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題西林壁這首詩有什麼感悟

題西林壁這首詩有什麼感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4 17:14:25

題西林壁這首詩有什麼感悟? 題西林壁 (蘇轼),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題西林壁這首詩有什麼感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題西林壁這首詩有什麼感悟(讀蘇轼題西林壁的感想)1

題西林壁這首詩有什麼感悟

題西林壁

(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對于《題西林壁 》這首詩的體味每人都有每人的想法和言語,因為本詩的哲理意境本身就是一個宏大無窮的思想世界。就如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又如魯迅先生将讀《紅樓夢》的讀者思想劃分為:“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闱秘事。”各人有各的看法,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對于本首詩的哲思不敢片面之詞,但我也就我的體味稍作表達,概括為:認識你自己。

希臘古城特爾斐的阿波羅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以至被認為點燃了希臘文明火花的卻隻有一句,那就是:“人啊,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座右銘,拉開了哲學之思的帷幕,建構了一個人類追求“自由”、追求智慧的“邏格斯”的思想世界,搭構的道路越走越寬,一代一代人在這條哲學的道路上不停的深思,我把“認識你自己”這句話,放在蘇轼的這首詩中去玩味一下。

我想蘇轼的這首詩的意境之一是人總是把自身忘記了,愛好拿着“人是萬物的尺度”的标準去打量這個世界。廬山本來是廬山,但大家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把它概念為“嶺”、“峰”,人們紛紛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和知識來做出判斷,都是按照各人的認知水平來做出判斷,但每個人的經驗和知識乃至認識能力是不同的,就是自己的“尺度”是不同的,所以就造成“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種種知識概括。從個人的本身來說,這也就是每個人活在世界上,因為每個人的先天天賦、出身環境、個人的成長經曆、社交活動氛圍、學習文化程度知識的不同,所以大家的認知尺度本身就是不同的,世界就是因為大家的各個尺度不同而異彩紛呈,造就了這個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每個人都好奇地拿着自己的尺度解釋這個世界時,都感到這個世界陌生難以形容,“大家紛紛在求解“廬山真面目”的欲望驅使下标新立異,往往都忘記了自己本身就在“此山中”,都在把眼光描向外的打量中,都忘記了檢閱一下自己本身的尺度标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都忘記了自己才是思想發源的活水源泉,人人在對各種事物給出判斷的時候,把自己當作主體,把一切認知對象當作客體,利用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去衡量一切。

我想蘇轼的這首詩的意境之二是表達了“道法自然”思想。人山都是客觀存在的,人在打量山時,殊不知山也在打量自己,引用個哲人的話就是“你在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人要把自己的思想超脫出來,要在"峰”、“嶺”,“遠近高低”等條件下超脫出來才能視透“真面目”,廬山之為廬山,不在于人們怎樣去看怎樣去想怎樣去說,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授予廬山之為廬山的獨有風格與韻味。人隻有貼近這廬山的獨有,才能真正地領略看透廬山。人們積極地去把握廬山之真面目,廬山也在努力地把自己的真面目澄明出來。但廬山的真面目又是不可言說、不可用行為等工具表達出來的,是既真實又虛無的,這裡很符合道家“道”的意義,道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又有點海德格爾“緣在構成論”的現象學中的那個“存在”境域。曆來人人都對廬山衆說紛纭,但誰又是真正地把握了廬山的真面目呢?誰說的是對,誰說的是真。這一切反過來就要反思人類的自身,是不是自己的思考方法出了問題,到底是人能勝天?還是天人合一、自然的和諧共存,說來說去還是人沒有認清自身。

其實說來說去,廬山的真面目就是人的自身,認識了自己就識出了廬山的真面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