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去年,我有機會和家洛深度交流了一回。
家洛當時給我講了個故事,他說,有一次,他和一個國際美妝品牌中國區負責人見面,原本計劃是一個小時的會議,結果開了三個小時。
過去品牌商找他,是聊媒體投放,聊預算花哪兒。
但現在開始不一樣了,每一次跟大的外企,或者是一些品牌的創始人聊,經常一不小心就要聊上兩三小時。
因為他們聊的不單單是營銷預算的錢怎麼花,方案怎麼做的問題,而是經營的問題。
那次交流結束後,我寫了篇文章。
我說,阿裡媽媽變了,它變得更懂經營者了。
今天聽了他們的“2022經營力發布會”,我發現今年他們的經營力開始進化了。
關于怎麼經營,他們提出了一個詞叫平蓄促收,還為此進化出了四大蓄力王牌,幫助商家構建經營能力體系:時令把控力,人群蓄水力,貨品運營力和場景滲透力。
我覺得這個“進化”很有意思,就去請教了阿裡媽媽的同學。
— 1 —
從紅利到經營力
阿裡媽媽的同學說,這種進化,和整個電商行業的發展,以及疫情帶來的變化有關。
每個行業都會經曆紅利期,你抓住了,趕上了,就能賺到錢。但當紅利期過去的時候,經營就會變得尤其重要。
比如,我們說的阿爾法(α)和貝塔(β)。
貝塔,是指行業的結構變化、技術變化所帶來的總體改變。
比如,一開始短視頻賽道很好,最先進入短視頻賽道的人都享受了紅利。比如疫情期間,你預測疫苗的賽道可能會好,這個版塊可能大部分公司表現都不錯。
阿爾法呢,就是随着進入賽道的人越來越多,競争越來越激烈。這時候,整個行業發展開始減緩了,但并不妨礙有些公司依舊做得不錯。
比如,現在的電商行業,賽道變的越來越擁擠。
供需關系開始發生變化,消費者的選擇多了,決策周期也變長了,再加上疫情的反複,增加了市場的不确定性,給商家的經營帶來了很多挑戰。
這時候靠的是什麼,就是經營能力。
商家之間的競争,就是經營能力的競争,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平蓄促收的能力,平時有沒有好好經營,有沒有積累勢能。
什麼意思呢?
我舉個例子。用戶今天看到了一款洗發水,但是他不會立刻下單。而且在他以後漫長的決策過程裡,他會看到幾十款,甚至幾百款洗發水。你怎麼讓他記住你,在他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你,就取決于你平時蓄水的能力。
最終他可能會在618或雙十一完成購買,但這個決策,是他過去幾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慢慢決定的。
所以在這個“快決策”之前,他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做一個“慢決策”,就是對你産生信任。
所謂的平蓄,就是你要在這期間去影響他的慢決策。不斷往池子裡蓄水,每次裝一點,每次裝一點。等到有一天,你需要的時候,開閘放水,就會擁有很大的勢能。
從平蓄到促收的過程,就是我們說的把千鈞之石推上萬仞之巅的過程。
你隻有在平時勤勤懇懇地推石頭,你才能積累更多勢能,推得越高,勢能就越大。
阿裡媽媽的同學,給我提供了一組數據,那些平時善于積累勢能的品牌,比沒有積累勢能的品牌,618爆發力增加了28%,雙十一爆發力增加了31%。
而在雙十一,618的爆發力越強,之後幾個月的成交額就越高。
比如,一個品牌,在上半年GMV差不多的情況下,618的爆發力越強,下半年的GMV就越高。618的爆發力每增加2倍,下半年關聯的日均成交額就增加1.27倍。
這說明平時蓄水的能力決定了重要節點的爆發勢能,重要節點的爆發勢能,又反過來影響平時的蓄水能力。
