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一年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
白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月令七十二氣候集解》中闡述白露: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人們愛用“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來形容氣溫下降。
進入白露節氣後,冬季風代替夏季風,冷空氣到來,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涼意之秋,舒适宜人。
白露時節,白天豔陽高照,久晴無雨,燥邪容易和溫邪同時存在,此時體瘦隐血火旺的人群容易感染溫燥之邪,出現氣逆而喘、咽喉幹痛、鼻幹唇燥、胸滿脅痛、心煩口渴等溫燥症狀。
起居養生宜防涼
俗話說:“白露勿露身”。告誡人們,白露時節容易着涼,最好不要露腳、露背和露肩。
注意防涼:白露時節早晚溫差變大,脾胃容易因受寒而引起腹瀉腹痛等不适,因此在穿衣方面要注意腹部的保暖,早晚更應适時加衣。
不要貪涼:晚上睡覺時可以稍開窗戶或将風扇檔位調低,關掉空調、撤掉涼席,可換上薄被,尤其要注意腹部的遮蓋保暖,避免寒風入侵。
飲食養生忌辛辣油膩
白露時節要注意秋燥侵襲,此時應避免吃韭菜、大蒜、蔥、姜、炸雞腿等辛辣、油膩的食物。可以适量多吃黑芝麻、百合、銀耳蓮子粥、山藥、枸杞子、沙參、麥冬等具有清熱生津、滋陰潤肺作用的食物。
早秋吃粥調理脾胃:白露節氣,人容易出現脾胃虛弱、消化差、抵抗力下降的情況。溫熱的、有補養作用的粥食對健康大有益處,能夠幫助人們治秋涼、防秋燥。
運動養生強體質
人體的各項生理功能會随着白露時節氣溫下降加快而減弱,為了增強心肺功能,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這時應适當增加運動量,建議平常缺少運動習慣的人群選擇慢跑、打太極拳、練氣功等輕量運動項目,根據自身情況,可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
經絡養生
潤燥除熱:點按曲池穴、孔最穴、三陰交穴和太溪穴。
保養陰精:按揉足三裡穴、湧泉穴、少府穴和腎俞穴。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本期内容綜合自養生中國、杭州市衛生健康委、中國中醫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