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笑靥如花的華裔面孔,昨晚閃耀首都體育館的花樣滑冰賽場。除了中國隊的歸化選手朱易,美國隊的陳楷雯、劉美賢,同樣是典型的東方少女模樣,讓人感覺頗為親切。
而此前,已經代表美國隊在花滑男單中奪冠的陳巍,父母也都是中國人。你也許會納悶:為何有這麼多的華裔面孔亮相花樣滑冰的賽場?
圖說:美國選手陳巍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身材優勢
查閱本屆冬奧會美國花樣滑冰隊的名單,單項比賽一共6名參賽隊員中,竟然有多達4名華裔:陳巍、周知方、陳楷雯、劉美賢。其中前兩人,還是當今世界一流水平的男單選手。
這種局面的出現并非偶然。上世紀90年代後,花樣滑冰的規則發生重大變革,規定圖形項目被取消,跳躍動作成為最主要的評判标準。跳躍的關鍵是要跳得高、快速旋轉,落到冰面之前要轉兩圈、三圈或四圈。華裔運動員通常身材苗條,這在跳躍時是一種優勢。
國際滑聯主席欽寬塔就曾說過,“亞洲人必須明白花滑是适合他們的運動,看亞洲選手滑冰是一種享受。”著名華裔花滑冠軍關穎珊的教練弗蘭克·卡羅爾也說:“她們的身體又快又輕,因此在跳躍時姿态非常優美,她們就像仙女一樣。”他還表示,華裔選手的飲食也更為清淡,這讓她們不那麼容易增加體重。要知道在這項運動中,幾公斤的體重甚至可以決定一個選手成功與否。
圖說:美國選手陳楷雯 新華社圖
在美國,最受歡迎的橄榄球、冰球、籃球等項目,對于亞洲人的身材來說,實在心有力而力不足,這些項目也長期被黑人運動員所壟斷;拉美裔則帶火了美國的足球氛圍;而亞裔,由于身材條件,重心低、骨架小、柔韌好,從事兼具藝術與技術的花樣滑冰十分有先天優勢。
榜樣力量
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花滑賽場,這也是個頗為關鍵的因素。
關穎珊這個名字,在美國的華人群體中,就是一個偉大的傳奇。1980年出生的她,是從貧民窟走出來的“冰雪皇後”,成為不僅僅是美國、同樣也是全球曆史上最偉大的花樣滑冰選手之一,曾9次獲得美國花樣滑冰錦标賽冠軍、5次世界花樣滑冰錦标賽冠軍,以及2枚冬奧會獎牌。
圖說:關穎珊是全美追捧的偶像級人物 新華社資料圖
通過花滑,關穎珊成為全美追捧的偶像級人物,退役後進入政壇,擔任美國外交大使。可以說,花滑是這個華裔女孩跻身美國上流階層、打破族裔差别獲得主流認可的重要途徑。
突破偏見的,不僅僅是關穎珊。在陳婷婷1985年作為華裔奪得首個全美冠軍之前,花樣滑冰一直都是由白人選手主宰,是她将這塊堅冰打碎。
在異國他鄉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肯定,這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也成了最佳模闆。受到先驅者的啟發,可以說這一屆的花滑新星們,多少是在前輩們的鼓舞下開啟了花滑之路。
本次美國隊中年紀最小、16歲的劉美賢之所以開始滑冰,正因為她的父親是關穎珊的超級粉絲。而陳巍在男子單人滑項目中奪冠後則表示,關穎珊是自己兒時的偶像。
圖說:美國選手劉美賢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關穎珊說,當别人都在貪戀溫暖被窩時,你卻能夠起床、穿上溜冰鞋,那麼你已經開始邁向成功了。這句話,被無數華裔花滑選手奉為經典,鼓勵着他們前行。
家庭因素
他們的成功,也是新一代華裔移民家庭和子女教育的縮影。
花滑并不是一個低門檻的運動:場地費、裝備費、差旅費、交通費……每年大約在8萬到10萬美元之間。這不是普通美國民衆能承受的價格,但能在美國紮穩腳跟的華裔,多少都已具備了一定社會地位與經濟實力,并且華人也更願意為孩子成才付出,因此華裔在訓練中也擁有了後天優勢。
圖說:中國選手朱易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華裔家庭的孩子,要想在美國社會出人頭地,除了學習成績,體育是一塊不必可少的敲門磚。所以也就不難理解,北京冬奧會上的幾位華裔花滑選手,不僅體育天賦過人,還各個“文武雙全”:陳巍就讀于耶魯大學,陳楷雯則是另一所名校康奈爾大學的高材生……
為了他們的訓練,家庭付出了極大的支持。陳巍在奪冠後便第一時間感謝了母親,母親不僅堅持帶他訓練,為了節省教練費用還會自己做筆記,在課後幫助他練習。而周知方的母親,辭去了矽谷工程師的高薪職位,帶兒子搬去離冰場更近的南加州,作為“全職媽媽”陪伴。
圖說:美國選手周知方 新華社圖
富足的移民家庭背景、優質的教育投入、中西結合的教育理念、勤奮和自律的品質、攀升社會階層的需求……種種因素綜合相加,才打造出美國花樣滑冰以及冰雪項目中龐大的“華裔軍團”。(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關尹 北京今日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