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特斯拉第三代電池耐用性

特斯拉第三代電池耐用性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9 05:35:46

特斯拉第三代電池耐用性(特斯拉自造電池)1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智能相對論(aixdlun),作者 | 易牟

近日,特斯拉自造電池的事,傳得沸沸揚揚。

消息表明,特斯拉正在弗裡蒙特建造一條試點電池生産線,并設計自己的設備生産電池,這也是特斯拉首次生産自己的電池。

2020年1月7日實現了首批國産Model 3的大批量交付,價格降至30萬元以下,預計年産量能達到15萬輛。“矽谷基因”遇到“中國速度”,特斯拉市值一路突破900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兩大傳統汽車巨頭通用與福特市值之和。

中國媒體界也普遍開始了一種“特斯拉焦慮”,關于“狼來了”的聲音不絕于耳,将特斯拉入華看作是壓垮中國本土造車新勢力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傳統車企轉型路上的“野蠻人”。

那麼,特斯拉計劃自造電池,對它在國内的擁趸們有何影響?

1、不得已的苦衷

其實,早在去年5月,特斯拉就收購了電池公司Maxwell,表現出了自造電池的意圖。後在年度股東大會上,馬斯克暗示特斯拉自己将生産電池。2019年10月,特斯拉又收購了加拿大電池制造設備和工程技術公司海霸(Hibar)。

在分析之前,我們必須搞清楚它有何“苦衷”,弄清楚它為何要自造電池。

在特斯拉的發展曆史上,一直都是以電動化切入、以智能化展開差異化競争、高度垂直一體化整合,逐步擴大用戶群體,同時維持環保、科技、高端的品牌形象。

但其實,特斯拉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專利數量遠不如傳統車企,截至2018年也隻有408件,還不到豐田(14000多件)的3%。

特斯拉為了避免硬碰硬,所以通過調動有限資源集中攻堅,在新能源車最核心的三電領域(電池、電機、電控)上與傳統車企形成了差異化競争,在電池系統相關專利占比超過了60%,其中又以電池為主。

特斯拉第三代電池耐用性(特斯拉自造電池)2

多年來,特斯拉已經擁有了業界最先進的三電技術,也是它一騎絕塵的護城河所在。

然而多年來,特斯拉卻因為成本、産業鍊、資源、技術等各項原因,隻能将電池制造外包給了松下,後者還在内華達州特斯拉的超級工廠為Model 3制造電池。

即便如此,雙方也沒辦法一直“恩愛”下去。

一方面,松下的電池生産沒辦法滿足特斯拉狂飙的需求,馬斯克多次在Twitter上發飙,對松下的扯後腿行為極為不滿,揚言要自己做電池。

另一方面,特斯拉對電池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勢必會降低電池的邊際成本,自己開一條電池生産線能節約不少錢,不必再讓松下這個代工商賺差價了。

再一方面,縱觀全球大型車企,成長起來之後一定會進軍到全産業鍊,汽車服務和能源服務是特斯拉新的增長點,特斯拉已經建立了全球範圍的直營店和充電網絡,通過OTA不斷向用戶推送新的軟件與功能,也正持續構建線上 線下、汽車 能源的服務閉環。新能源車熬過最初的沖殺階段後,馬斯克這位矽谷鋼鐵俠是不會将自己的命脈完全交給别人拿捏的。

正由于這些原因,特斯拉不僅發展了LG化學成為電池代工方,也在近日和甯德時代簽下供貨協議,但這都是無法自給自足情況下的暫時考量,一旦解決了産能問題,增長速度放緩下來,特斯拉将電池完全自産化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2、對國内新能源車企影響幾何?

長期以來,國内一直将特斯拉入華看作造車新勢力的死敵,更将上海超級工廠的交付當成是造車新勢力的末日。

但是,這可能是大家的錯覺。

根據中汽協數據,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120.6萬輛,同比下降4%,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産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造車新勢力沒有一家排進前十,蔚來、威馬和小鵬分别排在13、14和15名,相比于比亞迪的21.7萬量,造車新勢力的三家領頭羊都隻是一個零頭。

特斯拉第三代電池耐用性(特斯拉自造電池)3

我們都知道,2015年的那一波互聯網造車浪潮之後,目前隻有蔚來、威馬、雲度、小鵬、新特、電咖、合衆新能源這7家企業已經實現小規模量産和交付,緊随其後的是愛馳與車和家,均處于量産車型亮相階段,而其他落後者已經開始陷入困境。

那為什麼,大家都習慣性地将這些造車新勢力與特斯拉對标呢?

