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困秋乏”
春天已經到了
長時間的駕車後
駕駛人很容易出現困倦的情況
如果駕駛人在打盹的過程中
依舊冒險開車
事故可能在一瞬間就發生
案例一
2021年3月,舒城縣南崗鎮一名男子開車的時候突然就犯困了,連撞了三名行人。
事發當時,兩名大人和一名兒童正在路邊準備過馬路,卻被一輛突然沖過來的貨車撞倒。貨車撞到一輛商務車之後才停了下來。附近居民一邊報警,一邊合力施救被壓在車底的行人。幸運的是,貨車因為被商務車阻擋降低了沖擊力,三名行人在事故當中受傷不是很嚴重。駕駛員表示,自己晚上沒有休息好,加上時值春天,人容易犯困,他開着開着就睡着了。
案例二
2021年7月20日下午,濟廣高速霍山段發生驚險一幕:一輛黑色轎車在正常行駛中突然撞上護欄,側翻在中央綠化帶内。
該路段監控視頻顯示,當日14時16分,黑色轎車在行駛至濟廣高速下行742公裡處時,突然失控撞上中央護欄,發生側翻。該車後方一輛小型轎車及時刹車打方向,躲過一劫。所幸該車駕乘人員僅受輕傷,未造成嚴重後果。
經查,黑色轎車駕駛人在途經事故地點時因疲勞駕駛、操作不當釀成意外,負本起事故的全部責任。
案例三
1月18日1時08分,濟廣高速公路六安往阜陽方向657公裡處,發生一起小轎車碰撞前方大貨車的交通事故。轎車前軸斷裂,翻滾後“四腳朝天”停在超車道和行車道上,所幸無人員受傷。
經了解,小轎車駕駛人因連續駕車6個小時沒有休息,途中犯困才撞上了前方大貨車。民警依法對其作出駕駛證記6分、罰款200元的處罰。
疲勞駕駛猶如“猛虎”
在不經意間可能
就會釀成大禍
以下這些事故動圖
皆是因疲勞駕駛引起
▼
一秒的打盹
引發的往往是慘痛的事故
付出的甚至是血的代價
“疲勞駕駛”這筆“賬”
作為駕駛人的你需要知道
▼
法律成本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對連續駕駛中型以上載客汽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的駕駛人,罰款200元,記12分;
2. 對連續駕駛中型以上載客汽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以外的機動車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的駕駛人,罰款200元,記6分。
危害成本
1. 駕駛人疲勞時判斷能力下降、反應遲鈍和操作失誤增加;
2. 駕駛人疲勞時,會出現視線模糊、腰酸背疼、動作呆闆、手腳發脹或有精力不集中、反應遲鈍、思考不周全、精神渙散、焦慮、急躁等現象;
3. 駕駛人嚴重疲勞時,會像睡着一般,幾乎沒有意識,遇到突發情況,不會打方向盤,也不會減速,從而導緻交通事故的發生,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經濟成本
1. 繳納罰款,駕駛證記分;
2. 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會産生車輛維修費用,如果緻人傷亡還要承擔醫療費或死亡賠償金等費用。
時間成本
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需要時間配合事故調查;若在事故中受傷,會有受傷恢複期。
疲勞駕駛的幾種情況
輕微疲勞
換擋不及時、不準确。
中度疲勞
操作動作呆滞,有時甚至會忘記操作。
重度疲勞
往往會下意識操作或出現短時睡眠現象,嚴重時會失去對車輛的控制能力。
疲勞駕駛的預防
保證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高身體素質。膳食宜選擇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A、B、C的食物;
科學安排行車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連續駕駛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連續行車4小時,必須停車休息20分鐘以上;夜間長時間行車,應由2人輪流駕駛,交替休息,每人駕駛時間應在2-4小時之間,盡量不在深夜駕駛;
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方式。駕駛車輛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姿勢,最好在行駛一段時間後停車休息,放松全身肌肉,預防駕駛疲勞;
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行車中,保持駕駛室空氣暢通、溫度和濕度适宜,減少噪聲幹擾。
交警提醒
駕駛人開車前一天
要保證充足睡眠
科學安排行車時間
杜絕疲勞駕駛
守法規知禮讓
安全文明出行
轉自:安徽公安交警在線
來源: 宿州交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