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字随筆散文思友念秋

文字随筆散文思友念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06:14:58

文字随筆散文思友念秋(澄懷園語解說57)1

澄懷園語卷之三

桐城張廷玉硯齋

【原文】

明永樂時,清江俞行之有能詩名,

其《題清慎勤》句有曰:

“夜門無客敢懷金,

秋屋有情甘飲水。”

一時傳誦之,惜其不多見。

【解曰】

張廷玉大學士此處引用的這段話,或許來自于《水東日記》的片段,在張廷玉大學士所處的康雍乾時代之後,這段話亦見于清末陳田《明詩紀事》中。明代葉盛撰寫的四十卷《水東日記》,因成書于淞水東,故而命名。淞水即淞江,通稱“吳淞江”,發源于太湖,到上海與黃浦江合流入長江。

俞行之《題清慎勤》完整的全詩沒有找到,以上兩句“夜門無客敢懷金,秋屋有情甘飲水。”都是關于“清”内容,而“慎”與“勤”的詩句也就不得而知。然而曆史上關于為官應當“清慎勤”說法,那可是由來已久的事。

為官應當“清慎勤”,是誰首先提出來的呢?他就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司馬昭。

有一個衆所周知的成語,叫做“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思是說,某人野心非常明顯,為人所共知。司馬昭(211-265年),字子上,河内溫縣(今河南溫縣)人。他是三國時魏國權臣,在其父及其兄之後,繼續發展司馬家族勢力,權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盡皆知。其黨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馬炎後來篡魏自立為王。出自《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卷四)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記載,帝謂衆臣曰:“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後來相承沿用為成語。這個成語無疑是貶損司馬昭的,然而根據史籍記載,司馬昭所說的,為官應當“清慎勤”,卻是妥妥的正能量。可見,評價一個人是很複雜的事情,不可片面認識一個人,也不可偏激評論一個人,不能一言以蔽之,又不能因言廢人。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不能“門縫裡看人,把人看扁了”。話說回來,約定俗成,改變觀念,談何容易,甚至比登天還難。

為官應當“清慎勤”,曆史上又是怎樣華麗出場的呢?據《三國志·魏志·李通傳》(卷十八)裴松之注引晉王隐《晉書》記載,李通之孫李秉,曾經回答晉文帝司馬昭的問話,并且把它記載下來,作為《家誡》。司馬昭曰:“為官長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意思是說,擔任官吏首長的人,應當清正,應當謹慎,應當勤勉,修為這三個方面,還有什麼禍患不能治理呢?

司馬昭又問:“如果迫不得已、萬不得已的話,三者之中有主有次,哪個最重要放在第一位呢?”有的人回答:“清固為本。”又問李秉,回答說:“清慎之道,相須而成,必不得已,慎乃為大。清者不必慎,慎者必自清,亦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李秉回答的意思是說,清正與謹慎的道理,相互依存而成為一體,迫不得已的話,謹慎最重要。清正的人,不一定做到謹慎;但謹慎的人,必然能夠做到自行清正。如同有仁德的人,必然勇猛;但隻有勇猛的人,不一定必須具有仁德。

司馬昭又問:“近世誰是謹慎的人呢?”衆人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李秉列舉了太尉荀景倩、尚書董仲連、仆射王公仲,都可以說比較慎重。司馬昭說:“他們這幾個人,溫文恭謙朝夕堅守,行事恪守規矩信念,慎言笃行,各有所長。然而天下最謹慎的人,難道不是阮籍嗎?每次和他說話,他都說得玄妙幽遠,從來都沒有評論時事,也沒有褒貶人物好壞,真正可以說是最謹慎的人哪!”

