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人類社會裡,父母與子女是世界上最親密的關系之一,也是維持時間最長久的感情。
從母親十月懷胎開始,稚嫩的嬰兒來到人世,再到他慢慢長大,逐漸擁有獨立生存和發展的能力,這期間基本上孩子都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當然也有一部分的孩子會因為父母工作比較忙,常年和老輩或者是保姆等生活,但幾乎都能知道父母到底是誰。
然而有一些人為了得到所謂的利益,就會昧着良心做出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比如拐賣幼兒,又比如進行代孕等行為,将年幼的尚且沒有太多記憶能力的孩子帶離了親生父母身邊。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科技的手段幫助,或者是父母強大的基因使得孩子長相與他們較為相似,那麼這些孩子長大以後是無法認出自己真正父母的。
一般而言,人類世界裡的子女都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和記憶基礎,從長相和聲音等外部條件來認清自己的父母,如果他們離開了父母多年,期間沒有一起生活,關于父母的長相隻會停留在記憶當中,一旦父母變老了,與之前的模樣不相似了,聲音也不一樣了,那麼子女在沒有其他幫助的前提下,也就無法認出他們了。
那麼在動物界中,如果子女們離開了父母很多年,它們相遇還會認出父母是誰嗎?
動物界的關系
事實上,動物的子女與父母之間的粘性并沒有人類那麼強,人類的父母通常而言會養育孩子直到成年,或者是大學畢業,然後孩子出門尋找養活自己的生計,但是大部分的孩子找到工作後,也會與父母常常聯系,逢年過節就會待在一起,等父母年老了也會負責伺候他們。
動物是沒有多少思考能力的,短暫的壽命也使得它們的大腦裡可能隻會有生存和繁衍兩個詞語,絕大多數動物的親族關系也較為淡薄。
比如昆蟲、魚類等等動物,它們大部分隻負責産卵,産完就不會對其進行太多的關注,它們小小的腦袋也就意味着它們沒有太大的智力水平,也不會有太多的情感,甚至有些魚類根本不知道這是自己的卵,也有些魚類會吃掉産出的卵或者是幼崽。
也因此,如果這些幼崽能有幸在父母的“摧殘下”存活了一段時間,與它們面對面都不會發現這原來是自己的父母,因為它們根本沒有關于“父母”的認知。
當然,動物界也會有會養育自己孩子的物種,比如鳥類和哺乳動物,還有極少部分的爬行動物,比如鳄魚就會在生完卵之後守衛在旁,還會呵護幼崽長大,最多能陪伴幼崽2年左右。
鳥類子女與父母的關系鳥類算是非常“敬業”的父母了,雄性和雌性都會一起養育幼崽,當其中一隻尋找食物的時候,另外一隻就會牢牢守在家中,而且會“嘴把嘴”地給幼崽喂食,還會親自教導幼崽飛行等等。
但是鳥類父母也不會長期和子女待在一起,在幼崽長大,能夠獨自生存的時候,父母就會将孩子們驅趕出門,這其實也是因為鳥類的産卵數量較多,每年都會進行繁衍,這些長大了的孩子就成為了與自己争奪資源的競争者。
要知道資源都是有限的,多一個個體存在,周圍的食物就會少一份,而幼崽對鳥類父母來說也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不像人類一樣需要孩子在自己老年以後養他們。
鳥類腦容量比較小,大部分的鳥類都沒有記憶的能力,隻能通過聲音來分清對方,再加上由于幼崽離開父母的時間較早,它們在長大以後無法通過聲音或者是外貌再認出父母,甚至還可能将它們當做與自己争奪資源的對手。
當然,也有一些鳥類具有一定的記憶能力,比如烏鴉、烏鸫等,有些人類有意或無意之間不小心影響到了它們的生活,就将會遭到它們長期的報複。
曾經電視上新聞就報道過,有一隻烏鸫因為記仇,對一位70歲的老人實行了長達3年的報複,每年都會襲擊老人20次到30次。
群居的企鵝也屬于鳥類,它們能夠在幾百上千隻幼崽當中根據叫聲準确地尋找到自己的孩子,因此企鵝、烏鴉等幼崽能夠在長時間離開後再次認出父母。
哺乳動物子女與父母的關系
不同于鳥類雄性也會參與到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哺乳動物的大部分雄性都不算負責,養育孩子的多為雌性,有些幼崽甚至出生後都沒有見過父親的樣子,也就不知道父親到底是誰。
哺乳動物擁有非常靈敏的嗅覺,它們可以通過個體味道的不同來辨别對方的身份。
