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心愛的複古大帆船,在順風時,風會吹着這面四角帆,推着你的船乘風破浪。但如果突然刮起逆風,此時要想前行,你就隻能收起船帆,讓同事們伸出長槳,唱着歌兒,奮力劃動。
然而,旁邊這艘嚣張的小帆船,卻可以當着你的面逆風前進,速度甚至比風速還要快。
能逆風航行的帆船多采用三角帆,以這種今天比賽中常見的 470 級帆船為例。船體下方安裝有舵葉,用于控制行船方向,以及穩流闆,可以保證船隻運行平衡,避免傾覆。船體上方則是帆。
其中,球帆一般藏在船頭,順風時打開,風吹着帆,帶動船隻同向運動。但今天是逆風,球帆并沒有逑用。
此外,船上還有靠若幹支索将桅杆豎直固定并升起表面積最大的主帆,底邊由帆杆固定,并通過萬向節與桅杆連接,能實現大角度轉動。較小的前帆則被裝配在前桅支索。主帆和前帆是帆船的主要動力來源。
了解完帆船結構,就可以下水了,在洋流和劃行的幫助下,你的船走起來了。但問題是,我們該往哪個方向走?
直走正對逆風顯然不太行,一般來說,正對逆風左右各 45° 是帆船的禁航區。駛入這個區域,你的船就會因為失去動力而停下。
但隻要斜着走,始終與風的角度保持在 45°,船就可以跑起來。隻需要在适當時機調整舵葉和帆,讓船轉彎,我們可以讓帆船在逆風中之字形前進。
我們先來看一下帆的頂視圖。它的左右兩端分别是前緣和後緣,連接它們即可得到一根弦。弦和風之間的夾角稱為攻角。
注意這個形狀,會發現跟飛機機翼的斷面很像。我們知道機翼上下曲面的弧度不同,會導緻空氣流經時在下方的壓強大于上方,從而形成向上的升力,帆也一樣。
升力可通過這個公式計算(L=1/2ρV² * A * Cl),其中,流體的密度、速度、帆的面積、升力系數越大,升力也越大。而升力系數又與攻角相關,在一定範圍内,加大攻角也會增加升力系數進而增大升力。
好了,我們再分析一下帆的受力情況,它會在風的平行方向上受到阻力,垂直方向上受到升力,形成一個合力。
這個合力又可以分出與帆船航行方向平行和垂直的兩個分力,前者能讓船前進,而後者卻會使帆船向一邊傾倒 。
這個時候,船體下的穩流闆就派上用場了。
穩流闆形狀狹長,可以像機翼、帆等翼型一樣在水流的作用下産生升力。由于水的密度是空氣的八百倍(氣溫 9℃),穩流闆在水下隻需要很小的攻角和面積便能獲得較大升力和阻力,且方向與帆産生的力相反。
帆受到的空氣動力和穩流闆受到的水動力矢量叠加。橫向力相互抵消,縱向力叠加成為帆船航行的推動力。借此,船就會被帆和穩流闆上的力同時「擠」出去。
總結一下,攻角和風速主要影響了帆受到的升力;升力決定了船的加速度和速度。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讓帆船跑得更快,就需要調節攻角和風速。
攻角的調節取決于帆的角度。在帆船上,舵手通過舵柄輔助杆來掌舵同時控制主帆,缭手控制前帆和球帆。
而比調節攻角更複雜的是調節風速。你可能會問,海上的風,人能怎麼調節?
事實上在航海中,我們把客觀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風稱為真風,但它并不是帆船在行駛時唯一會遭遇的風。當船隻行進、擠壓周邊空氣時會受到反作用力,從而産生一股與船隻行進方向相反,速率相等的阻力風。
而對真風與阻力風向量相加,我們可以得到視風。這是身為船員的你能感知到的風,也是最終讓帆受力的風。
帶着這些知識,我們現在再回到船上。假設真風與船速均為 5 節,它們之間的夾角為 45°,根據三角函數,我們可以得出此時視風的速率大約是 9.23 節,與船的角度是 22.5°。
它們的關系是:船速 = 風速 * (sin(β) * cot(α) - cos(β))
在這個公式中,sin(β)、cos(β) 均為常數,而 cot(α) 在 0° 到 90° 之間又是一個單調遞減函數。因此,當你調節攻角從而增大帆受到的升力時,船速就會加快。
此時,視風速度變大,且與船隻夾角縮小,從而進一步增大帆受到的升力。理論上當視風角度到達 17.1° 時,船速可以到達真風速的 1.59 倍。
目前帆船速度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是澳大利亞的保羅•拉森。在 500 米的距離中,他和帆船跑出了 2.6 倍的風速,達到了 121 千米/小時。
掌握這些技巧多加練習,你就能讓船逆風前行。但也要小心,千萬别讓你的帆船翻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