李秉每每想到司馬昭說的這些話,足以作為高明的訓誡,并說:“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勿輕論人,勿輕說事,如此則悔吝何由而生,患禍無從而至矣。”意思是說,凡是人們行為處事,尤其是青春年少,立足安身,處世為人,不可不謹慎,不要輕易議論别人,不要輕易點評說事,如果能夠做到這樣,悔恨恥辱,憑借什麼緣由能夠産生;憂患災禍,一定沒有門徑自行來到。

南朝宋劉義慶著《世說新語》“德行第一”劉孝标的注解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隻是《家誡》将李秉寫為李康,是否有誤,尚需考證。

南宋呂本中撰寫的《官箴》,全書共三十三條,其首條開頭雲:“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呂本中何許人也?為什麼能夠寫出這樣的著作呢?回答這個問題,要看看他的出身。呂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宋代詩人、詞人、道學家,祖籍萊州,壽州(今安徽壽縣)人,家世顯赫,宋仁宗趙祯朝宰相呂夷簡玄孫,哲宗趙煦元祐年間宰相呂公著曾孫,荥陽先生呂希哲之孫,南宋東萊郡侯呂好問之子。家族之中,前有北宋初年宰相呂蒙正,後有南宋浙東學派先祖呂祖謙,可謂名門望族。他的著作有《東萊詩集》《紫微詩話》《江西詩社宗派圖》《春秋解》《童蒙訓》等等。

呂本中在《官箴》中論述“清慎勤”時說:“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大意是說,懂得“清慎勤”這三件事,可以保護你的俸祿與爵位,可讓你遠離羞恥與侮辱,可以得到上司的知遇賞識,也能夠得到下級的援手相助。

《四庫提要》在論述《官箴》時說:“此書多閱曆有得之言,可以見諸實事。書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為當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大意是說,《官箴》這部書,大多都是人生經曆有所領悟的語言,可以看到很多的實際發生曆史事件,來進行印證。官員的格言與座右銘《官箴》的第一條,就開門見山地提出“清慎勤”三個字,作為當官的法寶,這樣的話語千秋萬代都不可改變。

文字随筆散文思友念秋(澄懷園語解說57)2

清代康熙皇帝對于“清慎勤”三字,也是情有獨鐘,在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談》中,四次記載了康熙皇帝頒賜禦筆“清慎勤”的有關情況。

《池北偶談》(卷一)談故一“賜禦筆講義”條目記載,康熙二十一年(1682),廣西巡撫郝浴,上疏請求頒賜康熙皇帝禦筆“清慎勤”三個大字,禮部議定同意他的請求,于是派遣官員遍賜各地直隸與外省的總督巡撫。

《池北偶談》(卷二)談故二“上賜”條目記載,康熙癸醜年(1673)四月二十二日,康熙皇帝賜王士禛禦筆二幅,“存誠”二字與唐人張繼《楓橋詩》,另賜王士禛石刻二幅,一為“清慎勤”三個大字,一為“格物”二字。

《池北偶談》(卷三)談故三“賜禦筆”條目記載,康熙丁巳年(1677)夏天,以禦筆“格物”二大字、“清慎勤”三大字石刻,賜日講官翰林院學士陳廷敬、侍讀學士葉方藹、侍講學士張英。不久又賜張英“忠恕存誠”等墨迹,又賜詹事府詹事沈荃“龍飛鳳舞”、“忠恕”等墨迹大字。張英為小宰相張廷玉大學士之父,人稱老宰相。

《池北偶談》(卷十八)談藝八“朝鮮采風錄”條目記載,康熙十七年(1678),在《送诏使還京師詩序》中叙述,武備院官員展示順治皇帝禦筆書寫的“正大光明”,以及當今康熙皇帝禦筆書寫的“清慎勤”。并稱“今皇帝筆也,生龍活蛟之蜿蜒,銀鈎鐵畫之勁健,真可以參造化,驚風雨。”說的是康熙皇帝所書寫的“清慎勤”三個大字,如同生龍活虎那樣蜿蜒曲折,就像銀鈎鐵畫那樣強健有力,真可以說是筆參造化,巧奪天工,風雨為之驚詫感歎。杜甫 《寄李太白二十韻》贊美李白詩雲:“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王士禛《古夫于亭雜錄》記載:“上嘗禦書‘清慎勤’三大字,刻石賜内外諸臣。士禛二十年前亦蒙賜。案此三字,呂本中《官箴》中語也。”意思是說,康熙皇帝曾經禦書“清慎勤”三個大字,刻石印刷,遍賜朝廷内外諸多大臣。王士禛二十年前也獲蒙恩受賜一幅。“清慎勤”這三個字,來自呂本中《官箴》中話語。可能由于司馬昭是個反面人物,所以不好意說是司馬昭原創作品。

