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UP主做的鍵盤是由BTC英群代工的98年産的飛利浦的PHS1104KB,其實這個型号在鍵盤曆史毫無名氣,甚至可以說冷門鍵盤。UP主之所以做這把鍵盤一是因為其不錯的手感,其次這把鍵盤其實在當年還算有點曆史意義。UP主記的很早就說鍵盤發展曆史中其實早期80年代,90年代初都是機械式鍵盤,但是由于機械式鍵盤最大的兩個缺點是機械彈簧很容易損壞,而且電觸點會在長時間使用後氧化,導緻按鍵失靈。所以在90年代以後,機械觸點式鍵盤就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而取代機械鍵盤的正是薄膜鍵盤,由于薄膜鍵盤工藝更加簡單成本更低可謂物美價廉,大家或許見到過隻要1x元的薄膜鍵盤,這在機械鍵盤上是不可能的發生的。而飛利浦的PHS1104KB正是這個時期的産物。關于飛利浦PHS1104KB這把其實最早期的版本與後期不同,早期版本帶宮柱與串口。而UP手上的簡化版之是火山口。
老式鍵盤正面包裝印刷很簡約,右上角說明此鍵盤是WINDOWS95使用(WIN98是107鍵,新增power、sleep、wakeup三個鍵,可以直接關機、休眠、喚醒)。
側面可以看到型号與SN号。
背面的印刷很有意思,很詳細。上面有軸體的參數,接頭的定義等,寫得這麼詳細的還第一次看到。
打開包裝後,内部有鍵盤、說明書、保修卡。
說明書上可以看到日期97年版。
PHS1104KB是104鍵US大回車布局,而鍵盤背面并不是平的,而是有着一個斜坡。
鍵盤的布局稍微有點奇怪,鍵移動到了右SHIFE的右邊,ESC鍵則是我第一次看到的1.25X大小,很有意思。
指示燈上面印PHILPS的LOGO。
背面标簽的信息量不是很多,REV 1.1版、産地為中國。
鍵盤隻有下面二個小小的然并卵的防滑墊。
腳撐采用了一段式開啟,開啟時需用比較大的力氣。
拔出空格鍵可以看到下面有預留四個孔位的口,但是實際隻使用到一個,UP主猜想是為了節約其他配列的開模成本而采用的通用性磨具吧?鍵盤的大鍵位使用的是平衡杆設計,這樣的平衡杆有點類似第10期雙葉軸的。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這把鍵盤由于UP主手賤手殘2B等各種作死原因不幸陣亡,原因就是這2個小小的卡扣斷裂導緻空格鍵失靈
。
軸體結構就是普通的火山口。
鍵盤則是白色,ASB材質。
而字體工藝則使用了激光蝕刻,鍵帽表面有明顯的顆粒感起着防滑作用。
人工學方面沒什麼花頭,同樣靠鍵帽高度來實現(UP主貌似經常複制這句話,靠鋼闆弧度來實現人體學的真心不多)。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鍵盤表面是略帶有弧度,而腳撐開啟後的角度區别并不是很大。
拿出G80-3700做比較,在尺寸方面中規中矩。
老鍵盤最喜歡用卷曲線了,現在的鍵盤為了節約成本基本看不到這樣線材了,接口則是PS/2。
重量則有1078g,二斤出頭。
。
鍵盤是靠背面後部3顆螺絲與前部的卡筍固定,卸下3顆螺絲後就可以打開上下殼。
這密密麻麻的粗壯的加強筋,在現今的年代是完全不可能看到的,隻有當年才舍得這麼用料。
親,你沒看錯,鋼闆,這貨帶鋼闆,老東西的做工吊炸天啊。
而且還不是以前UP主拆解KR6260那種薄薄的鋼闆,看看這厚度....
主控闆上面可以看到BTC的字樣。
膠腕用料很厚實,估計正因為這個原因才造就了這鍵盤非常不錯的手感?
在膠膜上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97年1月25日生産,BTC代工型号為BTC-7931M。
這裡的時間刻表可以看到此鍵盤生産于98年,而材質使用的是HIPS,比ABS略差。
飛利浦PHS1104KB這把鍵盤可以說用料非常給力,鋼闆、粗壯的加強筋、卷曲線,現在這年頭像這樣用料的薄膜鍵盤幾乎是看不到了。PHS1104KB作為當年機械與薄膜過渡時代的産物,在手感與用料方面的确讓人有着不小的驚喜,而相比機械鍵盤其低廉的價格,更是加速了當年機械鍵盤的滅亡。而手感方面也算很給力,整體手感風格類似茶軸,但是段落感略輕,沒有茶軸那麼明顯,鍵盤包裝背面上給出的參數是總行程3.5±0.5MM,壓力克數60±20g,所以在壓感上實際與茶軸差不多,隻是行程相比則略短了些。噪音方面嘛,火山口薄膜鍵盤基本都不會很吵。
PS:話說這是UP主寫東西挂掉的第2把鍵盤了,手殘手賤手廢啊
下期預告:下面連續3期分别做明基的A110海灣、A800海貝、KX800精鋼俠,海灣和海貝這對基的外觀是UP主最喜歡的。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本人和什麼值得買共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對文中觀點有不同見解,值客原創歡迎您的投稿。點此投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