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公布,共有149人當選。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65人,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84人。其中,天津大學校友、全國勘察設計大師張宗亮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宗亮,1963年出生,山東濟南人,2008年獲天津大學建工學院管理學博士學位,是全國勘察設計大師,現為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同時擔任國家能源水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兼高土石壩分中心主任。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個人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全國傑出工程師獎、雲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等多項高等級榮譽獎項,為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科技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世界水電看中國,中國水電看西南”。雲南素有“水電富礦”之稱,37年前,一位名叫張宗亮的21歲青年來到這裡,剛剛大學畢業的他選擇加入水利電力部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成為一名設計員、助理工程師。
張宗亮參與到的第一項重大工程,是魯布革水電站導流隧洞、洩洪隧洞、溢洪道工程技施設計工作。在負責溢洪道閘墩設計工作期間,張宗亮采用了創新的新型預應力閘墩,這種技術制造的建築構件,其内部本身就會産生一定的張力,在外力施加其上時,能以更高的強度,承受更大的負載。該成果獲得1989年雲南省“五小”成果二等獎。這一項目的成功,推動了張宗亮從“大學生”到“工程師”的轉變,也使他更加堅定了投身水電工程的信念。
此後,張宗亮在科研道路上一路飛馳。他作為項目經理、工程設計總工程師主持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勘察設計科研工作10年;作為昆明院總工程師、工程設計總工程師全面主持糯紮渡水電站勘察設計科研工作15年;作為昆明院總工程師、工程設計總工程師全面主持紅石岩堰塞壩應急搶險、後續處置、開發利用勘察設計科研工作6年……工作37年來,他主持和組織完成了國内外58座水電站的設計研究,已投産3262萬KW,總投資約3000億元;完成了二十餘項大型水利及市政工程。在世界已建最高的十座大壩中,張宗亮帶領團隊完成了小灣、糯紮渡兩座超級工程的勘察設計研究工作,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水電工程的多項第一。
他在工程科技方面主要成就與貢獻主要有:
……
憑借在水利水電領域的突出成績,2008年,年僅45歲的張宗亮成為最年輕的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之後又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全國傑出工程師獎、潘家铮獎、中國大壩傑出工程師獎、中國電力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等榮譽。2019年,他率領的團隊榮獲“中央企業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稱号。2020年11月,他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今年9月,又被中國電建聘任為首位首席技術專家。他收獲的累累碩果,正是他在水電事業傾注心血和汗水、揮灑赤誠和熱情的最好見證。
以奮鬥诠釋初心,以責任承載夢想。從業30餘年,張宗亮從未停止在專業學術上拼搏追求的步履,他激情逐夢,将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傾情奉獻給水電事業,為民族複興的強國夢貢獻出天大人的力量,成為了天津大學一張亮眼的“金名片”!
延伸閱讀:
在此次公布的兩院院士增選結果中,共有5位天大人成為新晉院士,除張宗亮校友外,還有4位教授當選。分别為化工學院元英進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機械工程學院王樹新教授、電氣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王成山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工程學院兼職教授趙華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歡迎關注“天津大學招生辦”頭條号!
内容來源:天津大學校友總會,西雙版納先鋒,中國電建昆明院,中華網
圖片來源:天津大學校友總會,西雙版納先鋒,中國電建昆明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