳朵”,這倒有一定的依據。據說,老子小時體弱而頭大,眉寬而耳闊,因其雙耳長大,故起名為“聃”。實際上,“聃”字本身就是耳朵長大的意思。因此,“李大耳朵”的戲稱,說白了就是從“聃”字衍生而出。
《道德經》何以成經?
和其他先秦諸子相比,老子的生平似乎要平淡許多。據推測,老子大約生于周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他早年聰慧,後跟随老師商容學習,有善思好問之名。成年後,老子被推薦為周王室守藏室史,所謂“藏室”,似乎就是周王朝的皇家圖書館,而老子很可能就是管理藏書的小官員。
在“守藏室史”這個位置上,老子一幹就是幾十年。雖然中間有幾次受人攻讦排擠,但每次短暫離職後,他就很快又回到了原職。在此期間,孔子曾帶着弟子南宮敬叔向老子問禮,後者對孔子勸勉有加。事後,孔子把老子比喻為“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
大約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眼看周王朝越來越衰敗,于是辭去官職,開始外出雲遊。走到函谷關時,關令尹喜久聞老子的大名而強留老子盤桓數日。也就在這幾天,老子應尹喜的要求寫下五千言,這就是後來的《道德經》。待寫完此書後,尹喜這才放老子出關。在衆人的目送下,老子乘着一頭大青牛向西而去,自此不知所蹤。
老子出函谷關後究竟去了哪,現在看來似乎是個千古之謎了。有人說老子去了西方歸隐修煉,也有人說老子其實是東歸講學,後人對此衆說紛纭,誰也拿不出證據。至于老子留下的這部《道德經》,最開始也不叫《道德經》,而是和《莊子》《孟子》等先秦子書一樣被稱為《老子》。如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一份帛書《老子》,當時隻有《道》《德》兩篇的篇名,全書仍以《老子》為名。
西漢時期,《老子》屬于先秦諸子書的一種。如《漢書·藝文志》中列舉了幾種主要的子書,其中就包括了《老子》。到東晉葛洪時期,《老子》才開始被稱為《道德經》。唐朝以後,唐玄宗将《莊子》稱為《南華真經》,《列子》為《沖虛真經》,《文子》為《通玄真經》,《亢桑子》為《洞靈真經》。後來,老子的《道德經》也被稱之為《道德真經》,這也算得到了官方的确認加持。當然,《道德經》的書名更加廣為人知,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非常道”是什麼“道”?
老子一生,隻留下《道德經》一部,其中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合計八十一篇。作為中國人最為熟悉的典籍之一,《道德經》的頭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說是廣為人知。那麼問題來了,老子的“道”,究竟指的什麼?
據統計,“道”字在《道德經》中一共出現了73次。這裡的“道”,首先是天道。在儒家學說中,以“天、地、人”為“三才”,而老子在“天、地、人”之上加了一個“道”,合為“四大”。其中大意,道是天、地、人的本體與本源,它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為化生萬物的根源,是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是不可言說,也不能直接感知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道是極其高遠的概念,它出自“形而上”而貫穿于“形而下”,非人所為,也非天地所能為。
然而,作為天地萬物的本源,道雖然催生成就了萬物,但并非有意而為,而完全出自無為,純粹是自然而然。正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裡的“道法自然”,就是自得其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道的本性是自然無為,但“無為”催生了“有為”;“有為”成就了一切。從“無為”到“無不為”,從“不争”到“天下莫能與之争”,這既是“道之理”,也是“道之用”,更是“道之術”。由此,“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天道理論之外,《道德經》的另外一大貢獻是辯證法。在老子看來,世上萬事萬物都因為比較而存在、因比較才有意義。不論是“真假、善惡、美醜”,還是“有無、難易、長短”,都是相互依存、彼此映照。表面上看,正反相互對立,但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兩者又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相互轉化,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而應該以一種動态的眼光加以觀察與分析。否則,就會陷入抱殘守缺、刻舟求劍的思想桎梏之中。
當然,老子的智慧遠不止于此,以上片言隻語也不過浮光掠影,萬不足一。遙想2500多年,在風沙漫天的函谷關,老子寫完《道德經》後騎着大青牛絕塵而去,這是何等的灑脫,又是何等的意境深邃。五千言的《道德經》,濃縮了老子關于宇宙、天地、國家、社會與人生的一輩子的思考,也為後世子孫留下了一份深遠的思維導圖。這樣的東方智慧,放之萬年而永遠閃爍光芒。(金滿樓)
來源: 海南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