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正常顱壓腦積水是指顱壓在正常範圍高限(150~180 mmHg)下發生的交通性腦積水綜合征,常繼發于各種顱腦疾病,如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外傷、感染等,也有患者無明顯病因的,稱為特發性正腦性腦積水。該疾病主要有三個特征:進行性智能減退、共濟失調和尿失禁。當前頭顱 CT、頭顱 MRI等影像學檢查及腰穿檢查是 NPH診斷與鑒别的主要方法。
一、患上這種疾病的患者,其身體的症狀表現是什麼?很多的患者不明白
(一)症狀綜述
其典型症狀為步态障礙、認知功能障礙、尿失禁三聯征,起病慢,病情逐漸加重,症狀可波動性加重或減輕。病人心理症狀明顯,包括神志不清,記憶力減退,智力活動遲緩。有些病人可能會出現發作性肢體無力,眩暈和短暫性意識障礙。
(二)特征症狀
1、心理症狀
其主要表現為認知方面的障礙,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還可出現語言、計算、判斷、解決問題能力下降等。還可出現意識淡漠和心理活動遲緩。
2、步态障礙
主要表現為跨繩困難,即步态不穩定、平衡障礙等。當病情發展時,病人可能出現拖拉、容易跌倒,最後無法站立和坐起,甚至無法在床上翻身。
3、尿道症狀
尿失禁症狀出現較晚,以尿急和尿頻開始,逐漸尿急可伴有尿失禁,最後出現額葉尿失禁,即患者無動于衷,忽視控制尿、便的能力。
(三)相伴症狀
有些病人會出現發作性肢體無力,眩暈和短暫性意識障礙。該疾病常繼發于各種顱腦疾病,一般無明顯并發症發生。
二、做好及時的檢查,能夠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這一點不要忽視
(一)預期檢查
病人發生記憶力減退,步态異常,尿失禁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醫生首先會對病人進行神經系統專業檢查。随後将推薦病人進行頭顱 CT、頭顱 MRI、顱内壓(ICP)測定、放液試驗、腦脊液灌注試驗、神經心理學量表等檢查,以明确診斷,評估病情輕重。
(二)影像學檢查
顱骨 CT、顱骨 MRI檢查:腦室輕度或中度擴張,腦溝消失或擴大。有一部分病人,由于腦脊液對腦室壁的壓力增加,腦脊液滲入周圍腦白質,形成缺血性白質損傷, CT可以顯示出來。通常在最後的檢查報告中會提示腦積水。
(三)其他檢查
1、顱内壓(ICP)測定
(1)檢驗方法
病人需側卧彎腰,曲頸抱膝,背部垂直于檢查床,脊柱平行于床。醫師一般會在椎間盤處取下一根針,局部麻醉後将針插入椎間盤。穿針成功後,接上壓力管,測量腦脊液壓力,測量後取少量腦脊液檢查。
(2)檢驗結果
在正常範圍内, NPH患者的顱内壓高限為150~180毫米汞柱。
2、液體釋放試驗
經腰穿時,一次性放出30~50 ml腦脊液,觀察臨床症狀是否改善,若能改善,提示分流術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3、腦脊液灌流檢查
經腰穿後接上三通管子,兩頭分别接壓力連續描記器和注射器,将少量的生理鹽水瞬間注入腦脊液腔,檢測腦脊液壓力升高的程度和腦脊液吸收功能,根據壓力描記曲線可以判斷腦脊液吸收是否正常。
(四)分析原理
常規應激性腦積水需結合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和顱内壓共同診斷。确診時,醫生需要排除其他認知方面的疾病障礙。
(五)分析基礎
1、臨床疑診
(1)成人起病緩慢,并逐漸加重,症狀可波動性加重或減輕;臨床上有典型的步态障礙、認知功能障礙、尿失禁三聯征等症狀。
(2)影像學檢查顯示腦室增大,且無其他原因導緻腦室增大;腦室周圍可以有(或沒有)低密度(CT)或高信号(MRI的T2加權像)征象; MRI冠狀位檢查顯示 DESH征象。
(3)腰椎穿刺(側卧位)或腦室壓監測證實 ICP≤200mmH2O,腦脊液常規及生化檢查均正常。
(4)臨床、影像學和生化學檢查排除了可能導緻上述臨床表現的其他神經系統和非神經系統疾病;部分患者同時有帕金森氏綜合征、阿爾茨海默病和缺血性腦血管病。
2、臨床診斷
(1)符合臨床上令人懷疑的特發性正常壓性腦積水的診斷标準。
(2)同時符合下列兩種情況的人,即腦脊液放液試驗後症狀改善或腦脊液持續引流試驗後症狀改善。
3、臨床診斷
(1)符合臨床可疑性或臨床診斷為特發性高壓性腦積水的診斷标準。
(2)經腦脊液分流手術治療後療效顯著提高的病人可作為确診病例。
(六)處理原理
正常人腦積水常繼發于顱内疾病,治療首先要積極清除病因,對腦積水的治療以手術為主,主要目的是減少腦積水,緩解症狀。
(七)手術治療
1、手術适應症
行走不穩是分流的基本條件,單純智力障礙患者分流效果較差;經腰穿放液後症狀改善者,分流術效果良好。每 mmHg12.5 mL腰椎灌注試驗阻力大于/mmHg時,行腦脊液分流術效果較好。
2、操作方法
在腦室-心房、腦室-腹腔的單向活瓣引流管道上,通過可調節壓力的抗虹吸分流管連接腦室和腹腔,原理是将活瓣置于期望的壓力下,當壓力超過這個數值時,腦脊液就會直接流入血流或腹腔。
3、缺陷:硬膜下血腫及感染等并發症可能會導緻分流的改善而非永久性。
三、關于疾病的預後工作,需要進行及時的護理,這樣身體能夠更好恢複
(一)預後綜述
在正常腦積水中,早期及僅有步态障礙者預後較好,預後較差,部分病人因清除病因及腦室分流而出現認知方面的障礙及步态障礙者,可在一定時間内複發。
(二)精神護理
病人因有下肢機能障礙、認知方面的障礙、尿失禁等症狀,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造成諸多不便,易産生抑郁、焦慮等情緒,不願配合治療。
(三)術後護理
1、病人應采用平卧位,避免劇烈活動,以免引發低顱壓。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後,将床頭擡高15~30°,以加速引流。當病人出現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症狀時,要及時通知醫生。
2、患者及陪護應學會正确按壓分流泵的方法,1天3次為宜。護理人員應密切注意病人腹部敷料的使用情況,如發現敷料有滲水現象,及時通知護理人員更換。為避免轉院後感染,應避免過多探視,為病人提供清潔、通風良好、舒适的病房環境。
結語:正常人應激性腦積水可出現進展性認知方面的障礙、步态障礙和尿失禁,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此疾病不能治愈,但經積極治療,其不适症狀得以緩解。但是很多的患者并不是很重視疾病的症狀,可能導緻疾病變的嚴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