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審計初探?川觀新聞記者 任鴻“非糧化”現象仍然存在;8個縣343個項目未明确承接企業帶貧責任;村務信息公開不到位……圍繞鄉村振興戰略,2020年“審計年檢”報告對發現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披露,這些問題整改情況如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鄉村振興審計初探?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川觀新聞記者 任鴻
“非糧化”現象仍然存在;8個縣343個項目未明确承接企業帶貧責任;村務信息公開不到位……圍繞鄉村振興戰略,2020年“審計年檢”報告對發現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披露,這些問題整改情況如何?
11月23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召開,受省政府委托,審計廳廳長陶志偉向大會作了《關于四川省2020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相關整改情況作了介紹。
關鍵詞一:高标準農田建設管理
據悉,針對審計報告指出的高标準農田建設管理的問題,農業農村廳開展了問題整改專項行動,推動市、縣(市、區)(以下統稱縣)立行立改、标本兼治。
對“非糧化”現象,省委農辦印發專項整改通知,農業農村廳出台《堅決防止高标準農田“非糧化”八條措施》,從資金安排、考核評定等方面督促推進整改;10個市黨政主要領導專題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出台加強耕地保護執法監督、穩定糧食生産重點任務清單等措施;31個縣積極落實農業政策性保險等支持政策,引導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良田糧用。
對工程建設質量比較突出的問題,農業農村廳等省級相關部門印發強化高标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現場管理的通知,正在制定《四川省高标準農田建設技術指南》,指導各地将需改造提升的高标準農田納入《四川省高标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2021-2030年)》;15個縣通過完善制度、對不合格工程進行修複等措施,完成工程項目質量較差問題整改。22個縣通過健全配套制度、加強驗收流程管控等方式完成項目驗收不嚴格問題整改。
對投入保障不足的問題,财政廳加大了中央專項資金争取、省級補助資金統籌力度;17個縣健全了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2個市本級已新增投入2165萬元,11個縣收回、盤活财政資金2.66億元,增加配套資金和發行債券1.79億元支持高标準農田建設;74個縣正結合地方财力實際,整合其他涉農資金推進整改。
關鍵詞二:易地扶貧搬遷
對幫扶政策措施未得到充分落實的問題,11個縣産業項目已建立與群衆利益聯結機制;8個縣明确和壓實了産業項目承接企業的帶貧責任;3個縣通過開展就業培訓領域專項治理、加強培訓資質審核、建立就業創業信息共享共用機制等方式,促進就業幫扶措施更好落實。
對資金管理未達要求的問題,14個縣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還款計劃,正在分階段推進整改;5個縣對易地扶貧搬遷資金進行全面清理,收回結存資金1.19億元;12個縣探索創新産業扶持基金使用管理方式,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對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不夠完善的問題,4個縣的19個集中安置點消防設施已安裝完畢;8個縣的65個安置點已完成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66個安置點正在按計劃推進整改。
關鍵詞三:鄉村治理
對村級資金管理制度普遍落實不到位的問題,28個縣通過改進“村級财務智能管理”信息化系統,推廣“互聯網 精準扶貧代理記賬”模式,健全相關賬務管理制度。
對集體經營性資産造血能力不足的問題,46個縣通過建立“大三農”服務平台、完善農村集體資産監督管理平台功能等方式提升集體資産管理水平,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财務管理、收益分配等26項規章制度,收回或盤活資産5876.54萬元。
對信息公開不到位的問題,各地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完善村務監督體系,暢通了村務信息公開渠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