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管子·牧民》有“倉廪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而在《史記·管晏列傳》中則為:“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兩句話看似一緻,實則有很大的差别。前者認為“倉廪實”“衣食足”就能“知禮節”“知榮辱”,前者成為後者的充分條件,這就給大家一個隻要前一條件達到,後邊自然“則”,即“就會”,顯然管子此語有點武斷、絕對。司馬遷把“則”變成“而”,就使前者成為後者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倉廪實、衣食足”隻是前提和基礎。這就有了另一層含義,“倉廪實、衣食足”後不一定“知禮節”“知榮辱”。
從司馬遷下面的話就能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史記·管晏列傳》接着說:“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意思是君王的享用有一定制度,六親就緊緊依附;禮、義、廉、恥的倫理不大加宣揚,國家就會滅亡。頒布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頭,要能順乎民心。司馬遷清楚地知道,前後的關系不是必然的,隻是從曆史的長河中能體現二者前後的因果關系。
事實上,人類社會的曆史,從洪荒年代發展到文明年代,就是在不斷地“倉廪實”、“衣食足”基礎上,才得以不斷推進的,這是曆史的趨勢、規律、方向。所以我們到今天為止還要通過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生産力,不斷創造社會财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從某一階段來講,從某一範圍來講,二者則是相反的關系,即“倉廪實而勿禮節,衣食足而勿榮辱。”意思是,糧倉充實後反而不知道禮節;衣食飽暖後反而不懂得榮辱。
中國有些經典語句能解釋這個意思,即“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位卑未敢忘憂國”、“人窮志不窮”等等。古今中外,能找到很多很多這樣的案例,甚至你的身邊就有這樣的事情。
回過頭來,再看看今天,當我們的人民富裕起來的時候,當小康社會實現的時候,也就是“倉廪實”“衣食足”,很多人表現的不盡如意,今天聽說這裡有一個開寶馬車得人如何如何,哪裡開奔馳車的人又表現得多麼令人失望,明天還會傳來,某某很有口碑的高官被逮捕了,原來他是如何在台上冠冕堂皇、衣冠楚楚,俨然就是一副君子之模樣,而在台下又是如何腐敗堕落、肮髒透頂。後天一定還會有某某明星嫖娼、某某吸毒、某某打人。
由于現代社會信息的發達,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發生,所以說,“倉廪實”“衣食足”反而會加大其喪失禮節、不知榮辱。因此,為了告誡人們防止這一現象的發生,司馬遷主要用制度約束、用“思維”約束,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就是立法、知法、用法、護法,以德治國就是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及和教育。曆史有時候是循環的,曆史有時候也是這樣驚人的相似。
不管循環還是相似,我們隻要知道“倉廪”“衣食”,隻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并不能代表就會自然而然地産生知禮節、曉榮辱的觀念,也不能代表就會自然而然地産生守法觀念。無論社會發展到何種程度,無論社會财富多麼豐富,社會都要自覺進行“禮”“法”的教育。不但能真正實現人類社會長治久安,也能矯正小範圍某階段的人的“無禮”“無法”的行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