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仁君,無論是對待皇親國戚還是奴婢下人都非常溫和敦厚,在位四十二年,期間國泰民安,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堪稱盛世。
然而宋仁宗晚年卻活得很痛苦,因為宋仁宗晚年無子而且體弱多病,朝中的文武大臣們擔心宋仁宗駕崩後國君後繼無人,于是經常在宋仁宗面前提起此事。
不過宋仁宗雖然身體不好,但是依然覺得自己還可以“搶救一下”,他勉強支撐着身體臨幸後妃,希望能夠讓後妃懷孕後繼承皇位,但是徒勞無功。
面對這種情況,大臣韓琦站了出來,在朝廷之上公然建議宋仁宗立儲君,好讓大宋千秋萬世的傳承下去。宋仁宗知道韓琦說的很對,雖然百般不情願,也無話可說。
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宋仁宗下旨将商王(宋太宗之子)的孫子,濮王趙允讓的兒子趙宗實立為皇子,後來改名為趙曙,也就是後來的宋英宗。
在立皇子之後宋仁宗回到後宮,非常不開心,連着兩頓沒吃飯,妃子們問他:“皇上您是身體不舒服嗎?”宋仁宗一聽悲從中來,哭泣着說:“你們不知道我今天已經把後事交代好了嗎?(指立皇子的事情)”
從此宋仁宗的身體是每況愈下,每逢他父親宋真宗的忌日,群臣前來安慰宋仁宗,宋仁宗都會痛哭流涕,非常悲哀,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兒子,讓父親絕了後,有愧于心。
每次讀到這一段曆史,我都會為宋仁宗感到悲傷,如此接近完美的一個君主,卻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來繼位,上天未免太殘酷了一些。
——《宋朝史料彙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