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霜的spf值有哪些?關于SPF值:市售的防曬化妝品上一般都标有SPF三個英文字母及一個阿拉伯數字所謂SPF(英文:“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縮寫),即防曬指數如SPF15是指15倍的防曬強度,假設一個人在沒有抹防曬霜的情況下曬15分鐘皮膚開始出現紅斑,那麼抹上SPF15的防曬霜後,可保證她在15分鐘×15分鐘後才會曬傷皮膚,這裡“15”是倍數,一個倍數為15分鐘至20分鐘市場上的防曬産品系數從6倍到40倍不等,倍數越大,防曬時間越長,防曬效果越好;但系數高的産品往往含有大量物理或化學防曬劑,對皮膚的刺激較大一些,容易堵塞毛孔,甚至滋生暗瘡和粉刺以前,防曬化妝品的系數越高,質地和觸感越是黏膩、不透氣,油性皮膚惟恐避之不及雖然防曬新品的系數日漸偏高,但大部分品牌都很好地消滅了油膩的缺陷,顧客再不必擔心不透氣,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防曬霜的spf值有哪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SPF值:
市售的防曬化妝品上一般都标有SPF三個英文字母及一個阿拉伯數字。所謂SPF(英文:“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縮寫),即防曬指數。如SPF15是指15倍的防曬強度,假設一個人在沒有抹防曬霜的情況下曬15分鐘皮膚開始出現紅斑,那麼抹上SPF15的防曬霜後,可保證她在15分鐘×15分鐘後才會曬傷皮膚,這裡“15”是倍數,一個倍數為15分鐘至20分鐘。市場上的防曬産品系數從6倍到40倍不等,倍數越大,防曬時間越長,防曬效果越好;但系數高的産品往往含有大量物理或化學防曬劑,對皮膚的刺激較大一些,容易堵塞毛孔,甚至滋生暗瘡和粉刺。以前,防曬化妝品的系數越高,質地和觸感越是黏膩、不透氣,油性皮膚惟恐避之不及。雖然防曬新品的系數日漸偏高,但大部分品牌都很好地消滅了油膩的缺陷,顧客再不必擔心不透氣。
防曬劑有兩種:紫外線吸收劑和紫外線屏蔽劑(如二氧化钛和氧化鋅的超微細粉末)。SPF達到20以上的産品不含二氧化钛是不可能的。防曬劑在吸收紫外線的同時,對皮膚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紫外線吸收劑過量,還會成為皮膚的負擔,因此,選擇什麼樣的防曬品,要根據你的工作場所、時間及陽光的強度來決定。
防曬箱的使用時間:
防曬品不能在上妝前使用,也不可臨出門才塗防曬霜。防曬品跟一般的護膚用品一樣,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肌膚吸收,所以出門前10~20分鐘應塗防曬霜,而去海灘前30分鐘就應塗好。
防曬霜的使用量:
通常防曬品在皮膚上塗抹量為每平方厘米2毫克時,才能達到應有的防曬效果。且SPF值不能累加,塗兩層SPF10的防曬霜,都隻有一層SPF10的保護效果。
很多人在購買防曬品時,總以為防曬系數愈高就愈好,其實防曬系數隻是一個參考數字,實際上還必須依照個人的膚質、日曬反應、皮膚色澤、活動狀況及流汗狀況來考量,一般而言東方人日常防護保養隻要選擇防曬系數SPF15左右即可,因為SPF15表示可以阻隔15分之14的UVB,即93.3%的UVB;就算是SPF30,也隻是阻隔96.6%的UVB,差異并不大。至于PA值,則是1996年才被日本化妝品工業聯合會承認的“防UVA測定标準”,以“ ”數目區分等級,PA 表有效、PA 表相當有效、PA 表非常有效。
防曬可以說是最基礎的保養工作,因為肌膚的老化與紫外線侵害百分之百相關!而且防曬的重點并不在于防曬系數的高低,不分季節與年齡、天天使用,才能真正達到防曬的目的。
一般防曬劑多由物理性成分氧化鋅、二氧化钛,與化學性紫外線吸收劑、散亂劑制成,物理性防曬劑較溫和但含量愈多愈厚重,容易阻塞毛孔;而化學性防曬劑雖然較清爽,但卻容易引起過敏。另一方面,防曬系數越高所含的防曬成分越多,不僅容易造成毛孔阻塞,肌膚也會感到油膩不舒服,因為不舒服的負擔感造成使用意願降低,不喜歡天天使用或者沒有擦足夠的量,反而使防曬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有些消費者以為防曬品隻要多塗抹幾次就等于SPF值與PA值也就跟着相乘,其實是錯誤觀念,因為不論重複塗抹幾次,其功效都是一樣的。除此之外,防曬品的種類幾乎已涵蓋各種保養程序,包括乳液、隔離霜、粉底到粉餅都已加入防曬成分,但可千萬别以為塗抹不同防曬品SPF值與PA值也會跟着相加,而是以所塗抹産品中最高系數為準。
正确觀念是,不管在室内或戶外,完善的防曬措施不是一味加高防曬系數,而是随着流汗及擦拭的流失随時補充防曬品,才能達到最佳的防曬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