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萬慶濤 王鴻傑
沙,會意字,讀作shā,shà。讀音來自其顆粒互相摩擦時發出的聲音。本義極細碎的石粒。異體字砂。
沙字從周代金文到楷書(國學大師網)
一、沙字來曆
在探究沙字之前,先說說沙的成因。沙子形成的原因有三:
一是風化形成。在地球岩石裸露、降水量少且處于地球季風帶的地方,由于日照時間長形成熱脹冷縮,使岩石不斷崩裂。經過億萬年的風化過程,岩石由大變小,逐漸形成越來越小的顆粒。這種情況一般會形成沙漠。
撒哈拉大沙漠(來自網絡)
二是河水沖擊形成。河流源頭處于高山岩石之間,在水流和風化的雙重作用下,岩石碎裂跌入河中,在水流沖擊下相互撞擊,并向下遊移動。正像我們看到的,河的上遊是大石塊,河的中遊是鵝卵石,河的下遊就是細小的沙子。下遊的沙子或在河底,或在河邊,甚至在河中形成沙洲。
橘子洲(來自網絡)
三是海潮沖擊形成。海邊的沙灘,億萬年的潮起潮落,把海邊的岩石撞擊成細小的岩石顆粒。
海南臨高金沙灘(來自網絡)
二、字形演變
沙字,由水 少構成。甲骨文字形尚未發現。金文字形均為周代青銅器銘文,且均為左右結構。其中:“訇[hōng]簋”金文字形,左為水,右為少;“佴伯簋”金文字形,左為水,右為上中下三個小;“休盤”金文字形,左為少,右為水;“無叀[zhuān]鼎”金文字形,水和少混寫在一起,左為水省形,右為六個點。戰國時期陶文字形與現代字形接近。秦簡“雲夢日甲”字形把少字寫作尐[jié]。篆文整齊化,隸書承接陶文字形,楷書寫作沙。
沙字金文字形(西周時期)(國學大師)
甲骨文中的小和少,都表示極細小的石粒。少字的甲骨文字形是四個點,小字甲骨文字形是三個點。當時人們發現,極細小的石粒往往大量出現在河底及河岸邊,于是就在少字基礎上加氵(水),作為記錄大量極細小石粒的符号。
《說文解字》認為,“沙,水散石也。從水,從少。水少沙見。”
用本義。《管子·地員》:剽[piāo]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狀,粟焉如屑塵厲(剽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沙土。五種沙土的性狀,細碎得有如粉塵飛動)。如,沙石,風沙,沙塵,沙礫(沙和碎石塊),沙漠,沙丘,沙灘,沙洲(江河裡由泥沙淤積成的陸地),沙棗,沙鷗。
三、沙字的引申義
沙字的引申義讀作兩個音,shā,shà。
(一)shā
1.像沙一樣細小的東西。如,沙糖,豆沙,鐵沙,金沙。
2.主要由沙子組成的沙地。水邊的叫沙灘;水中的叫沙洲,如,橘子洲;無水的叫沙漠。《資治通鑒·第二十九卷》:漠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如,撒哈拉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
3.海洋中表面堆積砂礫、貝殼等松散碎屑物質的島礁。如,西沙,南沙,東沙,中沙,曾母暗沙。
4.形容質地松散。(1)這塊地很沙。(2)這個西瓜是沙瓤的。
5.形容聲音破碎嘶啞。眼眶陷了進去,嗓子也發沙。如,沙啞。
6.未經打磨的,粗糙的。如:沙殼子(質地粗劣的小銅鈔),沙模兒銅錢(即沙錢,質地粗劣的小銅錢),沙澀(粗糙)。
7.沒有開化的,粗野的,粗俗的。宋·江休複《江鄰幾雜志》:廛[chán]俗呼野人為沙塊,未詳其義,士大夫亦頗道之(世俗的人把野人叫做沙塊,不知道具體意思,而士大夫們更這麼說)。
8.有河沙的地方。如,長沙,沙縣,沙市,沙河市。另外,海南省三沙市(由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多個珊瑚島組成,設西沙區、南沙區)。
9.古文中有時通紗,指又輕又細的絹。《周禮·天官·冢宰·内伺服》:辨外内命婦之服,鞠衣、展衣、緣衣,素沙(辨别外命婦和内命婦所當穿的以下幾種服裝,即卿夫人穿鞠衣,大夫夫人穿展衣,士夫人穿緣衣,但裡子都是白紗的)。
10.四川、重慶方言把雌性的牲畜叫做沙。如,沙牛(母牛)。出自指母馬的騇[shè]。後來泛指雌性動物。如,沙牛。
11.音譯用字。來自梵語,英文寫作Shramana,音譯作沙門。
(二)shà
11.在簸箕等工具搖動,使谷物裡的雜物集中,然後清除。把米中的沙子沙[shà]一沙[shà]。
四、沙與砂的辨析
砂字為後起字,沙的俗體字,本義呈顆粒狀的小碎石子,強調質地為岩石。白居易《續古詩十首》:何意掌中玉,化為眼中砂。如,砂紙,朱砂,礦砂,砂漿,砂輪。
砂的引申義,指狀如小碎石子的粒粒分明的物質。如,白砂糖。
五、沙的衍生字
沙的衍生字與沙及其引申義有關。讀作shā,suō,sa。
