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星期六。雅江天氣,多雲、陰,西南風2級,13-26度。新都橋--高爾寺山--雅江,騎程78公裡。藏民的旅館裡,床上散發出絲絲縷縷的腳臭味,就首次展開了攜來的睡袋,但半夜撤除打包了。五點半不到就起來,還是停水。不睡了,早早地收拾好行囊,倚床靜待。七點,店家送來了早餐,是從外面買來的兩個發粘的開花饅頭和一紙碗大米湯。無菜無味,幹吃幹喝,隻好閉着眼睛如同嚼蠟,全是為了肚子和路程。時也來水了,又補充洗了把臉。七點半出發,昨天吆喝着一塊走的同住騎友此時看見也沒有表示了,我們還是出發的第一撥。雲霧鎖山頭,田園的景緻變得沉悶和晦暗。出鎮小坡也吃力促喘,不由心悸将前路視作畏途,要上攻的高爾寺山口更是不敢妄測。一段路與昨天一樣,青山夾一溝,中間溪流奔湧,隻不過今天水流的方向變了,水也呈黑色,這就是自北而來流經鎮區的立啟河。我們逆流而上,走四公裡,遇三岔口,北上是215省道去塔公草原和川藏北線。繼續朝西再走,兩山合攏,谷地到了盡頭,迎面是一堵大山好似屏障,高爾寺山到了。又現三岔路口,标志向上是高爾寺山垭口,是固有的318國道;平走是将通的隧道,但有提示還未通車。眼見通往隧道的道路是新鋪的柏油路,平展整齊,而向上的老路則已成土石不平的爛路,何況還要拔高翻過垭口,心中的取舍自然就昭然若揭了。昨天查知,高爾寺山的隧道已經貫通,隻需要掃尾年底就有望通行,所以今天就一心僥幸地希望,汽車不能過隧道,自行車讓過也好啊,但現在看來是行不通的,不然當地藏民的摩托車早就走隧道了。希望就此破滅,還是硬着頭皮走爛路、上垭口吧。不過轉念想想馬上就釋然了,從看風景和體驗體能的角度看,不過隧道更好。遂即,伴着蹒跚的汽車我們也騎上了上山的老路,馬上就感受到了泥坑遍布的坎坷難行,我下車推了一段。再向上路好些了,土石之間還殘存看邊沿的一線柏油路面,正好留作我們自行車使用,可勉強騎着向上了。路不平,極費力,出汗去了抓絨,隻留兩件單衣在身上。好在今天大卡車少了許多,爛路也讓汽車瘋狂不再,隻是車過揚塵,避之不及。九點,上到3800米處,山口轉角處停下等待,也借以喘口氣歇歇。十點,到了隧道口的上方,海拔4050米了,觀停。一時天晴,現出藍天和白雲,遠山起伏,雲峰萦繞,來路成帶,流霧如煙,還有腳下的山花爛漫。年輕人後來居上,一撥一撥地時前時後,讓今天的上山路頗不寂寞。十一點達垭口,二十公裡用了三個多小時,多部分是緩慢地騎走,隻是快到山頂一段的盤旋路,感到坡陡颠簸太費力了,才推車了一程,不過登頂還是騎着到達的,總體感覺比昨天上折多山省力多了,時間也快多了,比預想的狀況容易了不少。高爾寺山,東面是康定,西面是雅江,所以就成了兩城之間的屏障,山口也等于是兩城間的關隘了,自然又成了藏族同胞膜拜的對象,經幡和風馬旗張挂了滿山,白塔和瑪尼石默默無言據守一旁。标牌海拔是4414米,手機實測卻隻有4279米。此刻,陰雲又密布起來,黑壓壓地似要壓頂,停下來的時間長了也覺出風涼了,十一點十八分下山。其實這是個僞垭口,四公裡之後第二垭口又上升到4353米,十二點到達後,下來才是真正的下山路,此時才看見另一邊的盤旋下山路。滿懷期待下山路順勢溜到底,不料想隧道口之上老路比上山路還爛,裸尖的小石頭伴着坑窪,幹處塵灰,濕處泥漿,上下汽車不斷,迎接騎車人的自然就是全身的震顫、躲閃汽車的揚塵和濺水、以及不松刹車緊盯前方的焦躁了,真正比上山還要緊張和費神。雖然不用蹬車了,但僵直的雙腿被颠簸得更為酸疼,還不如不停地踩踏來得舒展,一點兒輕松感也沒有了。十二點四十八分,率先下到隧道口,已經成型的雙向隧道口前還是一個大工地,看來完工通行還需時日,但往下就是畫了标線整齊平坦的上好柏油路了。看來今天這一騎,就是對高爾寺上下山老路的告别騎了,如果有機會再來,或汽車,或還騎車,都應該是隧道進、隧道出了。吃了點兒新津買的小點心,下來就在規整的好路上體會下坡的暢快了。現代山區的築路理念,再不是過去的依勢就形而走了,而是采用了橋涵隧道等先進科學的手段,使路更平直和安全。現在往下延伸的這道溝谷中,就采用了盤旋的高架橋粱,一環一環地平緩而下,避開了山體,懸空于水上,既是一道景觀,更是保證了安全。