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老師新書《先秦儒家哲學》已上架先生書房,文末閱讀原文了解。
學生問:《易經》占蔔出來的結果,到底表達了什麼,是命定、可選擇,還是其他?
(可以劃一劃)
因為有蔔卦的經驗,常常在蔔卦之後看出了一段時間的情勢,但是這代表了“命定”的結局嗎?
還是說人有自己選擇的餘地?
我個人的判斷是:占蔔的結果表示一段時間的“運”,人在這“運”上活動,可以自由地做出選擇,但是始終沒有辦法逃出這個“運”的影響。
例如占蔔“一年的情勢”,得出來“睽卦”,就可以把一年十二個月以六等份切開,就可以看出這一年的“運”,但是知道這“運”,我們依然可以做出自己的決定,當然,在知道這時間的“運”之後,也可以順勢而為,不去逆勢強求。我對于《易經》占蔔結果的理解如上,不知老師的看法如何?
傅老師答:
《易經》的易就是變化,占卦的特點是預測未來。
未來既然會變,為何可以預測呢?
聽起來有點矛盾,既然可以預測未來,不就是不會變的嗎?
這卻也是《易經》的神奇之處。
這種預測是把人放在天地之間,掌握各種相關的因素,所以爻辭是關鍵。
爻辭所寫的多半是假設語氣,這又是關鍵所在。
譬如,占到“乾卦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代表如果你知道危險,就沒有災難。
千萬不要看到“無咎”就毫不防範,不看終日乾乾是何意,要怎麼無咎?
這是假設語氣,如果知道有危險,随時警惕,災難就會減輕一點,或因為有預期,災難就不構成災難了。
有時候人很怕發生沒有預期的事,如果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就比較坦然了。
人的世界不能說完全沒有命定,也不能說完全的命定,性格就是命定重要的來源。
這種性格做出來的事,參考星座、血型、八字,都可以發現脈絡。
《易經》的占卦共時性原理的運用,參考三千多年前所寫的卦辭、爻辭,得到的結果讓人知道在這個爻、那個爻, 要這樣做、那樣做。
有時候因為心裡有數,所以就順着做或不做。
這其中确實有許多假設的情況,隻是人往往一廂情願,占到什麼結果,就把相關的因素拉進來,這是人類一直存在的問題。
學《易經》要避免這樣,因為《易經》可以提醒我們忽略的要素。
除了占卦所提醒的之外,在正常情況下,本來就有該注意的事。
所以學習《易經》之後,結論反而是不能迷信,
因為《禮記·經解》說:“潔靜精微,《易》教也;《易》之失,賊。”學習《易經》之後,人的心思會變得單純、安靜、深刻、微妙,由此可以發現變化的趨勢,其缺點就是疑神疑鬼,所以要正常地生活,有問題的時候才占。
了解之後,就知道《易經》對我們真正的幫助何在了。
——本文選自傅佩榮著《先秦儒家哲學》
先秦諸子百家争鳴,為何以今日哲學視角考量,唯有儒、道兩家具備成為普世哲學、永恒哲學的條件?
儒家又稱“孔孟之道”,孔子是出發點,孟子是中繼點,那麼荀子、程頤、程颢、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算真正的儒家嗎?
在這本書中,傅佩榮教授将給你完整詳盡的答案。
在這個學習儒家思想的黃金時代,傅老師跳脫“秦政荀學”的限制,不做“陽儒陰法”的妥協,以哲學理性、學術良知、傳即所習的态度,完整呈現孔孟之道的真正精神與光輝。
真正好的哲學,是可以在生活中實踐,并能帶來巨大快樂的。
先秦儒家哲學已上架先生書房。點擊閱讀原文了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