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标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從軍行》《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借助注釋和插圖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主要意思。體會古詩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從軍行》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1.注釋
從軍行:樂府曲名,内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士的生活。标題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屬于樂府詩。
玉門關:古關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
樓蘭:西域古國名,這裡泛指西域地區的各部族政權。
2.譯文
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裡,遙遙相望。守邊将士,身經百戰,铠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3.理解
《從軍行》通過描寫邊塞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物,襯托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和戍邊将士不畏艱難,守衛邊疆的豪情壯志和責任感。
三、學習《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遊
三萬裡河東入海,
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
南望王師又一年。
1.詞語理解
三萬裡:長度,形容它的長,是虛指。河:指黃河。
五千仞嶽:指華山。仞,長度的單位。五千仞形容很高。
摩天:碰到天,形容極高。
遺民:指在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百姓。
浮塵:指金統治地區的風沙,這裡借指金政權。
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2.譯文和理解
三萬裡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雲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通過寫大好河山陷于敵手,遺民日夜盼望王師的情景,表現了詩人對淪陷區百姓的同情,抒發了詩人渴望收複大好河山、統一祖國的強烈願望,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南宋統治者長期未能收複失地的失望與悲憤之情。
四、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1.理解字詞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亂時,叛軍的根據地。公元763年被官軍收複。
劍外:劍門關以外,這裡指四川。當時杜甫流落在四川。
薊北:今河北北部一帶,是叛軍的老巢。
卻看:回過頭來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卷:随便卷起。
白日:白天。
縱酒:縱情喝酒。
青春:綠色的春天。
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巴峽:當在嘉陵江上遊。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處。
襄陽:今屬湖北。
洛陽:今屬河南。
2.理解古詩
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複冀北一帶。高興之餘,淚滿衣裳。回望妻子兒女,也已一掃愁雲,随手卷起詩書,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伴春光同回故鄉。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寫詩人聽到官軍收複失地的消息後欣喜若狂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3.拓展
“初聞涕淚滿衣裳”一句中的“衣裳”是兩個單音節詞,指“衣”和“裳”。在古代,“衣”指上衣;“裳”讀cháng,指遮蔽下身的衣服,像今天的裙褲,男女都可以穿。
現代漢語中的“衣裳”是雙音節詞,“裳”是輕聲,讀shang。古代漢語中沒有“衣裳”這個詞,所以這個“裳”讀cháng,不能讀成shang。
同樣,該詩中“卻看妻子愁何在”的“妻子”,也是兩個詞,指“妻子和孩子”,這裡的“子”讀zǐ,不讀輕聲。
五、多音字積累
朝:zhāo朝霞cháo朝向
舍:shè宿舍shě舍不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