尤其是面對消費者和市場的變化,商家的經營策略也在發生變化,從單一經營的思路,開始重視多維度蓄水的能力。
阿裡媽媽的同學說,他們的四大蓄力王牌,全景經營營銷矩陣,長效經營方法論,四大護航計劃,行業經營指南,就是在這種變化中進化來的。
直播筆記
就是希望在這種變化中,幫助商家用盡可能有效省力的方式,把千鈞之石推上萬仞之巅,提升四大經營能力:時令把控力,人群蓄水力,貨品運營力和場景滲透力。
— 2 —
時令把控力
比如,時令把控力。
時令,以前是指按季節制定有關農事的政令。
什麼季節該播種,什麼季節該施肥,什麼季節該除草,什麼季節該收獲。
你最終的收獲,取決于你有沒有把控好時間節奏,在對的時間節點做對的事。
對商家來說,也是如此,一旦原來的節奏被打亂了,就要具備随時調整的能力。
比如,受疫情影響,線下受阻,物流受阻。
比如,消費者的選擇增多,注意力被分散。
面對這些變化,你就得把控好經營節奏,适時調整經營策略。
如果雙十一,618這些節點,是大高峰。那在這之前還有很多重要的時間點,就是小高峰,比如周年慶,社會熱點,貨品上新,以及所有值得慶祝的事情和時間節點。
阿裡媽媽做的,就是幫助商家把控時令節點,定制相關活動,積累勢能。然後,在618,雙十一,這種大高峰集中爆發。
比如,2021年5月,阿裡媽媽協助博世打造了“凍齡冰箱”的營銷概念,然後抓住上海車展這個節點,做了一次新品雲發布,造了一次小高峰,為1個月後的618積累勢能。
然後,在618集中爆發,2021年618,博世1個小時的成交額就超過了去年同期一天。
9月份,又幫博世抓住了一次造小高峰的機會,和上海國際藝術節跨界合作。
這個活動很有意思,把藝術和科技相結合,借助用戶獵奇的心理增加曝光。比如,其中有個作品叫《初見》,就是借用了博世洗衣機烘幹機套裝創作的,作者想象洗衣機裡藏着另一個時空,轉着轉着,承載記憶、自我和選擇的衣服有了靈魂,在關門開門之間,它已從過去回到未來。
通過幫助商家造小高峰,不斷往用戶池子裡蓄水,最終帶動了618和雙十一的銷量,2021年全年博世品牌成交比2020年提升170%。
— 3 —
人群蓄水力
而人群蓄水力,是幫商家解決用戶層面的問題。
比如,現在消費者注意力變得分散,忠誠度下降,年輕人買東西越來越理性了。
面對這種變化,商家怎麼辦。
人群蓄水力,就是解決這個“怎麼辦”的問題。
比如,通過幫助商家造小高峰,積累勢能,不斷往用戶池裡蓄水。幫商家觸達更多用戶,然後和這些用戶建立更深的關系。
所以蓄水的能力其實體現在兩個方面。
1)觸達。就是你能讓多少人看到。
2)複購。就是你能讓多少人留下來。
比如,幫商家做了一次活動,這次活動的輻射面很廣,觸達和吸引的新用戶很多。
但是,這些用戶中有多少人留下來了,和多少人建立了信任,多少潛在的用戶因此做出了購買決策,甚至因為信任産生複購行為。
這是需要通過進一步運營來實現的,根據商家遇到的問題,不斷調整策略,觸達用戶,并和用戶建立更深的聯系。
以可口可樂為例,可口可樂雖然是大衆品牌,但線上生意份額并不多。
因為購買飲料的人群中,90、95這些年輕人增長速度很快,但這部分人還沒有被更好的觸達。
所以,阿裡媽媽做的第一步是幫助商家找到這些年輕人,想辦法吸引他們的注意,然後通過經營,影響他們的心智,最終完成轉化。
借助這種能力,幫助可口可樂解決了“用戶層面”的問題。2021年7月到11月,可口可樂曝光量超過2.25億,引導進店人群近700萬。
— 4 —
貨品運營力
人群蓄水力是幫助商家提高經營用戶的能力。
貨品運營力,就是對貨品整個生命周期的運營能力。包括對新品的運營,爆款的運營,尾款的運營。
比如,對新品的運營。
一款産品,從一個概念,到被設計,被生産,一直到上市,怎麼通過運營,讓更多人知道它。
比如,對爆款的運營。
當這款産品上市後,怎麼讓更多人購買,完成從新品到爆款的轉變。
