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是陪伴梁老師這一代人長大的食物,在梁老師所在的華北平原,一直都有熬小米粥的習慣,現在還在持續,每次回老家,梁老師的母親都會熬小米粥給孩子喝。
聽老人講,在舊年間,喂養孩子困難,沒有奶吃的孩子,最早接觸的食物就是小米粥,用小火慢熬,熬很久,不放太多的米,一直把湯汁熬的粘稠,用那個米汁代替母乳給嬰兒吃,算是老一代人最早的天然輔食了,近幾年,随着對飲食結構的認識不同,小米粥的吃的似乎越來越少了,張文宏教授曾公開呼籲過,早餐不建議兒童吃粥,建議吃牛奶和雞蛋,補充高營養、高蛋白。
梁老師作為内分泌醫生,是支持張文宏教授的,小米粥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數70多,屬于高碳水食物,再經過熬煮,特别容易吸收,升糖會很明顯,一般不建議糖友們熬小米粥喝,雖然小米也含有蛋白,但是蛋白的含量偏低,相比較于牛奶、豆漿,蛋白含量要低很多,作為長身體階段的兒童,糖類是不需要這麼多的,過多的糖類會在體内轉化成脂肪,反而會增加肥胖的幾率。
作為吃了一輩子小米粥老年人,改不過來吃粥的習慣怎麼辦呢?沒有糖尿病,怎麼吃都沒有問題,有胰腺能完全的分解,小米粥熬煮完隻是變得特别容易吸收。相比較作為主食的大米,小米的升糖指數還低一點,甚至,小米屬于粗糧您知道嗎?既然是作為粗糧且主食,我們可以拿小米粥蒸米飯了,沒錯,小米和大米的比例按照1:1或者1:2是可以作為糖尿病餐的主食來吃的。
雖然說小米的綜合營養算比較低的,但是就健康角度來講,比大米要好一點,因為小米的膳食纖維是大米的四倍,對促進胃排空,降低餐後血糖有比較好的效果,隻是要犧牲掉一些口感。隻要是富含纖維的食物,在口腔中的感覺都不如大米和白面甜膩順滑,精米精面對健康不利梁老師不再強調,但凡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熬煮後都難免成為升糖大戶,像小米粥,大米粥,紅豆湯等等都一樣。
把小米粥給做主食蒸了,湯怎麼辦?以前之所以選擇小米粥,是因為小米粥制作方便,不用守着看着,不用計算用量,原料容易保存,可以選擇其他的湯類,比如紫菜湯就很好,昨天梁老師的舍友熬了蘿蔔湯,以前梁老師都是煮完蘿蔔後把煮蘿蔔的湯都掉,現在才知道,煮過白蘿蔔的湯也這麼好喝,而且,這個湯小比較與小米粥,升糖會低很多,它不是碳水為主,您也可以試試。
最後總結一下,對糖友來說,小米粥是可以吃的,是作為粗糧和大米一起蒸着吃,不要再熬粥了,湯汁類的,就用蔬菜代替吧。
我是梁老師,關注糖尿病,關注健康,希望能夠幫到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