比如有些幼崽剛出生,就可以根據嗅覺來尋找自己父母的位置在哪裡,并向那個方向爬去,因此如果幼崽與父母分别,隔了一段時間也是可以通過嗅覺來發現父母是誰。
比如說狗,人類将其稱為是最忠實的夥伴,就是因為它們的嗅覺十分靈敏,而且具有非常好的護主性,陪伴它們成長一段時間以後,狗就會把人類當做是親人,并且将他的味道記住很多年。
如果大家親戚家有養過狗,應該能夠知道有些跟人玩熟了的狗崽,長大以後哪怕好幾年沒有再見過,再次相遇也會表現得十分熱情。
在自然界中也是一樣的,海豹、獅子等等都是通過嗅覺來尋找自己的幼崽,但大部分的哺乳動物也有一點與鳥類相似,那就是它們也會驅逐幼崽。
大自然的資源是有限的,為了使得自己的地盤擁有足夠的食物,不會被其他同類奪取,在幼崽有了一定的捕食能力以後,很多哺乳動物也會選擇将它們趕出家門,驅趕出自己的領土。
比如獅子,當獅群中的雄性幼崽到了一定的年齡,獅王就會将雄性幼崽們趕出去,甚至如果它們不願走,獅王還會上嘴咬,堅決禁止幼崽呆在獅群之中。
這其實動物們對殘酷的大自然的适應,是“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通常來說幼崽遠離父母的地盤,艱難地長大後也不會回到以往的地方,而是發展出新的領地,建立自己的地盤。
因此,有些哺乳動物的幼崽會根據嗅覺記住自己的父母,但可能也會有少許的幼崽因為離開父母身邊太早,而忘記了父母的味道是什麼,從而不認識它們。
動物界如何避免近親繁殖
事實上,在現代社會有些人為了所謂的“血統純正”,時常對動物們進行人工近親繁殖,以便能賣出高價。
比如折耳貓其實就是近親繁衍得來的品種,人類因為它們可愛的“折耳”而對其十分追捧,但其實這種“折耳”是非常嚴重的遺傳疾病,折耳貓的自身壽命并不高,身體也很弱,還會時刻遭受發病的痛苦。
當然,也有一部分是由于殘存的數量太少,為了防止物種滅絕,人類也會将它們近親繁衍,優先考慮它們的種族存活,以免它們真的消失在世界上。
近親繁衍确實有着很多弊端,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父母的親緣關系相近的話,兩者的基因也會很相似,從而會降低遺傳的多樣性,後代也就無法獲得更加優良的基因發展。
同時近親繁衍也會帶來基因疾病,将原本的隐性的不良基因因為近親結合而成為了顯性,造成後代的先天缺陷或者疾病,對物種的繁衍極為不利。
在野外,雖然動物們沒有羞恥心和倫理道德的觀念,但是為了保證物種的有序繁衍和發展,它們也在盡量避免近親繁殖。
比如獨居的哺乳動物一般是由雌性進行養育幼崽,類似于老虎,雌性與雄性老虎隻會在繁衍期間短暫相處,等到繁殖期過去,雄性老虎就會消失不見,由雌性獨自孕育幼崽。
雌性老虎也不會留幼崽太久,大概在2到3歲左右,當幼崽通過與母親一起捕獵,逐漸學會了獨自捕食的能力,雌性老虎就會将幼崽們趕走。
通常來說雌性老虎性成熟的年齡是在4歲,雄性要早一些,大概在3歲左右,幼崽們被趕走的時候都還沒有性成熟,等到它們到了繁殖期已經被趕跑了,隻能獨自去遠方尋找配偶,也就避免了近親繁殖。
群居動物因為大多是“一夫多妻”制,比起獨居動物要更為複雜一些,因此它們防止近親繁殖的機制也要稍微困難一點。
最典型的就是獅子,除了雄獅聯盟以外,一個獅群通常隻有1到2隻成年的雄獅,也就是獅王。
當獅王的幼崽出生後,等到了雄性幼崽2到3歲以後,獅王就會親自驅逐雄性幼崽。這既是為了防止幼崽與自己争奪生存資源,也是為了防止雄性幼獅長大後會與自己争奪繁衍的資源,導緻産生近代繁殖。
那麼有人或許想問,隻驅逐雄性幼崽,那雌性幼崽仍然存在于獅群,不還是會造成近親繁衍嗎?
實際上,獅王并不是固定隻有一隻雄獅,任何一隻有能力的雄獅有可以對獅群的獅王進行挑戰,從而淘汰掉年老或者能力不足的雄獅。
這種獅王的更換周期大概是5年,當雌性幼崽到了3歲性成熟的時候,作為父親的獅王很有可能已經被新的獅王代替,也就進一步預防了近親繁衍。
那麼被趕走的雄性幼獅還會回到以前的獅群嗎?科學家們經過調查研究,發現雄性幼獅長大後幾乎很少會回到原來的獅群挑戰自己的父親,而是去往其他的獅群。
結論
在大自然的規則制度下,每個動物都發展出了最适合自己的生存繁衍方式,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們在觀察野生動物的時候,除非是極端情況,比如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等等,基本上不會對它們的發展進行幹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