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水稻幹尖線蟲病一旦發生如何防治

水稻幹尖線蟲病一旦發生如何防治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14 08:11:32

水稻幹尖線蟲病一旦發生如何防治?一、水稻根結線蟲病症狀及危害水稻根結線蟲專一性寄生線蟲,寄生在水稻和陸稻上減産10%左右,嚴重發生的田塊可減産50%以上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水稻幹尖線蟲病一旦發生如何防治?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水稻幹尖線蟲病一旦發生如何防治(水稻根結線蟲病如何防治)1

水稻幹尖線蟲病一旦發生如何防治

一、水稻根結線蟲病症狀及危害

水稻根結線蟲專一性寄生線蟲,寄生在水稻和陸稻上。減産10%左右,嚴重發生的田塊可減産50%以上。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

1、水稻根部受害症狀:水稻根尖初病時扭曲變粗,其後膨大,形成根瘤。根瘤初呈白色,多為卵圓形,堅實,逐漸增大變成長卵圓形,兩端稍尖,色淡黃、棕黃、深棕、棕褐以至黑色,并逐漸變軟。老熟根瘤大小7毫米×3毫米左右,腐爛時,外皮易破裂。病株上的根瘤數量,少的幾個,多的幾百個。

2、水稻穗部受害症狀:水稻在抽穗和結實期,抽穗期病株矮小,葉黃,穗期短,穗數少,出穗較困難,常有半包穗或穗節包葉的現象。發病重的不能抽穗。結實期的病株穗短,結實少,秕谷多,結實率低。

3、水稻植株受害症狀:由于線蟲寄生稻根的影響,水稻地上部發生近似缺肥症狀。幼苗期根瘤數目達到根數的1/3以上時,出現較明顯症狀。病苗纖弱,葉色變淡。移植後返青緩慢、長勢差、發根遲、死苗多。分蘖期根瘤數量驟增,症狀顯著。症株矮小,根短,葉片均勻發黃,莖稈纖細,分蘖遲緩、分蘖力弱。

二、水稻根結線蟲病傳播途徑和發病原因

稻根結線蟲初侵染來源主要是帶病土壤和帶病秧苗,可借水、肥、農具及人、畜傳播。2齡幼蟲侵入水稻根部,寄生在根皮和中柱之間,引起根部薄壁組織過度生長,形成膨大的根瘤。幼蟲在根瘤内生長發育,經4次脫皮,發育變成蟲。雌蟲成熟後在根瘤内産卵,卵發育後,先在卵内形成初齡幼蟲,幼蟲脫皮1次,然後破卵而出,成為2齡侵染幼蟲。2齡侵染幼蟲陸續離開根瘤,活動于土壤和水中,侵入新根。在月平均溫度26℃的情況下,完成上述循環共需27~28天。在整個水稻生育期間,可重複侵染多次。

稻根線蟲隻侵染新根,新根産生較多的時期,侵染較多。除秧苗外,主要的侵染時期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分蘖期發根多,适宜侵染,受害重。另外,不同的品種,對線蟲的抗侵染能力也存在着較大的差異。

1、一般沙土田發病較重,粘土田發生較輕。以酸性田發病較多,嚴重病田的酸堿度多在pH5.4~6左右。将重病田的土壤酸堿度改變至pH6.5~6.8左右,發病減輕。

2、一般水田發病重,旱地發病輕。連作水稻發病重,水旱輪作發病輕。連作稻田冬季浸水的病重,翻耕曬白的病輕。病田冬浸後,線蟲數量增加,種植水稻後發病較重。

3、病田輪種旱作半年或冬季翻耕曬白或冬種旱作線蟲數量減少,種植水稻後,發病也較輕。

4、對病田增施有機肥,能促進植株發根,有利生長,減輕受害。

5、在病田播種,秧苗發根3~4天後,線蟲即開始侵入幼根寄生。在春季如秧期超過1個半月,夏季超過1個月,線蟲可在根内完成其生活史,因而秧田的線蟲數增多,随後種植水稻則發病重。

三、水稻根結線蟲病防治方法

1、嚴禁病苗傳入無病區。病田增施石灰,線蟲侵染明顯減少,但施用時期十分重要,在水稻分蘖前使用才能收到保護新根減少侵染的效果。

2、稻田實行水旱輪作。收割水稻後,種植非寄主植物以減少蟲源,減輕發病,這是最經濟而有效的措施。發病田改冬季浸水為翻耕曬白或冬種旱作。嚴重發病田,宜采用水旱輪作,栽種花生、甘薯半年,可以大量減少土壤蟲量,效果極顯著。

3、藥劑防治:主要以在秧田施用殺線蟲劑為宜。施用10%克線磷每畝施3kg、或5%呋喃丹顆粒劑每畝1~2kg、或用92%巴丹藥6000~8000倍液浸種48小時。此外,還可以施用米樂爾或益舒寶殺等殺線蟲劑,培育無病秧苗。因為成本較高,大田暫還不宜提倡使用殺線蟲劑。

殺線蟲劑毒性都較高,因此,使用時要按高毒農藥使用規則操作,注意安全保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