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12345市(縣、區)長、局長接話活動如期舉行,市自然資源局局長王琳走進12345便民服務中心接聽市民來電,解決群衆訴求,接受社會監督。同時邀請特約觀察員、安康學院教授何家理對活動進行評價評議。
上午10點整,接話活動正式開始,市民朋友圍繞不動産登記、宅基地申請、車位産權、房産證辦理等問題積極撥打電話,咨詢問題,尋求解決辦法。
聽民聲、彙民意、解民憂
市民 陳先生:1999年建房至今一直未辦理不動産登記,咨詢現在如何辦理?
王局長:陳先生的房屋産權登記問題,因時間久遠,且政策變化等原因,屬曆史遺留問題。目前,市不動産登記中心專門就此有相關的規定,陳先生可前往咨詢辦理。
市民 汪先生:2018年5月份在江華城購買了一套商鋪,商家承諾兩年辦理不動産登記,但今年3月份在漢濱區不動産登記中心查詢時,卻沒有查到任何信息。
王局長:建議到江華城銷售中心和漢濱區不動産登記中心了解情況,對接核實信息,确認相關情況。
市民 王先生:1.1990年以前政府發放的産權證是否有效?2.農村房屋是否需要辦理不動産登記證。3.房屋确權登記手續費是多少?
王局長:1.1990年辦理,如果沒有辦理新證,之前發放的證依然有法律效應。2.農村房屋也需要辦理不動産登記證。3.房屋确權是一項惠民工作,本着服務老百姓的原則,産權登記将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收費标準執行,其間會有相關費用減免政策,具體情況可咨詢當地負責不動産登記的部門。
除了聽衆集中關注的問題,王琳局長還在節目中介紹了安康市自然資源局在脫貧攻堅、移民搬遷以及地質災害防治中所作的工作。
Q1主持人:市自然資源局在脫貧攻堅、移民搬遷工作中是如何做的?
王局長:我們始終将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舉全系統之力狠抓落實。“十三五”以來,我們嚴格按照省市決策部署,堅持精準搬遷、精細管理、精确施策“三精”标準,全面做好規劃選址、項目建設、搬遷入住、舊宅騰退等工作。
當前,全市10.53萬戶33.5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已全面竣工,搬遷群衆已全部實際入住。完成舊宅騰退複墾7.89萬戶,完成舊宅騰退節餘指标交易流轉4.14萬畝,實現增值收益66.8億元。總體來講,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近五年的不懈努力,已經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Q2主持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關系國計民生,市自然資源局在如何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局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事關廣大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我們作為自然資源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全面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一是深入開展“三查”工作,精準掌握地災隐患的底子,增強防災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堅持群專結合,借助“平戰結合”技術力量,不斷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撤離。三是強化技術支撐,提升監測預警水平。我們加強與氣象、水利等部門合作,依托信息化技術,提升監測預警水平。四是做好汛期防災工作,盡最大努力确保群衆安全。五是加大搬遷治理力度,避免群衆受災威脅。
在一個小時的接話活動中,12345便民服務熱線共接聽群衆來電90個,王琳現場接聽電話11個,其中現場解答3件,群衆表揚1件,形成任務工單7件。
市自然資源局局長 王琳(錄音):今天接聽12345便民服務熱線感觸很深,老百姓對自然資源部門的工作特别關心,也給我們提出了非常多的問題,回去以後,抓緊時間進行研究,把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及時解決,讓百姓生活更便捷。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門将從提升營商環境、縮短不動産登記的辦證時限,從完善加快老百姓建房手續審批、重大項目用地審批等方面加強工作,加強作風建設,提高辦事效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
接話活動結束後,特約觀察員、安康學院教授何家理進行了現場點評。
特約觀察員、安康學院教授 何家理(錄音):通過參加今天的12345熱線接話活動,了解到市政府在探索便民親民、打造智慧化城市和親民政府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和嘗試,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希望拓寬活動面,把接話活動越辦越好。
(WJJ)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