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四川泸定地震概述

四川泸定地震概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08:49:10

四川泸定地震概述(四問泸定地震斷裂帶)1

9月7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縣磨西鎮附近,四川省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救援人員轉移被困群衆。新華社 圖

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縣附近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裡。截至9月7日14時,地震已造成74人遇難,另有35人失聯。目前,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将國家地震應急響應級别提升至二級,抗震救災各項工作正在緊張開展中。

此次地震與14年前汶川地震地質背景有何異同?餘震情況如何?與網友所說氣候異常是否存在關聯?十餘年來我國地震預警有哪些提升?《中國科學報》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一問:與汶川地震地質背景有何異同?

“此次泸定地震,斷裂帶、地震運動方式與14年前的汶川地震都不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院長徐錫偉對《中國科學報》說。

泸定地震處于鮮水河斷裂帶南東段磨西斷裂附近,屬于走滑型地震。而汶川地震則處于龍門山斷裂帶,為逆沖型地震。“打個比方,汶川地震就像兩輛迎面行駛的車發生碰撞後,一輛車前部飛到了另一輛車頂;而泸定地震相當于兩輛車擦肩而過,距離變了,但高程沒有變。”徐錫偉說。

徐錫偉表示,鮮水河斷裂帶處于高山峽谷,西邊的貢嘎山是青藏高原東緣隆升最高的地方,海拔7500多米;東邊的磨西溝則向下強烈切割形成數十米的深溝。“除了地震震動造成的破壞外,地震期間很容易觸發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導緻房屋破壞和人員損傷。”他說。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表示,四川省内最主要的斷裂帶有三條,分别為松潘—龍門山斷裂帶、鮮水河斷裂帶以及安甯河—則木河斷裂帶。此次泸定地震震中位于三大斷裂帶的交會點附近。

盡管所處斷裂帶不同,王暾表示,此次泸定地震與2008年汶川地震一樣,都發生在更大的南北地震帶上。

這條地震帶由印度闆塊與亞歐闆塊碰撞導緻,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向南可至印度,經過我國甯夏、甘肅、四川、雲南,時常發生五六級的中級地震,甚至是七八級的大地震。近年來的雲南魯甸地震、景谷地震和四川九寨溝地震等6級以上地震都發生在這裡。

二問:餘震情況如何?

此次泸定地震還可能引發後續更強餘震嗎?王暾認為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目前泸定地震産生的地表破裂程度在30公裡左右,對30公裡以外的地應力能量改變很小,仍有發生7級地震的可能。“這次地震釋放了一部分能量,還有一部分能量有待釋放。”他說。

徐錫偉也表示,中國地震局幾十年來一直認為,這裡存在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風險。他擔心,這次地震可能是更大地震的前震,會觸發南部安甯河斷裂帶和大涼山斷裂帶發生主體破裂,對此需要更多研究。

中國地震台網正在對當地餘震情況進行密切監測。據最新消息,截至9月7日7時,共記錄到3.0級及以上餘震13次,其中4.0~4.9級地震2次,3.0~3.9級地震11次,目前最大餘震4.5級。

三問:與氣候異常是否存在關聯?

9月6日,為協助災後恢複重建,四川省終止了因持續高溫幹旱于7月15日開始的四級抗旱應急響應。對此,一些支持“旱震理論”的觀點認為幹旱可能是大地震的前兆——大地震發生前地層的摩擦會導緻發熱,從而導緻地表溫度升高、幹旱。

王暾則認為,其科學證據不足。“大地震的錯動發生在地下10公裡左右,該處的熱即使傳導到地表,也需要百年、千年或更長時間。不能把幹旱與幾年内的大地震關聯在一起。”他說,汶川地震前,四川整個省域範圍并沒有發生幹旱。

另外,此次地震發生後,中國氣象局發布天氣預報稱,接下來的3天,泸定縣多降雨天氣。而一些網友表示,唐山、汶川地震後都發生暴雨或冰雹等氣象災害。這種天氣異常是否與地震後地下基岩釋放的化學物質暴露,造成大氣擾動有關?

王暾對此表示,不能把“偶然現象視作必然”,進行“僞關聯”。“比如蘆山地震沒有在地表産生破裂,地下的氣體和化學物質不可能釋放出來,但是也下雨了,因為當時正面臨雨季。”他建議,科學引導網上輿論,正常開展防震減災工作。

不過,徐錫偉表示,對于大地震後發生大暴雨現象是否與地震導緻的局部氣候條件變化有關,仍要開展相關研究,比如一些地球化學的跟蹤監測。因為這種複合災害加上次生災害會加重受災程度,需要盡可能阻止大地震後的氣象災害發生。

四問:我國地震預警預報有何進展?

在地震預報的世界性難題面前,徐錫偉坦言,過去十餘年通過大數據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地震預報正在從經驗預報向有模型與理論指導的物理預報轉變。但這方面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地震監測和預報水平尚未得到人們所期望的長足進展。

“像這次泸定地震,我們已經進行了斷裂帶活動的前推,但由于對地震機理、發生過程缺乏深入認識,地震預報仍存在挑戰。”他說,未來需要地震預報理論、技術和實踐的大幅跨越。

為了防患于未然,徐錫偉表示,一個必要的基礎工作是通過大比例尺填圖繪制出全國活動斷層分布圖,把城市的地震災害源“挖”出來,在城市發展中盡力“避讓”。他表示,目前已有填圖僅繪制出大約160條活動斷裂帶,而全國存在1000多條活動斷裂帶,在這方面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地震斷層能夠錯動地下震源深處十幾公裡的岩石。斷層錯動地表的房屋,就像撕破一張紙那麼容易。”徐錫偉說,目前的抗震措施尚無法阻止這種錯動的破壞性,所以要盡力避開災害源。

在地震預警方面,多個科學團隊在地震多發的川滇地區嘗試建立“地震預報的科學試驗場”。王暾表示,2008年以來,我國相關技術從無到有、從跟跑到領先世界發生了颠覆性的改變;在聯合國倡議的從單一災害到多災害預警乃至災害鍊預警方面,我國的實施力度全球領先,地震預警和道路交通應急聯動渠道豐富;未來仍需繼續提升、改善現有應急管理機制和措施。

(原标題《四問泸定地震 斷裂帶、地震運動方式與汶川地震不同》)

來源:馮麗妃/中國科學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