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描繪出長江的豪邁氣勢。“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同樣将黃河的恢弘氣勢描寫得淋漓盡緻。長江和黃河作為我國的最重要的兩條河,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悠久曆史,孕育出了華夏文明。然而,有個疑問一直困擾着很多人,那就是長江為什麼叫江,黃河為什麼叫河,江和河命名有什麼區别的嗎?
長江和黃河
要搞清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長江和黃河的各自的流域面積和曆史情況。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後注入東海,整個流域面積達到了180萬平方公裡,全長6397千米,是我國最長的河流,同時也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于尼羅河和亞馬孫河。同時,長江的水流流量巨大,近些年的平均徑流量近1萬億立方米,上遊地區海拔落差大,水能十分豐富,是世界水能第一大河。
在長江中遊修建的三峽水電站每年可以發電上億千瓦時,為長江流域的用電提供了保障。而且長江素有“黃金水道”之稱,中下遊地勢平緩,水深較深,水流平穩,便于數萬噸貨輪進行通航,2020年長江的航運量已經突破了20億噸,輻射帶動長江沿岸經濟快速發展,所以長江不僅帶來了豐富的自然資源,還帶動了沿岸的經濟快速發展。
長江在曆史上有很多的名字。先秦時期長江名為“江水”,“江水”是長江的特指,其他河流是不能使用的。到了漢朝以後,人們開始稱呼其為“長江”或者“大江”,這才有了“長江”最早的叫法。李白和蘇轼的詩詞當中都多次提到過“長江”二字,由此可見唐宋時期“長江”的名字就已經廣泛運用。
黃河與長江都發源于青藏高原,而且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黃河發源于巴顔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9個省級行政區後注入渤海,黃河的流域面積顯著小于長江,隻有79萬平方公裡左右,它的長度為5464公裡,是我國的第二大長河,也是我國的“母親河”。黃河流經地區多為山地地區,而且北方地區秋冬季節降水較少,主要的江水大多出現在夏季七八月份,所以有些年份黃河甚至會出現斷流情況。
黃河之所以被稱之為“黃”河,主要是它在中遊段流經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大量泥沙,河水的含沙量顯著增加,這也讓它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它都會裹挾超過16億噸的泥沙,其中12億噸流入大海,剩下的4億噸沉降在下遊河道當中,形成了“地上河”的奇觀。
黃河的流經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它是我國開發最早的地區,辛勞的中國人民依托黃河流域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文明。和長江一樣,黃河的名字也是幾經變遷。在先秦之前,黃河被稱為“河水”,這也是對于黃河的特指,對于黃河源頭最早的記載存在于戰國時期的《尚書》。後來幾經發展,“黃河”一詞最早出現在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地理志》,随後的曆史當中,“黃河”的名字也就一直運用到今天。
那麼,這兩條同樣曆史悠久,同樣對中華民族做出突出貢獻的河流,為什麼要分别以“河”字和“江”字命名呢?
“江”和“河”的差異對于長江和黃河命名的說法非常多,而且各不相同、各有道理,下面我們就一一将其列舉出來。
第一種說法是流入海域的不同。黃河最終流入的海域是我國的渤海,渤海屬于我國的内海,因此被稱為“河”;而長江最終的流入海域是我國的東海,東海屬于我國的外海,因此被稱為“江”。這一說法似乎還有其他的佐證,比如同樣的流入渤海的海河,也是被稱為“河”。其他流入東海的河流比如錢塘江和閩江,它們的命名确實也是以“江”字結尾。
第二種說法是與人類的關系問題。這種說法是源自于上古時代,那時候的中華文明大多集中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是當時人民的主要生存地區,而那時的長江流域人迹罕至,被稱為蠻夷地區,幾乎沒有人民依托長江而居,而且此時長江流域的文明并不怎麼發達。同時甲骨文的“河”字就是一個人用工具在水邊打水,這也就從側面反映出了以“河”字命名的河流與人類活動更為密切,以“江”命名的河流恰好相反。
第三種說法是南北方的差異。由于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位于黃河流域,當時人民生活大多處于北方地區,對于北方的河流幾乎全部以“河”字進行命名,他們認為北方的河流就已經是全部的河流了。
然而,随着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加之北方戰亂的影響,越來越多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人民開始南遷。在進入南方地區後,尤其是到達長江流域,他們也像北方生活一樣靠水而居,同時為了與北方的河流進行區分,就将南方的河流以“江”字進行命名。
第四種說法是河流規模的大小。長江和黃河在長度上可能相差不大,但是在流量、流域面積上相差甚大,甚至能夠達到幾十倍的關系,因此人們就将流量規模較大的河流命名為“江”,流量規模較小的河流命名為“河”,但是這種流量規模僅是相對來說。
這一說法的佐證有黑龍江和松花江。黑龍江的的整個流域面積達到了185萬平方公裡,這個流域規模甚至超過了長江;松花江的長度達到了2300公裡,同時它的年徑流量為800億立方米,規模也是非常大。
第五種說法是河流流動的連續性。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長河,水量也是最大的,南方豐富的降水和來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可以保證長江一年四季江水奔騰,從來不會出現河流大規模斷流情況,而且長江一年四季水流量較為平穩,不會出現明顯的汛期,這種較為穩定的河流就被稱為“江”。
反觀黃河,一年四季當中隻有夏季的7、8月份河水流量較大,存在明顯的汛期,而且黃河甚至還會出現大規模的斷流情況,這種流量不太穩定的河流就被命名為“河”。
第六種說法是區分國内外而進行的命名。一般來說,對于國外的河流我們稱為“河”,比如亞馬孫河和尼羅河。而且就算我國的河流流入到外國,我國也會采取分段命名的方式,國内的部分稱為“江,國外的部分稱為“河。比如瀾滄江在流出國門後就被稱為湄公河,黑龍江的俄羅斯部分被稱為阿穆爾河。但是這種說法可信度降低,畢竟長江和黃河都位于我國内部,而且屬于我國獨有,還要分出個”江”和“河”。
目前來說,國内和國際上對于“江”和“河”都沒有做出明确的劃分規定。對于河流的命名目前來說還是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并沒有說非要以“江”和“河”進行結尾,有些河流還以“溪”字命名,比如濁水溪。對于“江”和“河”命名的不同,大家就見仁見智、綜合看待就可以了。
作者:丫丫 校稿編輯:未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