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治水管水的心得體會

關于治水管水的心得體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04:04:54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我叫餘吳牛,今年36歲,以前是一名專業漁民,2020年2月份來到公司,現在是一名技術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從事淡水貝類繁育和調研。”記者來到位于蕪湖市弋江區金山小鎮農莊的安徽水韻淡水貝類繁育科技有限公司裡,1985年出生的餘吳牛正在和同事們進行河蚌分類,曾經擔任過“漁民隊長”,有着近20年漁民經驗的他做起這項工作來,顯得得心應手。“我早上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種蚌和親本(種蚌)挑出來,等它們長成熟了之後,進行繁育,再把幼苗放到盆裡,每天進行換水,觀察着它們一天天慢慢長大。”

關于治水管水的心得體會(新春走基層從捕魚人到)1

關于治水管水的心得體會(新春走基層從捕魚人到)2

與一般人印象不同的是,這些等待繁育的河蚌,并不是拿來食用,而是用來治理農村污水與生活污水。“我們是通過投放淡水貝來淨化農村的污水。淡水貝會吸入污水,吐出清水。據統計,一隻成年淡水貝一天可過濾1000——2000斤污水。我們做過一些實驗,淡水貝對污水中的懸浮物去除率能高達80%到90%,氨氮、磷去除率30%——40%左右。”該公司技術負責人王偉告訴記者。

餘吳牛出生于1985年,2001年就開始結過父親的班,成為了一名職業漁民。2014年之前,餘吳牛和家人一直生活在住家船上。2014年初,在蕪湖市的漁民上岸工程幫扶下,餘吳牛在弋江區澛港新城分到了一套九十多平米的房子,從此“洗腳上岸”,告别了“水上漂”的生活。

從水上捕魚到水質淨化,餘吳牛說自己是一輩子都離不開水。2018年,為堅決打赢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蕪湖市弋江區對轄區内的漁民進行轉産安置工作,作為漁民隊長的餘吳牛積極響應配合。雖然從小打魚為生,但餘吳牛清楚地知道,“竭澤而漁”的捕撈方式對生态帶來了怎樣的變化。“我們小時候見到江豚都是一群群的,好幾十頭在江面上跳,後來慢慢的就看不到了。在打刀魚的時節,以前我們早上出去,傍晚回來賣刀魚,都是用竹簍子裝,然後送到魚販子那賣。近幾年已經開始用小盆子裝,盆子裡面也就幾條刀魚……”

關于治水管水的心得體會(新春走基層從捕魚人到)3

逐漸減少的産量、不穩定的生活、越來越下滑的收入,讓餘吳牛和年輕一些的漁民認識到,轉型刻不容緩。去年遭遇到新冠疫情後,餘吳牛的生活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就在他想着下一步該如何走的時候,蕪湖市弋江區政府的工作人員主動找上門來,将餘吳牛推薦給了安徽水韻淡水貝類繁育科技有限公司。有着漁民經驗的他很快取得了新的工作,月收入五5000元加上五險一金的待遇不僅讓他感受到了穩定。更重要是,新型生态治理理念和水生軟體動物培育技術讓曾經以水為生的他有了新的視野。“我是真心喜歡現在從事的工作,在現在的崗位工作很開心。我以前打魚時,看到河蚌,會說,這不就是水菜嗎,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誰也不知道,小蚌是怎麼來的,怎麼培育大的。在這裡工作,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學到很多東西。特别是它們能淨化農村污水啊。”

從曾經的漁民隊長到現在的科級公司技術員,餘吳牛的轉型可以說是蕪湖市弋江區退捕漁民就業安置的一道縮影。弋江區農水局工作人員夏雲興告訴記者,該區建檔立卡的142戶517人退補漁民,已100%實現就業和社會保障安置。“我們區堅持退捕程序、系統錄入、建檔立卡‘三個精準’,對退捕漁船漁民基本情況,開展逐船逐人入戶核查,并逐戶核實漁民社保、就業培訓、創業幫扶等情況,确保‘不落一船、一戶、一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孫芮

編輯 向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