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小金豬?來源:【中國教師報】班上有個孩子從家裡帶來了兩條小金魚,為走廊中的植物角增添了一抹生機可是不到一周的時間,“意外”就發生了這天上午11點多,孩子聰聰跑到我身邊傷心地說:“小金魚艾瑪死了”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班級,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我們的小金豬?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中國教師報】
班上有個孩子從家裡帶來了兩條小金魚,為走廊中的植物角增添了一抹生機。可是不到一周的時間,“意外”就發生了。這天上午11點多,孩子聰聰跑到我身邊傷心地說:“小金魚艾瑪死了!”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班級。
“小金魚為什麼會死呢?”在我的引導下,班上的孩子圍繞這條逝去的小生命展開了讨論。
随着讨論的深入,“死亡”這個詞語便不斷出現在孩子的對話中。有的說:“我家裡以前養過魚,也死掉了。”有的說:“媽媽告訴我,死亡就是不在的人去了更好的地方。”借此機會,我開始帶着孩子一起閱讀繪本《也許死亡就像毛毛蟲變成蝴蝶》來尋找答案,這個故事為孩子解釋了“死亡”這個我們平時不願提起卻又真實存在于生活中的現象。
聽完故事,班上的孩子陷入了沉思,有個孩子說:“我們是不是不應該把小金魚養在瓶子裡?”看得出來他們為小金魚的死亡感到很抱歉。為了緩解孩子們難過的情緒,我和他們商量起小金魚的“後事”,孩子們一緻決定把小金魚艾瑪埋葬在幼兒園風景最美麗的後花園。
經過這次事件,孩子們對生命産生了敬畏感,變得更加愛護身邊的小動物和植物了。埋葬小金魚之後,我帶着孩子們通過視頻、調查等方式了解金魚的不同種類以及金魚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尋找小金魚死亡的原因——水質不好、空間太小、飲食不當等。
植物角裡還有其他小金魚,為了避免傷心的事情再次發生,也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小金魚,我組織孩子們進行了一次研學活動——走進水族店。
活動當日,孩子們向水族店老闆詢問了不少關于養魚的問題:“如果把魚養在輪胎裡,能養幾條魚”“應該養哪種魚”“應該怎麼喂食”“魚兒生活需要什麼環境”……水族店老闆為孩子們詳細介紹了養魚的小知識。通過實地觀察、面對面提問,孩子們獲得了有益的經驗:魚缸小的話就不能養太多魚;常溫水條件下一般養冷水魚;每天隻能喂一次食物,因為喂得多魚兒的排洩物就多,水也會被污染;魚兒生存需要氧氣,可以利用流水裝置提高水裡的溶解氧量。
通過開展“走進水族店”的研學活動,孩子們對飼養小金魚的興趣愈發濃烈,于是決定改造植物角,為金魚建一個漂亮、寬敞的新家。
孩子們化身小小設計師畫出自己的設計方案,有的風景優美,有的遊樂設施齊全,有的可以遮風避雨,有的添加了換水裝置。設計完成後,孩子們開動腦筋動手改造。關于如何給小金魚新家遮陽這個問題,孩子們衆說紛纭、意見不一:有人說“可以用遮陽傘給它擋太陽”,有人說“可以畫一些漂亮的畫,然後把這些畫蓋在魚缸上”,也有人認為“遮蓋起來魚就呼吸不到更多的氧氣了”。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這個由小金魚引發的活動正式進入了最關鍵的階段,也陷入了僵局。
第二天中午,太陽正大,暖暖的陽光灑在魚缸的水面上,孩子們急壞了,紛紛表示要趕快給小金魚遮太陽。這時,一個孩子發現,原先植物角的荷花荷葉正好可以給小金魚遮陽——金魚的新家總算安頓好了。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周末兩天假期沒人照顧金魚,金魚很容易缺氧、饑餓甚至被野貓叼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周五放學時孩子們把金魚移到了室内,并放上由他們自己組裝的流水器,金魚在“滴滴答答”的流水聲中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周末。
新的一周來臨,孩子們又将金魚缸搬到室外,但原本流水器的家用交流電供電方式已經行不通了。于是,孩子們決定嘗試太陽能發電,在教師的幫助下,“滴滴答答”的流水聲又響了起來,給金魚換過的水還可以用來澆灌魚缸旁邊的菜地。
在這個由小金魚引發的課程中,孩子們一直保持着濃厚的興趣,他們的“怎麼了”帶動着一個又一個“怎麼做”“為什麼”。從生命教育到科技創新,這次“意外”不僅收獲了開展課程的經驗,而且讓我認清了教師在課程活動中的角色定位:當孩子發現問題的時候,要做他們探究問題的支持者;當孩子商讨解決問題辦法的時候,要做一個認真的聆聽者;當孩子打算走出校門進行社會實踐的時候,要做一個活動組織的策劃者……時刻保持學習中的狀态,向專業的人員請教,做一眼源源不斷的清泉。
(作者單位系陝西省漢中市幼兒園)
本文來自【中國教師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