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随着外賣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訂餐逐漸成為潮流。一雙筷子,一份餐盒,外加兩個塑料袋,很多人沒有料到,方便又快捷的訂餐模式,讓不可降解的塑料外賣餐盒及塑料袋,成為中國“白色污染”中的又一主力。在“限塑令”出台第十年後,本報記者調查發現,白色垃圾正随着外賣的興起再次“擡頭”。
一天廢棄的塑料垃圾,鋪滿350個足球場
8月30日,本報記者來到了哈爾濱市道裡區一座大型寫字樓。正值午後,樓内的垃圾桶“蔚為壯觀”:一次性筷子、印有商戶品牌的塑料袋,還有布滿汁水的白色餐盒……各種外賣餐具“見縫插針”,将半人高的垃圾桶裝得滿滿當當。
正在運送垃圾的王先生告訴本報記者:“這樣大的垃圾桶,我們每天要處理幾十個,中午、傍晚時分,基本都是吃完後剩下的塑料餐盒。”他告訴本報記者,幾年前,柔軟的白色泡沫餐盒還是垃圾的“主力軍”,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外賣餐盒“鳥槍換炮”,變為比較堅硬的透明餐盒,大多印有“PP5”、“QS生産許可”以及微波爐許可等标志。
據本報記者了解,這種透明、堅硬的餐盒,實為聚丙烯塑料餐具,被如今的商家廣泛應用于打包、外賣中來。然而中山大學的高海洋教授介紹,這類餐盒的主要材質,是一種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聚合物的塑料材質,常溫中物理性能穩定,通俗來講,它們的降解速度極其緩慢,甚至放上百年也不會有任何變化,如果不妥善處理,這些餐盒将成為新的令人頭疼的“白色垃圾”。
而這樣的垃圾如今有多泛濫?近日,權威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發布了《移動互聯網2017年夏季報告》。報告指出,目前美團外賣的日完成訂單量已經超過1300萬單,市場份額接近60%。按照這份數據推算,僅是互聯網外賣,一天就至少有2166萬份訂單,其中至少産生2166萬份餐盒和塑料袋。如果按照塑料袋、塑料餐盒均為0.06平方米計算,粗略估計,中國訂餐平台上每天制造的廢棄塑料面積,就能高達約260萬平方米,大約為350個足球場。這些餐具的壽命僅有半個小時左右,使用過後,每個被廢棄的塑料餐盒卻要降解至少百年。
它們的危害還不僅如此。高海洋教授表示,生産塑料餐盒的過程中,會排放污染物;等到餐盒被丢棄在自然環境中,又會産生生态污染;最後,即使塑料餐盒進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焚燒它們也會産生相應的污染。除此之外,據調查,每年有8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很大一部分被鳥類和魚類攝入,塑料導緻的海鳥、魚類死亡,據估計高達80億美元。
如何破解外賣中的“塑料圍城”?
為何不可降解的PP5塑料,成為外賣餐盒主流?在環境保護組織工作的劉先生告訴本報記者,可降解餐盒雖然環保,但其強度、穩定性不高,成本卻遠高于塑料餐盒。PP5不僅質量輕、耐高溫,而且制作成本低廉,再加上中國飲食多湯多水等特點,塑料餐具由此成為餐盒首選。
當然,它所帶來的污染問題,也成為環保專家們關注的重點。本報記者調查得知,哈爾濱的塑料餐盒,目前被當作生活垃圾,混入城市每日3400噸垃圾中。哈爾濱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塑料餐盒與其他垃圾一個待遇,不管它能不能降解,都是按片兒分類,它所在的垃圾車距離哪個焚燒廠或填埋廠近,就分到哪個垃圾場處理。”運送到焚燒廠後,塑料餐盒将統一焚燒;運送到填埋廠的塑料餐盒,則被封入填埋的大口袋中,裡面做好封閉的滲濾膜,一層層填埋、碾壓、覆蓋,封好後上面做綠化處理,種植草坪,可能幾百年後,這些埋在地下的“垃圾”才會徹底消失。
近幾年,中國環境研究中心以及各大高校的環保專家,都在關注塑料餐盒的回收與利用。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宋教授,決定從源頭出發,呼籲國家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讓企業擔負起責任,提倡使用可降解餐盒。中國政法大學的何兵,提出“共享餐盒”理念,“用可回收、可重複的餐盒,比如不鏽鋼産品”。美團外賣、中華環境保護基金等多家餐飲品牌也發起《綠色外賣行業公約(綠色十條)》,開始推行“綠色餐具”,研發低價可降解環保餐盒,但目前來看,效果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劉先生對記者說,如果技術沒有得到進一步的革新,目前降低塑料餐盒污染的最好辦法是讓垃圾分類,讓塑料餐盒再度被利用、再度資源化。然而一名拾荒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塑料餐盒想要賣錢,一定要大量收購,2元一斤,而且要把餐盒擦幹淨,不要有過多的油污。不過販賣餐盒的人非常少,還不如紙制品生意賺錢。”
記者調查得知,由于本身質量過輕,盒體又占滿油污,塑料餐盒的回收價值并不高。無論是專業的垃圾回收企業,還是城市的拾荒者,都對此不太感興趣。(李熙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