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像暑去寒來這樣的詞語

像暑去寒來這樣的詞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08:39:58

寒來暑往,作為一個成語,出現在《千字文》的第五句,主要意思是形容時光的流逝。可就字面意思來理解,要想度過酷暑和寒冬,在今天來說,有空調有暖氣,不是一個大問題。但對于古代來說,酷暑和嚴寒帶來的大都是一場場災難。

我以前是在甯波的餘姚上班,那裡也是王陽明的故鄉。餘姚雖然是一個半工業化的沿海城市,但風景也是十分的優美,同樣也是充滿着十分濃郁的文化氣息。雖然已經過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餘姚給我留下了很多難以忘懷的記憶。

首先是那裡的人,非常的熱情,哪怕我都已經離開了,現在還時常收到餘姚朋友的問候。

其次就是餘姚的冬天了。因為餘姚位于沿海,又是典型的南方城市,夏天比較漫長,有空調還好說。但到了冬天的時候,也是非常的冷,而且還是又濕又冷。有好幾個北方的同事也在一起工作,記得有一天看到了一個東北小姑娘發了一個朋友圈:“作為一個北方人,我差點在南方凍死。”

像暑去寒來這樣的詞語(寒來暑往讀起來隻是個成語)1

看得我是直樂呵,然後回過頭來,再看看洗了三天,還沒幹的衣服,又忍不住在地闆上跺了跺快要凍僵的腳。

在現代社會,有了保暖的羽絨服,還有棉襪,棉鞋都尚且如此。在古代社會,每次夏天和冬天,基本上都是非常難熬的一個時間。

酷暑

對于一個現代人來說,夏天可以躲在房間裡吹吹空調,出來逛街,也可以嘴裡含上一根雪糕。

但古代的人們,尤其是對于農民來說,每一次酷暑的到來,都意味着要頂着烈日在田地裡幹着農活。

還記得小時候,因為家裡特别窮(現在還是非常窮),我大概7歲多的時候,就開始跟着父母在地裡幹活,那時候年齡小,重活幹不了,就除草。

有一次的大熱天,太陽特别大,還沒有什麼雲,眼看這塊地就馬上就要整完了,就聽父母的,弄完再回家。雖然當時還有一個草帽帶着,但烈日曬在背上,隔着衣服都能曬脫皮,地面上反射過來的熱氣也沖在臉上,汗水不停的順着頭發,流到臉上,再流到脖子裡。沒過一小會兒,用手一摸,臉上都是已經結晶的鹽粒。

像暑去寒來這樣的詞語(寒來暑往讀起來隻是個成語)2

古代社會的農民,還大多數都沒有自己的土地,差不多都是耕種地主家的地,做一個佃農。但無論是自耕農還是佃農,每個人往往都要種上十畝以上的土地,才能維持住一家老小的生存。

所以不存在說累了,太陽大了,不種地。而且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農業機械,隻能靠手工勞作,這就意味着勞動量十分的繁重。再大的烈日都要在地裡幹活。如果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大多對此有所了解。

在炎熱的夏天,頂着烈日在田地裡耕作還隻是一方面。在古代社會,農民們還要面對着另外一個大難題,酷暑往往意味着災難。

地勢高一些的地方,取水往往比較困難,所以酷暑的到來,就意味着幹旱的到來。所以在一些影視劇中或者文學作品中,往往就會看到相鄰的村子為了争奪有限的水源,而發生很多悲慘的事故

這在現代人看來,隻餘一樂罷了。但對于當時的人來說,他們争的不隻是水,還是一家人的生命。争赢了就意味着在酷暑時節能給地裡多澆一點水,意味着莊稼會有個好收成,也意味着一家人在冬天不至于餓肚子。

像暑去寒來這樣的詞語(寒來暑往讀起來隻是個成語)3

如果在炎熱的夏天,天上還沒下什麼雨水的話,那往往就意味着旱災的到來。而在古代,旱災背後,往往還跟着蝗災。就像曆史上著名的李自成農民起義,就是因為甘陝一帶連續三年不下雨,而且蝗災也是不停的來,莊稼顆粒無收,就導緻了很多人響應了李自成“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号召,直接推翻了明朝政權。

地勢高一些的會鬧旱災和蝗災,地勢低一些的地方,尤其是平原地帶,就得小心洪水的災害。尤其是在河道兩邊的,不僅是田地,還有城市,都容易受到洪災的威脅。炎熱的夏天,很喜歡突然下暴雨,如果暴雨連續下,就形成了洪災。

衆所周知,黃河雖然是母親河,但脾氣比較暴躁,經常發生沖毀河堤,改換河道的現象。如果說對于旱災和蝗災,我們所知甚少的,那麼對于洪水的災害,我們就容易看到。年齡稍大一點的,肯定能記得98年發生的特大洪水災害。

像暑去寒來這樣的詞語(寒來暑往讀起來隻是個成語)4

對于現代社會,在洪水面前,總是人民的子弟兵沖在第一線,而政府每年也都是把抗洪救災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完成。在古代也是一樣,每年的冬季,就會趁農閑時節,組織壯丁修整加固河道,并清理淤泥,以防洪水災害發生。