因為它們和特斯拉最像。

當初,三家公司都是因為想做“中國的特斯拉”,所以紛紛從互聯網轉型做汽車,經驗技術上可謂是一窮二白,幾乎是裸考上陣,但是在研發和設計上,卻模仿得很細緻,科技感十足。

比如,蔚來的一大标簽就是走中高端路線,舍得在品牌上砸錢,被人戲稱為“有錢人的玩具”;小鵬汽車走性價比路線,拿着雷軍的投資,立志要做一款互聯網汽車,偌大一塊中控屏幕,其實就是一款平闆玩轉一輛車,被戲稱為“小米版汽車”;威馬是做低端SUV新能源的,特點暫時還看不出來,把特斯拉各個方面都模仿了一點。

與這三家造車新勢力來比較,傳統車企做新能源車,基本隻實現了電動化,轉換了一下能源供給方式,被人笑稱“把發動機換成電池,把變速箱換成電機,就可以把藍牌換成綠牌了”。

傳統車企轉型之後的普遍特點就是沒什麼科技感,三電系統的技術積累更是很低,就連比亞迪,都是因為旗下的甯德時代電池業務而加了不少分,這與造車新勢力的“新”是完全不同的。

特斯拉是2003年成立的,2004年馬斯克收入囊中,并在2006年8月提出貫穿特斯拉發展的路線圖“Master Plan”,即“三步走”戰略:

1、打造一台昂貴、小衆的跑車(Roadster);

2.用掙到的錢,打造一台更便宜、銷量中等的車(Model S/X);

3.用掙到的錢,打造一台更具經濟性的暢銷車型(Model 3);

4.在做到上述各項的同時,還提供零排放發電選項。

如果按照這一套模型來對比,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吉利等車企大多處在第三步,造車新勢力由于資金、産業鍊、基礎技術不足,幾家領頭羊都處于第一步或者第二步。

衆所周知,國内的新能源車興起也就這幾年的事,能量産的更是隻有幾家,其中蔚來和小鵬成立于2014年,威馬成立于2015年。

與特斯拉相比,中間有10年的差距。也就是說,現在國内的造車新勢力,其實就和10年前的特斯拉差不多。

但是,汽車不是赢者通吃的行業,每個價格區間都有不同的品牌和受衆。美國十幾年前曾經經曆和中國一樣的新造車運動,也是有幾十家新勢力前後創業,特斯拉的成功有三大原因:

1.找到電動這個新市場,這個市場沒有競争,所以它能夠活下來。與此同時部分其他造車公司去做油車,做混合動力各種已經有成熟公司在鋪量的事情。

2.市場不缺成熟公司,缺少的是創新。特斯拉做得很好,比如直銷。

3.高端市場的潛在消費者對新品牌接受度高,對新産品瑕疵容忍度也很高。

而反觀特斯拉,有沒有把電池業務當成打擊對手的手段呢?

2014年6月,特斯拉公司總裁埃隆馬斯克宣布開放特斯拉所有專利,免費供競争對手使用。近日,又公開了一項能夠提高锂電池使用壽命的專利,一旦投入使用,或可使電池的使用壽命提高到160萬公裡。

情懷?商業策略?共同進步?

我們知道,在特斯拉之前是沒什麼人信電動車的,即使它做起來了,無論是公衆消費觀念還是基礎設施都跟不上來。

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根據中汽協的數據,2019年中國汽車銷售2576.9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占比僅僅4.6%,隻有燃油車一個零頭,這還是在大量補貼和政策支持的情況下。

在一個新的領域,普及和發展是同樣重要的事,在一片沙漠中,獨木難存,規模化植樹育林才是科學發展之道。

舉兩個例子:白鲟夠珍稀夠高大上吧?但是它滅絕了。中華穿山甲珍稀吧?也滅絕了。

換句話說,全體新能源車的競争對手都隻有一個,那就是傳統燃油車,一起普及新能源車,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共同做大蛋糕才是王道。

