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4日電(記者 上官雲)“泥牛鞭散六街塵,生菜挑來葉葉春。”立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民俗學專家高巍說,以過去的民俗來講,很多節氣都與節日有對應關系,立春則是與春節相應。所以,立春的節氣民俗也具有了“除舊迎新”的特點,戴春勝、“咬春”等等,都具有一種應景的儀式感。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春氣始而建立也”
啥是立春?按字面意思解釋,“立”有“開始”的意思,在人們的心目中,這個節氣就意味着生機勃勃的春天到來,農民也要開始準備新一輪的耕種了。
《群芳譜》如此解釋立春:“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如果從氣候來看,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趨于上升、增多,隻不過對一些地區來說,立春還隻是春天到來的前奏。
據史料記載,自秦代以來,立春就被作為孟春時節開始的标志,也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有一個傳說講過,估算着立春将至,縣官會帶着本地知名人士去地裡挖一個坑,把羽毛、雞毛等放在坑裡。什麼時候羽毛和雞毛從坑裡飄上來,這個時刻就是立春的時辰,大家放鞭炮慶祝,祈禱一年五谷豐登。
資料圖:江蘇阜甯再現“打春牛”民俗。 谷華 攝
有時候 ,由于曆法等原因,“立春”會與除夕重合。據專家介紹,這種情況屬于正常現象,但不常見,百年當中大約會出現3次。
“鞭打春牛”祈求豐收
在農耕社會,立春對農事活動有重要的意義,官方和民間都很重視,民間的慶賀活動更熱鬧一些。立春舉行的活動叫做“迎春”,要報春、送立春帖子,還要迎句芒神并“撒豆消災”。
女子則會剪出各種春天動物形狀,或作為裝飾貼在門窗屏風,或戴在頭上,算是應景的佩飾。《荊楚歲時記》裡說:“立春之日,悉剪彩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人們關心土地耕種,立春時,“鞭打春牛”習俗的出現,也就自然而然了。所謂“春牛”,可能是用紙糊成的,也可能是泥做成的,然後在“春牛”肚子裡裝上五谷。
“打春牛”的活動開始後,等“春牛”的肚子被打破,人們會将流出的五谷分吃,期待會迎來一個豐收年。
立春“咬春”吃春盤
立春時的飲食同樣有講究。例如,立春要吃春餅,也有人家,會把一些瓜果糕餅做成拼盤以供食用,就叫“春盤”。
春餅又叫荷葉餅,是一種燙面薄餅,取兩小塊水面,擀成薄片,烙熟後揭開,便成了兩張餅。這是用來卷菜吃的。
資料圖。新社記者 張娅子 攝
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店家派人送菜到家,食盒裡分類碼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等熟食,吃時切成細絲;再另配幾種家常炒菜……簡直美味。
劉梅家在北京,每逢立春,家裡人盡可能自己烙春餅,隻不過要厚一些,趕不上鋪子裡賣的那麼小巧,“裡邊卷菜會簡化一點,大概就是豆芽、炒雞蛋、鴨肉之類”。
還有,立春需要“咬春”。就像明朝《酌中志》記載的那樣“立春之時,無貴賤嚼羅蔔,曰‘咬春’。”
“過去立春時,老北京有沿街叫賣‘心裡美’蘿蔔的小販,把蘿蔔沿着圈從上往下切,到最後的形狀就像花瓣一樣,十分好看。”高巍說,立春要吃一些與春季适應的食物,春餅裡的豆芽、韭菜,也是“生發”類的蔬菜,算是節令食品。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春天萬物生發,吃點兒水汪汪的蘿蔔,提醒人們從‘貓冬’的混沌中醒來,對新的一年充滿希望。”高巍如此解釋。(完)
(應受訪者要求,劉梅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