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座橋見證了一個城市的發展

一座橋見證了一個城市的發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00:55:10

作者:趙 彤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因地制宜的生存法則。即山寫山,因水寫水,是感物抒懷的運筆策略。中華民族在廣闊領域中生存發展,顯示出多樣的适應力與創造力。與之相應,講述生民、生活與生機的故事也常常圍繞着多樣的地标風物徐徐展開。電視劇《運河邊的人們》用新的視角,為地标史故事探索了新的講述方式。

一座橋見證了一個城市的發展(用新視角講述地标史故事)1

《運河邊的人們》劇照。 出品方供圖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視點不同,風景各異,所得有别。如果說電視劇《運河風流》是以濟甯為中心,講述了大運河北段的傳奇故事,那麼《運河邊的人們》則是以東江市為中心,講述了運河南段的一段曆史過程;如果說《樓外樓》《運河風流》講述的是輻辏于文化地标的過去時奮争故事,那麼《運河邊的人們》講述的則是現在進行時的奮鬥故事。運河北段與南段的故事、過往與現在的故事,都是綿延數千裡、貫通千百年的運河故事的組成部分。而開掘地域文化資源,對宏大曆史地标進行某段曆史時限的藝術開發,講述大運河“東江段”周遭的當代故事,是《運河邊的人們》的特點之一。

《運河邊的人們》的劇情起自2003年,延至2014年之後,描寫了大運河“東江段”從污染治理、河道清淤、古街改造、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到發展文化産業的曆程。這是古老的大運河獲得新生命、展現新氣象的故事。其中諸多叙事元素的設定與結構,都很耐人尋味,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主角路長河不僅是運河邊長大的孩子,還是曆史系畢業的學生。前者标定了他的地域身份,後者又賦予了他超越東江一隅的曆史文化身份。他是治理開發運河的一線“排頭兵”,而他的老師及嶽父梁家軒教授也是曆史學家。這兩個角色被賦予曆史學背景,都是正面主角,可以看作是創作者對曆史的崇敬、對文化傳統的強調。不僅如此,劇中翁婿兩代人念茲在茲的運河焦慮,對運河治理與文化保護的擔當,乃至梁家軒倒在呼籲保護運河的講壇上,路長河顧河顧不得家的日常,都與“鲧禹治水”傳說的文化原型系于一脈,隻是将父子更換為翁婿兼師生。運河史也是中華民族治水史的一部分。《運河邊的人們》以曆史因緣為輔助講當代故事,讓運河邊的兒女、古代史的傳人,成為當代史故事中的繼承者,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實踐者。創作者在“路長河”這個姓名中,隐喻了這條長河也是上下求索而來的漫漫長路,它曆經千年,達于當代,并通向未來。

大運河進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是本劇叙事的焦點。大運河申遺成功前後出現的外籍角色群體,是這部中國故事别具特色的景觀。大衛因追慕路小惠來到東江并參與到運河活态博物館的籌劃工作中,瑪莉因職務所需而來,傑斯是受路長河聘請參與夜景照明工程招标項目而來,托馬斯因捐獻運河文物而來。運河邊上,不僅有中國人,還有外國友人,從而使大運河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世界性得到了呈現,世界文化遺産及其所在地的包容性得到了表達,東江市的開放胸懷得到了彰顯。《運河邊的人們》中的這幾筆,以大運河保護和東江市發展為标本,寫出了中國在自主發展的同時繼續開放的姿态和面向世界的胸懷。

(作者為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