小池塘裡長不出大魚,小衆市場裡的“雞頭”也是不如大衆市場“鳳尾”的,在産業變革和爆發中,企業賺的都是趨勢的錢,而不是想辦法從競争對手那裡一點點摳錢出來。

這個錢,蔚來、威馬、小鵬……任何有志于好好做研發的新能源車企,都可以去賺。

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别人的月薪漲到10萬元,和我的月薪漲跌沒有直接關系,而間接有可能因為工資水平的普遍提高,我的工資也跟着從3000元漲到3500元了……

同樣的道理,特斯拉的電池是讓松下代工也好,是自己造電池也罷,都是處于産業鍊控制和成本考慮罷了,根本不影響同行們繼續從甯德時代那裡訂貨,它們最大的威脅是衰退的車市,以及自身薄弱的現金流,還有成本高昂的産業鍊。

3、特斯拉自産電池,真正影響的是誰?

在這裡,我們不能把特斯拉自産電池看成一個獨立的事,而要把它當成特斯拉完善生态閉環的标志。

短期來看,特斯拉自己産的電池還不會在國内銷售,如果接下來中國訂單大量增加,則有可能在國内投産。

特斯拉入華,本身對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影響有限,因為它們最大的對手從來都不是特斯拉,而是燃油車和逐步退坡的補貼。

特斯拉的入華反而起到了鲶魚作用,不僅刺激了國内畸形的新能源車市場,而且帶來了巨量的零部件訂單,長遠來看将強化相關産業鍊,形成“底特律”一樣的行業環境,最後受益的将是整個中國汽車行業。

那麼,特斯拉生态閉環一旦形成,是沖誰去的?

BBA等高端品牌。

2016年,特斯拉在完成“第一個十年計劃”之後,馬斯克又提出了新的“Master Plan Part Deux”,包括四方面任務:

一、制造太陽能屋頂并整合儲能電池;

二、擴大特斯拉新能源汽車産品線至所有主要細分市場;

三、積極開發無人駕駛技術,通過大規模車隊實現快速疊代;

四、推出汽車共享分時租賃。

特斯拉已經是一家全球化車企,随着衆多傳統巨頭入局,未來特斯拉在電動化領域的領先優勢可能被逐步縮小,核心競争力在于智能化、無人駕駛技術、數據和品牌。

對此,ABB等車企在全球内都積極響應,接連宣布重點投入到新能源車研發,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甚至宣布以後不再繼續研發燃油發動機了。

在中國,國産新能源都是一堆低端貨,中産接受度是比較低的,但是BBA又搖不上号,所以這就尴尬了——高貴的中産階層,因此甯可終生出門叫滴滴,也不肯去擁有一輛國産新能源車,因為這對于中産而言,實在太栽面兒。

現在,特斯拉把生态構建完成,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梯度就完整了,它就有了硬剛ABB等豪車的資本。

不要小看消費梯度這個東西,這是形成鄙視鍊的必要條件。任何一個消費門類,必須要有一個高端的品牌擺在那裡成為人們永遠的追求。在它下面就是給中産貼在臉上用的,中産階層是形成鄙視鍊的核心人群。

毫無疑問,自産電池作為“汽車 能源”生态閉環中的重要一環,就是沖擊ABB等豪華車企的尖兵,因為目前ABB都沒辦法自己量産電池,隻能和别的低端車共用一種電池,毫無疑問這是一種“自甘堕落”的表現,是特斯拉願意看到的。

結語

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補貼退坡和車市整體下行,給車企帶來了巨大壓力,資金短缺的造車新勢力也舉步維艱。

通常來說,資本對于一個産業的支持最長不超過7年,平均時間大約為4~5年,僅是汽車産品一次完整的疊代周期。從2018年開始,造車新勢力融資情況就非常差,資本對于他們的青睐程度遠不及5年前。

對于國内的新能源車企來說,盯着特斯拉是否做自産電池是一件舍本逐末的事,他們首要的是擺脫對資本的高度依賴,着力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而對于特斯拉來說,自産電池也僅僅是提升協調性和備戰的一環,它仍然存在産能、質量、做工、安全、現金流、高層震蕩頻繁等問題,面對的挑戰仍然有很多。

【钛媒體作者介紹:智能相對論(id:aixdlun),AI新媒體;重點關注領域:智能駕駛、AI 醫療、機器人、AI 硬件、物聯網、AI 金融、AI 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後的芯片、算法、人機交互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