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範仲淹人生之道

範仲淹人生之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6 13:00:21

範仲淹人生之道?《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黨”君子矜持自重而不争執,和睦群衆而不勾結《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鄭玄注:“忠信為周,阿黨為比”君子與人共處,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不與人共處,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範仲淹人生之道?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範仲淹人生之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

範仲淹人生之道

《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黨。”君子矜持自重而不争執,和睦群衆而不勾結。《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鄭玄注:“忠信為周,阿黨為比。”君子與人共處,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不與人共處。

“黨”在古代是貶義詞,指結黨營私,與君子的道德操守不沾邊,不搭界。然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為謀。有意見之争,有利益之争,必然表現為黨派之争。

朋黨之争,古已有之。《戰國策·趙策二》:“臣聞明王絕疑去讒,屏流言之迹,塞朋黨之門……”《晉書·郤诜傳》:“動則争競,争競則朋黨,朋黨則誣誷,誣誷則臧否失實,真僞相冒……”朋黨之争是官本位社會的痼疾,是封建帝王最感頭痛的事。

東漢的“黨锢之禍”及唐代的“牛李黨争”均導緻了災難性的後果。北宋王朝,恪守祖宗家法的宋仁宗,對朋黨的警惕防範達到了神經質的地步。景祐、慶曆年間的朋黨問題成了改革派洗刷不掉的罪名。許多論者将北宋黨争歸咎于景祐年間的呂範之争,更有論者認為呂範之争根源于範仲淹個人性格上的缺陷。

範仲淹既不是北宋朋黨之争的始作俑者,也不是北宋朋黨之争的推波助瀾者,他是北宋朋黨之争最大的犧牲者和受害者。北宋朋黨之争始于真宗時期。

天禧四年(1020年),真宗患中風卧床不起,朝中出現權力之争的兩派:一派以宰相寇準、李迪為主,力主權力移交太子趙祯;一派以樞密使丁謂、曹利用等人為首,力主權歸劉皇後。一日,寇準借探視皇帝之機,建議考慮宗廟之重,傳位太子,或由太子監國,并講丁謂等人不可用。恍惚中的真宗同意太子監國,寇準拟诏操作過程中不慎在酒宴上透出信息。

丁謂聞之大驚,急忙到皇帝面前追問,精神恍惚中的真宗記不起對寇準的口谕。丁謂立即進讒言,說寇準假傳聖旨,造謠惑衆,犯有欺君之罪。丁謂脅迫真宗罷去寇準相位,貶為道州司馬。丁謂與李迪共掌朝政,政見不和,繼續争執不已。

一日,丁謂憤然進言李迪等人“互為朋黨”,李迪憤然回擊,真宗生氣,二人同時罷相。不料第二天,丁謂找到皇帝,一番言語後,又官複原職,而李迪卻貶向山東郓州。真宗去世,劉太後秉政,丁謂借機将李迪、寇準誣為“朋黨”,株連的人很多。

丁謂開啟了北宋曆史上第一次朋黨之争,範仲淹還曾為寇準鳴不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