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有很多媽媽為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苦惱:,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有很多媽媽為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苦惱:
孩子坐不住,不能安靜下來聽課,還總是招惹其他同學惹得老師頻頻告狀。
道理講了很多遍,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孩子也承認錯誤了,可是過幾天,又犯了。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孩子上課總坐不住呢?
今天,馬小媽我将為大家揭秘這背後的原因,幫大家解答心中的疑惑。
前庭覺系統不足在作怪,導緻孩子抗幹擾能力差前庭位于我們的内耳深處,它是接收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等信息,并作出過濾,再傳入大腦,使得大腦的信息不至于忙碌。
如果孩子的前庭系統不足,大腦無法過濾信息,導緻常被課堂以外的事物所吸引:
例如樓道走過的腳步聲、頭頂上的電風扇聲音、窗邊飛過的一隻鳥、鄰座同學竊竊私語的聲音等,都會導緻他們上課注意力被分散,抗幹擾能力差,無法專心聽講。
家長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通過原地旋轉、走平衡木、玩旋轉椅子、在床上跳動、翻滾等,可以更好地幫助前庭覺的發展。
馬小媽在這邊分享一個提升抗幹擾能力最經典的遊戲——球拍頂乒乓球:
家長讓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頂住球不讓它掉來下,讓孩子繞桌子行走一圈,家長在旁邊可以拍手跺腳進行幹擾,但不能觸及孩子的身體。
本體覺系統不足惹的禍,導緻孩子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差本體覺是指大腦可充分掌握自己身體的能力,就像大腦中有一張身體地圖。
當孩子本體覺系統不足時,大腦就會對身體控制不良,孩子就會出現上課時身體不安地亂動,小動作多。
也會不能協調大小肌肉,以保持上課姿勢的穩定與平衡,坐姿就會東倒西歪,沒有多餘的力氣維持四十幾分鐘的課堂。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讓孩子看電視、看書、學琴、學畫多,運動少,結果卻阻礙了孩子本體感的發展。
可以通過拍球、滑梯、跳繩、踢毽子、遊泳、打羽毛球等對孩子本體感的發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也可以在晚上,用手做成一些姿勢,燈光一照,在牆上顯出好玩的影象。通過一些有趣的表象吸引孩子活動自己的肌肉關節,形成本體覺。
觸覺敏感受的罪,導緻孩子動來動去在人的感官中,觸覺是人體分布範圍最廣泛的,通過觸覺我們能夠判斷軟硬、冷熱、粗糙等。
有的孩子由于觸覺敏感,在上課時,因當天穿的衣服材質比較粗糙,衣服領子稍微高了,或者是夏天時,教室的電風扇開得太冷了,都會導緻他們的皮膚感覺不舒服,從而導緻上課動來動去。
針對這類孩子,可以多帶孩子到戶外進行遊戲,尤其是公園的沙坑和海邊的沙灘,讓孩子在沙土中玩耍更有利于觸覺的發展。
在家中的話,也可以把一些淘幹淨的細沙、大米、豆子等放進大盆中,讓孩子玩耍,要增加沙土與孩子的接觸面。
如果孩子愛畫畫的話,也可以玩手掌畫的遊戲,準備彩筆及畫紙,讓孩子按照手掌的輪廓畫出模型,再進行填色。
記得在電影《叫我第一名》中有這麼一句台詞“不是事情本身讓我們痛苦,讓我們痛苦的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所以對待孩子上課總走神,我們不能單純的進行責罵,而是要因情況而分析。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
在看完文章,馬小媽覺得大家應該對孩子上課坐不住走神的原因多少有點了解了吧,如果還有一些其他的育兒問題,寶爸寶媽們也可以在評論區跟我留言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