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肌肉萎縮已經嚴重的危害着人們的身體健康,肌肉萎縮不僅讓患者失去了基本是生活能力,還給家人朋友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已經成為影響人們生活的一大殺手,肌肉萎縮的患者身體上都會受到影響,嚴重者甚至失去了自己生活的能力。
針對這一病症介紹下哪些疾病能夠引起肌肉萎縮,大家在得這些疾病時應當注意,提前預防,防止連帶疾病的發生。那麼那些疾病能夠引起肌肉萎縮症狀呢?
導緻肌肉萎縮的常見疾病:
1、運動神經元病
臨床表現為中年後起病男多于女起病緩慢主要表現為肌萎縮肌無力肌束顫動或錐體束征受累的表現而感覺系統正常引起肌肉萎縮的疾病有以下三種類型:
(1)進行性肌萎縮症主要病理,表現脊髓前角細胞發生變性,臨床上首先出現雙手小肌肉萎縮無力。
(2)肌萎縮側索硬化,病變侵及脊髓前角及皮質脊髓束表現上下運動神經元同時受損,表現出現肌萎縮肌無力肌束顫動路反射亢進病理征陽性。
(3)進行性延髓麻痹(球麻痹)。
2、格林巴利綜合征
病前1-4周有感染史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四肢對稱性弛緩性癱瘓腦神經損害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現象,一般3-4周後,部分患者可逐漸出現不同程度肌肉萎縮。
3、肌營養不良症
肌營養不良症,是一組由遺傳因素所緻的肌肉變性疾病表現為不同程度分布和進行速度的骨骼肌無力和萎縮。
(1)Duchenne型:較主要特點為好發于男性嬰幼兒起病3-6歲之間,症狀明顯逐漸加重,表現軀幹四肢近端無力跑步、上樓困難,行走鴨步步态有肌肉萎縮和假性肥大,肌力低下早期肌肉萎縮明顯,假性肥大不明顯數年後才出現,假性肥大以排腸肌明顯骨盆帶肌椎旁肌和腹肌無力萎縮明顯。
(2)Becker型:多在5-25歲之間發病,早期開始出現骨盆帶肌和下肢肌的無力和萎縮,走路緩慢,跑步困難進展緩慢逐漸累及肩腫帶肌和上肢肌群,使上肢活動無力和肌肉萎縮常在病後,15-20年不能行走肢體攣縮和畸形也常有腓腸肌的肥大。
(3)肢帶型:各年齡均可發病以10-30歲,多見早期骨盆帶肌或肩服帶肌的無力和萎縮,下肢或上肢的活動障礙雙側常不對稱,進展較慢常至中年才發展到嚴重程度少數患者有假性肥大。
以上疾病均可能引起肌肉萎縮症,希望大家注意,避免疾病的發生,并提前預防治療,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咨詢濟南複元康複醫院肌肉萎縮康複治療專家。
肌肉萎縮如何治療?
1、規範康複運動治療:肌肉萎縮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患者經過正規的運動治療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後遺症。有人誤把運動治療看得特别簡單,甚至把其等同于“鍛煉”,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緻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髋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态,以及足下垂、内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征”。
2、強調肌肉協調性訓練:不适當的肌力訓練可以加重痙攣,适當的康複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于協調。一旦使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如用患側的手反複練習用力抓握,則會強化患側上肢的屈肌協同,使得負責關節屈曲的肌肉痙攣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複更加困難。其實,肌肉萎縮肢體運動障礙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緻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誤以為康複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3、其他治療:低頻或中頻電刺激、神經營養藥,配合針灸/電針和推拿。
濟南複元康複醫院溫馨提醒:肌肉萎縮并非是不治之症。患者應抱有積極樂觀的心态,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這樣才能達到最佳康複治療效果。
更多資訊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複元服務平台!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