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能夠通過高考的“檢驗”,順利拿到理想院校的錄取通知書。畢竟在家長和老師的描述裡,大學生活似乎輕松又美好,不僅沒有繁重的課業壓力,還不用面對父母的唠叨,小日子過得格外潇灑。
不過,等同學們真正進入校園後就會發現,大學也有令人煩惱的一面,比如期末考試就曾令無數學生倍感“頭秃”,如果再碰上那些“滅絕師太”或者“溫柔一刀”課,那無疑是雪上加霜。
雖說“沒有挂過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期末考試也是60分萬歲,但大學期末考試并非拿到不及格試卷就算結束,後面還有補考與重修等着大家,着實不算輕松。
看到這裡可能有同學會問了,明明都是“挂科”,大一挂和大三挂到底有什麼不同?哪個後果會更加嚴重呢?對此,過來人說出了真實的答案。
大一挂科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入黨申請和評優上很多學生認為進入大學後,就可以遠離父母的管束,自己“當家做主”,因此難免會過于“放飛自我”,沉迷于遊戲和吃喝玩樂,從而忽視學業的重要性,又或者對老師的授課模式不熟悉,才導緻挂科。
雖然學生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大一就挂科卻會給大家帶來很多麻煩,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體現在入黨申請和評優上。
先來說說評優。一般來說,不管是哪個層次的高校,每年都會用獎學金來鼓勵一些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的學生。
不過由于名額有限,評選起來也格外嚴苛,需要同學們靠自己的成績來争取,一旦挂科就意味着大家會在評選中落于下風,與獎學金無緣。
另外就是入黨申請了。現如今學生都了解入黨的重要性,隻不過這是個循序漸進的“工作”,中途需要經曆申請、通過黨校考試成為預備黨員、進入審查期等6個主要環節,所以時間非常緊迫,一步都不能落下。
可如果學生在大一期間就挂科,意味着他們在申請這一步就會“卡主”,後續即便再怎麼努力追趕也都是在做無用功。
大三挂科太多,或将面臨肄業困局相較于大一而言,大三挂科則更為嚴重一些。
畢竟如果是在大一挂科的話,同學們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補考、重修,然而學生若是在大三這個關鍵節點上給自己找不痛快,并且需要重修的數目太多,那麼很可能會面臨肄業的困局。
因為按照相關部門的規定,各大院校已經不允許在大四階段進行“清考”,這也意味着大家如果學分修不滿,就隻能延期畢業或者肄業。
另外,大三下半年同學們就要在就業實習和考研中“二選一”了,兩個方向都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應對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如果此時學業出現問題,那麼同學們的心态難免會受到影響,更為重要的是,若學生想要在公司轉正,也需要交出一份足以令用人單位滿意的成績單才行。這樣看來,兩者區别并不是一星半點。
【第一步】:保證出勤率
期末考試成績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部分是卷面成績,占總成績的70%,一部分是平時成績也就是出勤率,占總成績的30%。
這就意味着即便大家卷面都是59分,可課堂上的“常客”靠着平時成績,就能将分數和績點拉高好幾個檔次,在評優中占據優勢。
【第二步】:期中作業保質保量完成
大學校園的期中雖然不考試,但多會以小論文的形式呈現。在這裡同學們可不要想着偷雞耍滑,或者直接在網絡上摘抄,還是要保質保量地完成。
這樣老師在最終評判成績的時候,考慮到學生本人的學習态度比較優秀,基本會啟動“友情撈一撈”模式,幫助同學們順利過關。
【第三步】:認真學習争取不拖後腿
最後期末考試能否順利通過,還是要靠卷面成績說話,畢竟這占據了總成績的“大頭”,所以大家還是不能輕易松懈。
建議同學們平時上課認真聽講,利用課餘時間在考試之間提前做好複習計劃,根據老師的考試範圍進行着重背誦和理解,如果實在不行再臨時抱佛腳哦。
互動話題:你上大學的時候挂過科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