1.鲨,shā。(1)能吹沙的小魚。《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魚麗于罶[liǔ],鲿[cháng]鲨(魚兒鑽進竹簍裡結伴遊啊,有黃頰魚和小吹沙魚)。(2)海中皮膚似沙的一種魚。随着人們活動範圍從陸地走向海洋,人們發現了魚皮如沙的魚,也稱鲨。南宋·戴侗《六書故》:鲨,海中所産,以其皮如沙得名。現代研究表明,鲨魚皮的沙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結構,鲨魚全身覆蓋着0.2毫米長的剛毛,這種獨特的構造又稱鱗盾,具有降低水流阻力和抗菌雙重功能。因此,手摸時有沙粒的感覺。由于鲨魚的英文寫作shark,所以給人的感覺是音譯了英文,其實不是。
鲨魚皮上的鱗盾(來自網絡)
2.鯋,shā。鲨的異體字。
3.莎,shā。莎草,即香附子。大多長在沙土或沙壤土,因此稱之為莎草。
4.挲,多音字。(1)shā。雙手向兩邊散開。如,挓挲(手、頭發、樹枝等張開,伸開。也作紮煞)。(2)suō,引申為撫摩。(3)sa,引申為用手輕輕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動。
5.挱,多音字。(1)shā。解開,使松散。(2)suō,同挲。
6.痧,shā。(1)麻疹的俗稱,出疹時皮膚上有紅色的丘狀點。(2)中醫治病的一種方法。用特制的刮子在身體的相關部位刮斷皮膚表層的毛細血管,形成紅點(出血點),用于治療某些疾病,稱為刮痧。
7.桬,shā。古書上說的一種果樹,花紅色,果實無核,味道像李子。也有說是沙棠,花紅色,果子似小蘋果,可連籽一起吃掉。沙棠一般生長在沙地中。
8.猀,shā。古代中國廣西少數民族之一,他們可能生活在沙漠地區。
9.髿,suō。頭發下垂散亂貌。如,髦[máo]髿。
10.硰,shā。沙岩,由石英、長石等碎屑成分占50%以上的沉積碎屑岩。砂岩是源區岩石經風化、剝蝕、搬運在盆地中堆積形成。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兩部分構成。
11.閯,shā。開門。
12.桫,suō。唯一木本蕨類植物,也稱桫椤。或許這種植物的葉子在風中相互摩擦會發出沙啦沙啦的響聲。
13.唦,shā。語氣助詞,一些方言用于一句話的結尾,表示揣度、停頓或祈使的語氣,大緻相當于“吧”、“嘛”。你吃肉,我們還是要喝口湯唦。
14.裟,shā。音譯用字。袈裟,來自梵語,英文寫作Kasāka,是一種佛教僧衆穿的法衣。僧人穿着的法衣是比較寬松的。
15.逤,suò。音譯用字。邏逤,亦作邏莎、邏挲、邏些,是唐代對拉薩(音譯)的稱呼。
六、沙姓來源
沙姓與有沙的地方有關。《左傳·魯定公七年》:齊侯、衛侯盟于沙。此沙邑又稱“沙麓”,史稱“河上之邑”(今河北省的大名縣),實為沙洲。周襄王七年,宋襄公六年,前645年農曆8月,沙麓因受漳河、衛河南北兩相夾擊的常年沖刷而發生崩塌,形成為一個大澤,史書又改稱其為“沙澤”。
據文獻記載,沙姓的來源有:
1.源于姜姓。炎帝的臣子夙沙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号簡化改為單姓沙氏的。
2.源于子姓。西周初,周王室封殷纣王庶兄微子啟,建宋國。微子啟後裔子孫中,有人被封于沙邑,因稱沙伯。沙伯後裔子孫及國民中,多有以地名為氏的,稱沙氏。
3.源于國名。西周至春秋末期,有一個沙侯國,也稱涉侯國、涉國(今河北省邯鄲市涉縣一帶)。春秋末期至戰國時期,涉國之地歸屬趙國。西漢時期,改為沙縣,居住在那裡的人便有以沙為氏的。
4.源于少數民族。回族、滿族、蒙古族、傣族、彜族、黎族、侗族、土家族、裕固族、苗族、佤族、赫哲族、鄂溫克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沙氏族人分布。
沙姓如今人口約52萬,按照人口數量排名第220位。
詩曰:
沙指極細小石粒,
岩石風化形成的。
泥沙俱下魚龍雜,
沙裡淘金争朝夕。
參考文獻:
1.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語文出版社,2008年版。
2.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3.《康熙字典》(标點整理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版。
4.《辭源》,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
5.《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
6.《實用甲骨文字典》陳年福編著,四川辭書出版社,2019年版。
7.《說文解字》(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孫永清編著,中國書店,2011年版。
8.《國學大師》(網絡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