以新品運營為例,商家最關注的是什麼呢,是新品上市後的效果。
尤其是服裝行業,品類非常多。比如,你要上新一款新品,首先得考慮顔色的問題吧,紅黃藍綠色,到底哪種最受歡迎。然後得考慮尺碼問題,大中小各生産多少,比例怎麼定,還得分款式,長袖、短袖、無袖,哪種賣得更好。
所以,在生産之前找準什麼款式受歡迎,這件事對商家特别重要。
這個階段,阿裡媽媽就要幫商家去解決這個痛點,做好測款這件事。比如,Only這個品牌,它的款式非常多。在測款上新的時候,阿裡媽媽借助萬相台幫它精選了30個新品,重點去做投放,最後90%的新品都孵化成功了。
所以貨品的運營從它還是一個概念就已經開始了,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沒做好,貨品可能就賣不出去,成了積壓品。
— 5 —
場景滲透力
阿裡媽媽的同學說,除了幫商家提高經營“人”和“貨”的能力,還要提高經營場景的能力。
場景滲透力,其實就是對場景的經營能力。比如,逛的場景,搜的場景,買的場景,新品和爆品的相互滲透,線上線下的融合的場景等等。
我們說,消費者買東西,有三個最基本的決策要素:需求,觸點,信任。
場景滲透力就是通過經營場景,影響用戶心智,最終影響購買決策。
比如,不少女孩子,喜歡逛購物中心。
“逛”的本質,是消費“内容”,看看這件上衣,挺好看。看看那條裙子,也挺好看。逛來逛去,這個“逛”,就是對時尚、流行、趨勢内容的消費。
在線上呢,這個短視頻很好看,那個圖文分享很好,刷的過程,也是在消費“内容”。
在這個過程中,她可能看到有人分享了一款包包,複古風的,背着走在一條古巷裡,特别有意境。然後就被種草了,一種強烈的“需求”油然而生。馬上去搜索,一看,店是大店,包是好包。
于是,一咬牙,買了。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創造一種場景,一種讓用戶忍不住想分享,然後更多的人因為真實的分享被“種草”的場景。
阿裡媽媽的同學給我分享了他們的一個案例,我覺得很有意思。
多芬和麥當勞聯名做了一款咖啡味的沐浴露,你知道嗎,這款沐浴露,居然是咖啡味的!一看咖啡味的沐浴露,就已經有了想分享的沖動。
更有意思的是,這款咖啡味的沐浴露居然出現在麥當勞線下店。
比如,有一天你去麥當勞,正準備點餐,拿起手機掃碼,然後詳情頁上,跳出了多芬沐浴露和咖啡的組合禮盒。
你肯定會忍不住點進去多看幾眼,恰巧你有買沐浴露的需求,很有可能就下單了。
這樣就把買沐浴露的場景滲透到了麥當勞的場景中。然後,你買沐浴露的場景就變了,你都不用去超市了,你坐在麥當勞,吃着漢堡薯條,順便就下單了一瓶咖啡味的沐浴露。
然後,你可能會找個角度,拍張好看的照片,發個朋友圈:在麥當勞買了瓶沐浴露,咖啡味的。
你的朋友看到了,朋友的朋友看到了,可能都會因為你的真實分享,被種草。
最後的話
以前我們的競争是新與舊的競争,是線上與線下的競争,是年輕人與老一代創業者之間的競争,是傳統與現代的競争。
因為技術變革,因為趨勢變化,很多人抓住了機會,趕上了紅利。
而紅利,帶給我們巨大的勢能,我們覺得我們代表了這個時代。
但當大家都陸續跨進這扇門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對面已經沒有競争對手了。
再也沒有所謂的傳統經營者,也沒有站在過去的人。
我們都站在了一起。
當紅利消失後,真正要提高的不是奔跑的速度,而是經營的能力。
在同一個環境裡,誰的經營能力強,誰就生長得更好。
阿裡媽媽的進化,就是源于這種變化之下商家的需求。
幫助商家把千鈞之石推上萬仞之巅,在不确定中獲得确定的增長。
祝福阿裡媽媽。祝福所有努力進化的企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