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地之間,事物本身的一個本質和我們所認知的一個狀态是不同的。
我們認知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從主觀去認識,去看待這一個事物面,看到的是事物所呈現出來的一個片面,而不是事物的一個本質。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說一個圓形的事物,而我們看到的是圓形的其中一面,我們很多人就認為這一個圓隻是一個片面,這就是大多數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其實這個圓形還有着更多的一個面存在,這就是萬事萬物本來的一個狀态。
《莊子》中就曾說了這樣一個理論,事物存在的兩個方面,都不是某一個極端或者某一種狀态單一的形成的,而是相通存在的。
儒學之中強調的中庸之道的智慧,就是要适度,不要往其中一個方面去偏激和執拗的處事,這樣很容易讓自己忽略事物的本質,造成一個片面刻闆的形象。
在《莊子》中有這樣一句話: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複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幾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
在莊子中,這一句智慧的意思就是說萬物有分必有成,有成必有毀,其實萬物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完成和毀滅始終是渾然一體的。
隻有通達之人,才能懂得萬物渾然相通的道理,所以說他們沒有偏執己見,不固執。寄托在萬物各自的功用上,所謂的用就是順其自然,這也是儒學中庸之道的道理,順其自然不固執己見就能通達于道,就能無往而不利。
樂嘉老師也說過這樣一個觀點:看事情要看到事情的本質,不要隻看到事情得表面。
很多事情也都是這樣一個道理,大多數人正是因為隻看到事物的一個片面意氣用事,所以才導緻太容易偏激執拗,沒有尊重事情本身。
在《莊子》中就說,形成和毀滅,對于莊子來說是沒有什麼區别的,那是事物存在的兩個方面。
無論這件事情,或者這一個人是處在什麼樣的狀态之中,他隻是其中的一個面展現出來,而我們要學會懂得去看待本身,順應它本身的一個規律。
《莊子》正是通過這樣一個觀點來論述自己所認為萬物相通的道,他舉了一個例子叫做“朝三暮四”的例子。
什麼叫做朝三呢?就是說有一個人養一個猴子,是一位老人養猴子,他跟猴子們分橡子。老人說早上三升晚上四升, 很多猴子聽了很生氣。
老人就改口說,那麼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很多猴子聽了就特别的高興。
橡子的名稱和實際的數量都沒有增加,但是猴子們的情緒卻不相同,因為養猴子的老人他們是順從了猴子的主觀感受,所以整個結果就不同了。
而聖人處世的态度就是這樣,混同于是是非非,任憑自然均衡,這是物我并行,各得其所,沒有違背事物本身的一個規律,一切順其自然,你也能成就一些事情,也能讓一些事情感覺到舒服,還能更快的接近成功。
在《莊子》中提出的順其自然,也符合大道的智慧,和道德經中的智慧不謀而合。
當你符合道的智慧之後,也就是順應了事物本身的一個規律。
很多人皆盡全力的去追求一些東西,但是并不知道事物本身是相通的,當你順其自然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于這一篇的國學智慧怎麼理解的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