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區北山街道共3.68萬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0908人,80歲以上2937人,百歲老人有5人。
再細算的話,孤寡、獨居(“熊貓”老人)22人,空巢老人635戶、失能半失能老人117人,失獨家庭22戶,35人。
怎樣才能照顧好這些老人?
“做夢也想不到,老了開始用上高科技了!”北山街道寶石社區的徐大伯,說的“高科技”,是北山街道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系統。
這個系統,對老人家來說,操作很簡單,北山街道給老人家裡免費裝上一個呼叫器,通過這個呼叫器,來關心老人的生活。
從2017年3月,杭州啟動新一輪“智慧養老”項目,北山街道就建立了信息服務平台、發放智能化終端,老人通過呼叫器上的“紅綠鍵”,就能進行通話并享受緊急救助、水電檢修、電器維修、口腔清潔、快餐配送、陪同就診、足部護理、上門褥瘡治療、洗衣洗滌等24項民生服務。
具體來看看,呼叫器是怎麼工作的。
呼叫器分為家庭固定呼叫終端和“紅綠鍵”手機兩類,供老人選擇。呼叫終端和手機均有紅綠兩鍵,紅色鍵,為緊急求救呼叫,綠色鍵是生活服務鍵,按下綠色鍵可享受街道提供的家政服務。
舉幾個北山街道這段時間的例子。
晚上11點,獨居在友誼社區的王大伯摔倒流血了,按響了床邊呼叫器的紅色按鈕。
電話馬上接通,“您好,這裡是援通後台,請問需要什麼幫助?”“我剛剛在家摔了一跤,流血了。”工作人員迅速将老人定位發到120急救中心,并同步聯系社工及老人家屬。
晚上11:06,王大伯被送往醫院。“老人一個在家,還好你們行動迅速,否則後果真是不堪設想,你們真是幫了大忙。”有同步短信,王大伯的子女及時趕到醫院,長籲了一口氣。
老人想要求救求助時,不用找人、找物、找号碼,報名、報姓、報地址,隻需按一下呼叫器的紅色鍵,智能化管理平台即刻顯示老人姓名、地址、年齡、健康狀況、監護人聯系電話、左鄰右舍聯系方法等信息。随後,工作人員會迅速将老人的需求信息發送給110、120、119等服務機構或加盟服務商,提供緊急求救、生活求助。
“紅鍵”是老人們的“救命鍵”,“綠鍵”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它集涵家政、購物、餐飲、醫療、健身、維修等服務于一身,相當于一個“15分鐘生活服務圈”。
中午11:30,松木場的葛阿姨按響了呼叫器的綠色按鈕。
一分鐘不到,電話響起,葛阿姨接起電話:“今天麻煩幫我送次餐了。”原來,葛阿姨腿腳不便,不能去社區老年食堂用餐,因此讓工作人員提供送餐服務。
電話那頭,從葛阿姨按下綠色按鈕後,工作人員的電腦顯示屏上就跳出了要求服務的提示,過了半小時左右,工作人員将飯菜送到家。除了送餐,“綠鍵”還提供上門理療、保健、家政、便民等服務。
北山街道,可以說是一個老齡化街道。怎樣才能照顧好這些老人?
北山街道做過開放問卷調查,顯示有85.4%的老人需求集中在生活輔助助類、精神慰藉類和康複理療類服務,所以“智慧養老”項目在北山街道持續推進。
像前面說的呼叫器,截至目前,北山街道在轄區範圍内共發放呼叫器4355個。
呼叫器申領标準包括70周歲及以上的空巢、獨居、孤寡老人,80周年及以上的高齡老人和享受政府養老服務補貼的老人三項,隻要符合其中一項即可免費申領。
事實證明,呼叫器對老人來說很實用,截至目前,今年累計發起呼叫9996次,緊急呼叫1742次,日常呼叫7370次,咨詢884次。
據北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呼叫器以外,工作人員根據老人身體狀況和自身需求,還會每月1—4次的電話親情問候,了解他們的生活、經濟來源、身體狀況、子女扶助等基本情況。而且會定期和老人子女進行電話溝通,提醒多回家看看父母。
下一步,北山街道将啟動北山計劃,圍繞梳理出來的孤寡、獨居、高齡行動不便的等540多位特殊老人,進一步摸清情況,掌握需求。
計劃為孤寡、獨居子女不在杭州的22位“熊貓”老人,安裝視頻看護系統、行為分析系統,提供煤氣洩漏、煙霧超标自動報警等服務,當老年人出現異常情況,援通平台會自動發出預警信息,第一時間主動提供緊急救援服務,同時提醒監護人采取聯動措施。
另外500多位老人,在配備移動智慧終端的基礎上,安裝固定呼叫器,依托國家發明專利的“無堵呼叫技術”,确保老人在緊急情況下一鍵獲得救助。
通訊員 | 胡曉冬 胡琦旸 周潔 北山街道供圖
( 作者:記者 劉雲 編輯:李師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