僅僅隻是洪水,有的人還能幸運的度過,但在古代,洪災過來,往往就意味着瘟疫的出現。在曆史上,瘟疫和天花一樣,都是人們最可怕的噩夢,輕則死傷一地,重則浮屍千裡,比戰争還可怕。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青黴素的發現,才改善了人們的命運。

嚴寒

俗話說,夏有三伏,冬有三九。如果說,酷暑是古代人們生存面臨的第一個大威脅,那麼和他不相上下的就是嚴寒。

在古代社會,嚴寒的到來,象征着一年農忙時節,已經結束。但對于農民們來說,這個時候并不是閑下來的時候,大都需要開始準備過冬的柴火和薪炭了。古代可是沒有暖氣存在的,對于富貴的人家,也隻可能會修個地龍,取取暖。就像清朝時候的皇宮,也僅僅隻有禦書房裡面和皇帝的寝宮裡面才有地暖,其他地方是沒有的。

像暑去寒來這樣的詞語(寒來暑往讀起來隻是個成語)5

煤炭,在古時候因為并沒有大規模運用,那時候人們不知道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就認為煤炭是帶有炭毒的,所以大多都不敢用,在冬天,度過嚴寒隻能靠燒炭火取暖。更貧窮一點的人家,大多在冬天都躲在床上度過。

白居易曾經有過一個名篇,叫做《賣炭翁》。寫的就是一個老頭在大雪的時候,到街上賣炭的故事,原文如下: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鬓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将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绫,系向牛頭充炭直。

如果讀者裡面,有年齡稍大的一些農村人群,那自然是見過砍柴燒炭的場面。我小時候,就專門的跟着鄰居一起,經曆了從砍柴,到築窯,在到燒火,看窯,最後出窯的整個過程。一般燒炭就是從樹葉變黃,開始落葉的時候就開始,而這個時候,地裡的莊稼也已經收割完畢了。

一般燒炭,都需要跑到比較偏僻的山林子裡面才可以,因為那裡才會有比較粗一些的樹木。人家旁邊的,大多早都被砍回家日常的燒火做飯去了。

燒炭不僅是個體力活,還需要有耐心。一般燒完一窯炭,需要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每天都得來看火,看煙的顔色。一直等到出青煙了,才說明裡面的木柴都燒通透了,得閉窯。閉窯過後,再過上三四天,才能夠打開窯門,開始取炭。

像暑去寒來這樣的詞語(寒來暑往讀起來隻是個成語)6

取炭的時候,窯洞裡的溫度還是比較高,可能就和現在的蒸桑拿差不多,但溫度估計還會更高一點。我當時在裡面沒帶一小會兒,就受不住了。除了溫度高,還有就是灰塵比較大,哪怕戴着口罩,取上半個小時的炭,嘴裡面吐出的痰都是黑色的。

燒完炭,大部分都選擇拿出去賣。一般的炭,隻有富貴人家才能用的起,貧窮人家,要麼砍一些柴回來,要麼就把挖地時,挖出來樹根扛回家,燒火烤。我小時候,就是父親在每次挖生地的時候,就把整個的樹根部挖出來,等幹了的時候扛回家,冬天用來取暖用。

像暑去寒來這樣的詞語(寒來暑往讀起來隻是個成語)7

這種樹根非常的耐燒,一般像是凳子那麼大的樹根,等到冬天到來,大雪封山的時候,就能夠燒好幾個晚上才會燒完。

能夠有火烤的人,還是比較幸福的。在古代,大雪到來的時候,也是災難到來的時候。一般城裡的乞丐或者沒有居處的人們,都會被凍死不少。所以,一般官府或者良善之家,在雪後都會救濟災民。

還有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嚴寒對于他們來說,更是十分重大的災難。嚴寒時節,遊牧民族将大雪稱為白災,因為大雪到來,很容易就會把養的牛羊凍死。所以一般遊牧民族,都會在寒冬到來的時候,入關搶劫過冬的物資。更有一些遊牧民族因為在嚴寒受到的災害過大,生存不下去了,就聚集人馬攻打中原,但又打不過而被滅族。

像暑去寒來這樣的詞語(寒來暑往讀起來隻是個成語)8

不過總體上來說,因為遊牧民族大都比較彪悍,吃肉長大的人,在和中原的戰争中,都是勝多敗少。但隻要中原的人們喘過氣來,一般都能出現一些猛将,如霍去病、李世民、朱棣這樣的猛人,殺到遊牧民族的老家,更是将衆多的遊牧民族殺的十不存一,很多年才能恢複元氣。

小結

“寒來暑往”最早是出自于《易經》,原話為“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說的是寒暑交替,一年四季時光的流逝。但很多時候,話說的很簡單,但過程卻是相當的艱難。

就像古人,将嚴寒下依然不屈的松竹梅,并列稱“歲寒三友”,作為有傲骨的象征,并産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壯麗詩篇,激勵了一代代人,面對困難,永不退縮,敢于拼搏。

像暑去寒來這樣的詞語(寒來暑往讀起來隻是個成語)9

雖然現在社會比較發達了,很多社會福利,讓我們在每一個酷暑和寒冬,度過的比較輕松。但我還是想将這句話背後中,古代人們,我們的曆史當中的先輩,艱難的過程寫出來。還是希望大家在看到這四個字,或者聽到這句成語的時候,能想起生活不易,做到且行且珍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