清代趙翼《陔馀叢考》卷二十七“清慎勤匾”條目說:“各衙署訟堂,多書‘清慎勤’三字匾額,此本之《世說注》。”大意是說,各地衙門官署、訴訟大堂之上,往往書寫“清慎勤”三字匾額,這個根源來自《世說新語》的注解。

梁啟超在《新民說》第五節“論公德”中稱:“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大意是說,近代居官格言,最為脍炙人口的三個字,就是清慎勤。

清,即清白、清正、清廉、清介、清平、清明。古人以此字作為官箴,意在強調為官為政,須有清白的操守、清介的修養、清晰的思路、清明的頭腦和清廉的作風。

慎,即謹慎、慎重。古人常以慎言、慎行、慎獨、慎微、慎始、慎終,作為修身做事的至高标準,将此字作為官箴,意在強調為官為政必須言行謹慎,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仍能自警自束,在微小的事情上能夠做到不随意,并且善始善終。

勤,即勤勞、勤勉、勤恁、勤恤。古人以此字作為官箴,意在強調為官為政須盡心盡力,殷勤恭敬,勤勉奮進,勤政事,勤思考,憂慮體恤民生疾苦。

明代曹于汴《壽何年伯》詩雲:“三語課兒清慎勤,一米一蔬君父恩。”可以看到在明代在家庭教育中,就用“清慎勤”對子女進行訓誡。不僅為官要做到“清慎勤”,經商務農,持家興業,為人處事,也都有很好的鑒戒作用。

清代王季珠《何金壽》詩雲:“詩書畫是真才子,清慎勤為大好官。”這是對揚州知府何金壽才學與惠政的崇高贊揚。

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修訂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仕宦芳規清慎勤,飲食要訣緩暖軟。”使得“清慎勤”更為廣泛傳誦。今天讀來仍對我們有很大的啟迪。

文字随筆散文思友念秋(澄懷園語解說57)3

【參引】

附1:《水東日記》卷二十五(節選)

俞行之題西湖畫

清江俞行之,永樂中有能詩盛名,

其題清慎警句曰:

“夜門無客敢懷金,

秋屋有情甘飲水。”

惜不多見。

近見其題顧師顔西湖畫二幅雲:

“西湖湖上可憐春,

煙柳風花最惱人。

羅袖淚幹無好思,

畫船歌舞為誰新?”

“秋來碧水湛平湖,

荷葉菱花取次枯。

唯有斷堤殘柳樹,

深煙猶瑣亂啼烏。”

(“深煙”,明弘治本作“淡煙”。)

附2:清末陳田《明詩紀事》(節選)

俞行之一首

行之,字文輔,清江人。

《水東日記》:

清江俞行之,永樂中有能詩盛名,

其題清慎警句曰:

“夜門無客敢懷金,

秋屋有情甘飲水。”

惜不多見。

《明書畫史》:

俞行之善草書及章草,俱工妙。

“秋來碧水湛平湖,

荷葉菱花取次枯。

唯有斷堤殘柳樹,

深煙猶瑣亂啼烏。”

附3: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石渠寶笈》

俞行之題明徐贲蜀山圖一軸《晴江》:

“雨過亂泉流,風聲滿樹頭。

山亭如鬥大,容得許多秋。”

附4: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魏志·李通傳》(卷十八) 引晉王隐《晉書》(節選)

王隐晉書曰:

(李通子李緒)

緒子秉,字玄胄,

有俊才,為時所貴,

官至秦州刺史。

秉嘗答司馬文王(司馬昭)問,因以為《家誡》曰:

“昔侍坐于先帝,時有三長吏俱見。

臨辭出,上曰:

‘為官長當清,當慎,當勤,

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并受诏,既出,

上顧謂吾等曰:‘相誡敕正當爾不?’

侍坐衆賢,莫不贊善。

上又問曰:‘必不得已,于斯三者何先?’

或對曰:‘清固為本。’

次複問吾,對曰:

‘清慎之道,相須而成,

必不得已,慎乃為大。

夫清者不必慎,慎者必自清,

亦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是以《易》稱括囊無咎,藉用白茅,

皆慎之至也。’

上曰:‘卿言得之耳。可舉近世能慎者誰乎?’