新路上标識明顯而頻繁,連自行車下坡限速十五公裡的牌子也有,恐是為騎友的專設。此時,烏雲散去,重現晴空陽光,天藍山綠路平,風景絕好。極痛快,仿佛要補償上下山爛路的虧欠,越下越綠意盎然,越下越溫熱融融,越下藏族村寨越多,下一路看一路,溜降間也成了流動的觀景。從高爾寺山彙集的一條水流被隧道施工的土石污染成了灰水,順勢而下,時緩時急,一路伴随進雅江縣城後彙入了雅壟江中。山間氣候多變,一片烏雲又來,我們趕在前面于下午三點到達雅江縣城了。城口,有十七公裡外的相格宗村旅館的藏民在打前站攬客,但海岸提議不走了,就住這裡了,我也樂得接受,到相克宗村的拔高路留在明天也好。雅江海拔隻有2618米,這就是說我們從高爾寺山的垭口足足下降了1735米。雅江,曆史上曾是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藏語名“亞曲喀”,即“河口”之意。雅江縣城河口鎮,在高山的谷底,城建在雅壟江及其支流的岸坡上層次排開,擠擠挨挨,幾無平地,街路也窄小擁塞。同樣,這裡也是藏民的聚居地,建築風格、街頭行人都是藏模藏樣了。城中川藏路上,我探尋,藍狐直接交涉,終于選定藏民經營的康巴客棧入住,我召喚來的信陽籍徒步小夥與我共一室,每床二十元。房間在二樓,走廊面對樓下的川藏街面,自行車還是搬到了床邊最妥。洗澡,躺一會兒,五點多,獨自走到江邊看風景,雅江小城山高谷深水急,看得我壓抑不安。轉回街口,在一家川味店吃了一碗雜醬面,大碗十三元了。幾步路回到住處,刷牙卧床歇了,竟覺積食不适。與徒步小夥閑聊幾句,其也是“途搭”一族,并不是全部徒步的苦旅者。床上面對手機,例行“說說”、微信和QQ。窗下時時入耳聽不懂的藏族話。據查,雅江的五萬多人口,藏族占到了三萬多。海岸建議,明天隻上行十七公裡到相格宗,以方便後天能住到四千米之上的大地方。今天花費隻有33元。
今天的高爾寺山是個高點和分界點,一上一下,一邊是康定的地盤,一邊是雅江轄區
一出新都橋,公路牌子就又提示一路要到達地方的距離。雅江最近,今天就是這裡了
高爾寺山腳下,平走是将通的隧道,但有提示還未通車,去雅江還要走上山的老路
老路已經不再維修了,已經成為一條土石坎坷的爛路
有泥有水,有坑有坎,騎車上坡得看着點兒
路不好,費力氣,也要時時給汽車讓路和忍受汽車帶起的灰塵
但上山的風景還是不錯的,植被茂盛,溪流似練
藍天白雲中的山頭氣韻,更是美得大氣
到了隧道口的上方,上來的溝谷和新老公路,都一目了然了
這樣的壘石經常看見,是藏民信仰的使然,還是騎友的閑作
綠意正濃,山花正豔
騎到高處的雲間,就看見了騎友奮力攀騎的身姿
特異的山體,平齊的山巅,可見碩大的六字真言
登頂前最後的幾彎盤旋路,高爾寺的垭口也能望見了
展望上山的路徑,此刻心情最為豪邁
到達垭口,經幡飄舞,神聖氣氛濃烈,但陰雲又壓下來了
高爾寺山,标稱海拔4412米
經幡便成為連接神與人的紐帶,是藏區的人們對神靈的祈求寄托
白塔,藏區僧俗建造的佛塔。佛塔作為一種象征寶物,供頂禮膜拜;同時又具有能夠壓制一切邪惡力量的威懾力量
瑪尼石,同樣是藏族同胞獨特的祈福方式
藏族認為藏地的崇山江原,守護神是天上的贊神和地上的年神,所以在這些地方藏民族就用獨特的方式來祭祀祈福
四公裡之後第二垭口又上升到4353米,其實這裡才是今天的最高點
下山的路同樣是一盤一盤地延伸到溝谷中
高山風光下的路面,比上來時更糟
裸尖的小石頭伴着坑窪,幹處塵灰,濕處泥漿,上下汽車不斷
這就是高爾寺山隧道另一端的出口。以後通車了,其上面的路就少人走了,好風光也就看不到了
已經成型的雙向隧道口前還是一個大工地,看來完工通行還需時日
隧道口以下的下山路,極好極順暢,仿佛要補償上下山爛路對我們的虧欠
連自行車限速的标志也有了,雖然有點兒慢了不現實,但也體現了一種人文的關懷
好路,溪水,藏寨,下一路看一路,溜降間也成了流動的觀景
這是到了雅江縣日基鄉
這裡也是茶馬古道的通道,又塑造了人背馬馱的古道景象
雅江縣城河口鎮,雅砻江穿城而過
城中的建築,全部在江邊的山坡上,層層疊疊,擠擠挨挨
城中的街道也狹窄坡陡
這裡同樣是藏族的聚居地
川藏街上,店鋪都是藏族風格,也是藏民經營
入住的康巴客棧也是如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