諸人各未知所對,

吾乃舉故太尉荀景倩、尚書董仲連、仆射王公仲并可謂為慎。

上曰:‘此諸人者,溫恭朝夕,執事有恪,亦各其慎也。

然天下之至慎,其惟阮嗣宗(阮籍)乎!

每與之言,言及玄遠,

而未曾評論時事,臧否人物,真可謂至慎矣。’

吾每思此言,亦足以為明誡。

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

勿輕論人,勿輕說事,

如此則悔吝何由而生,患禍無從而至矣。”

附5:南朝宋劉義慶著劉孝标注《世說新語》德行第一(節選)

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

魏書曰:“文王諱昭,字子上,宣帝第二子也。”

魏氏春秋曰:“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阮瑀子也。

宏達不羁,不拘禮俗。

兖州刺史王昶請與相見,終日不得與言,

昶愧歎之,自以不能測也。

口不論事,自然高邁。”

李康《家誡》曰:“昔嘗侍坐于先帝,

時有三長史俱見,臨辭出,

上曰:‘為官長當清,當慎,當勤,

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并受诏。

上顧謂吾等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或對曰:‘清固為本。’

複問吾,吾對曰:

‘清慎之道,相須而成,

必不得已,慎乃為大。’

上曰:‘卿言得之矣。可舉近世能慎者誰乎?’

吾乃舉故太尉苟景倩,尚書董仲達,仆射王公仲。

上曰:‘此諸人者,溫恭朝夕,執事有恪,亦各其慎也。

然天下之至慎者,其唯阮嗣宗乎?

每與之言,言及玄遠,

而未嘗評論時事,臧否人物,可謂至慎乎!’”

附6:宋代呂本中《官箴》(節選)

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

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然世之仕者,臨财當事不能自克,

常自以為不必敗,持不必敗之意,

則無所不為矣。

然事常至于敗而不能自己,

故設心處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

借使役,用權智,

百端補治,幸而得免,所損已多,

不若初不為之為愈也。

司馬微《坐忘論》雲:

“與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

此天下之要言,當官處事之大法,

用力簡而見功多,無如此言者。

人能思之,豈複有悔吝耶?

附7:清代趙翼《陔馀叢考》卷二十七(節選)

清慎勤匾

各衙署訟堂,多書“清慎勤”三字匾額,

此本之《世說注》。

李秉《家誡》曰:

昔嘗侍坐于先帝時,有三長史俱見,臨辭出,

上曰:“為官長當清,當慎,當勤。

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并受诏。

上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或對曰:“清為本。”

上顧吾,吾對曰:

“清慎之道,相須而成,

必不得已,慎乃為大。”

上曰:“卿言得之矣。”

此“清慎勤”三字所本也。

(亦見《三國志·李通傳》注)

附8:明代曹于汴《壽何年伯》

序:年兄何旭如氏,叙年伯,

父母行實,命為詩,慶上壽。

謂年伯洞經世出世二通,

玩易睦族,種樹灌園。

伯母禮奉觀音,宜于尊卑,

教子三事,一米一菜,不忘君親。

各善不可殚述,聊就其諸語,稍加錯綜,

以寓請質之意,冀得畫一之歸。

世人世出誰為可,

經世以世不以我。

九族既惇百畝耕,

以斯出世以斯經。

三語課兒清慎勤,

一米一蔬君父恩。

裡闬旄倪生忻心,

何妨俯首誦觀音。

封君孺人德何闳,

仲子言之感我膺。

仲子鳴珂朝珥筆,

世胡以經胡以出。

亦有欽崇大士者,

一米何有空天下。

大道難窺請以扣,

抑以扣言為之壽。

附9:清代王季珠《何金壽》

題注:乙醜(1865)作

序:太守何金壽,中州人也。

由翰林補禦史,有直聲。

嗣出知揚州府,多惠政,民德之。

殁于署,柩留城北天甯寺。

蕭然宦橐,無以回家,賦詩吊之。

淮甸家家奉佛看,

牧民道術猛兼寬。

詩書畫是真才子,

清慎勤為大好官。

東閣評梅公幹暇,

南台遺草逼人寒。

河梁遠阻三千裡,

旅榇靈魂未即安。

【影印】

文字随筆散文思友念秋(澄懷園語解說57)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