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USD】
美元是外彙交換中的基礎貨币,也是國際支付和外彙交易中的主要貨币,在國際外彙市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全球外彙交易中,美元的交易額占87.6%(共200%),主要的原因在于:
1.美元是各國中央銀行的外彙儲備中主要的儲備資産。
2.全球的跨國貿易幾乎都是以美元結算。
3.全球的主要貿易商品主要以美元計價。
4.幾乎每一種貨币都以美元表示價值。
5.當國際間發生危機事件時,通常,美元都會是避險貨币之一。
影響美元彙率變化的常見的因素:一個是美聯儲的彙率政策,另一個則是美國的經濟數據,主要是勞動力報告、CPI、PPI、GDP等等。
歐元【EUR】
歐元是歐盟中19個國家的貨币(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斯洛文尼亞、西班牙、馬耳他、塞浦路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被稱為歐元區。
1999年1月1日,在實行歐元的歐盟國家中實行統一的貨币政策,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币。
目前在國際外彙交易中占據31.4%(200%)左右的份額,與其他貨币相比,歐元最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如法國大選、意大利修憲等等。
從經濟數據來看,歐元最重要的經濟數據來源于德國,因為德國是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主要數據包括:GDP、CPI或HCP、工業生産和失業率等等。
日元【JPY】
日元是日本委派日本銀行在日本發行的法定貨币,自1971年起發行。由于日本是無資源國,其貿易、工業發達、海外投資大,加上日本政府對于日本彙率的保護政策,經常幹預日本彙率,導緻日元的彙率波動比較大。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日元在1971年實施浮動彙率制度,加上日本經濟的高度發展,日元在外彙交易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目前日元在國際外彙交易中的占比在21.6%左右。
日元較為重要的經濟數據包括:GDP、每季度的商業經濟現狀和預期調查、國際貿易、失業率、工業生産總值和貨币供應量。
日本的财政部是日本指定财政和貨币政策的唯一部門,日本财政部對貨币影響要超過美國、英國等國家,往往當日元發生不符合基本面的升值和貶值時,日本财政部的官員就會通過發表言論來口頭幹預,一般都會對日元走勢産生影響。
英鎊【GBP】
英鎊彙率最根本的影響因素是英國中央銀行和貨币政策委員會所制定的政策,此外影響英磅走勢的因素還包括英磅利率以及金融因素。
由于英磅在曆史上,一直是最有價值的基礎外彙品種,倫敦作為最早的外彙交易中心,其從業人員的素質也是非常高的,英磅在歐元被采用後,成為曆史最悠久的,現在仍然被使用的貨币,英磅是第四大交易貨币,排在美元、歐元、日元之後,盡管英磅與歐元之間沒有固定彙率,但是英磅與歐元之間經常存在同步趨勢。
從1997年開始,英國财政部制定貨币政策的職能逐漸減弱,BOE(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獲得了獨立制定貨币政策的職能,到那時BOE仍然要符合财政部規定的通貨膨脹的标準。
英磅的交易量在所有貨币的交易量占比在12.8%(200%)左右,排列第四。
澳元【AUD】
澳大利亞元簡稱澳元,交易活躍程度稍弱後于美元、歐元、日元和英磅。由于澳大利亞在煤炭、鐵礦石、銅、羊毛等工業品和紡織品的國際交易中占據很大比重,因為這些商品價格對澳元的影響很大,澳元因此也是商品貨币之一。
同時,澳元是高息貨币之一,美國利率對澳元的影響較大,在套息交易中比重較大。鑒于與中國貿易頻繁,中國經濟數據一定程度會影響澳元走勢。
加元【CAD】
加元與澳元類似,都是屬于商品貨币,但加元的出口主要是農産品和海産。
加拿大是出口型的國家,出口占加拿大GDP的比重在40%左右,其中80%又是出口給美國,對美國的經濟依賴比較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加拿大和美國的關系,跨國的合并活動非常普遍,這些合并收購活動導緻了兩個國家的資金流動,會影響兩國的彙率。
瑞士法郎【CHF】
瑞士法郎又被稱為傳統避免貨币,由于瑞士是永久中立國,所以瑞士被認為是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加上政府對金融、銀行、外彙的保護政策,使得瑞士法郎成為受歡迎的國際結算與外彙交易貨币。
瑞士對外國人在境内存款采取嚴格保密措施,從而使瑞士成為國際遊資的“庇護所”,吸引了大量外國資金。
常用交易貨币對:歐美【EURUSD】,鎊美【GBPUSD】,澳美【AUDUSD】,美日【USDJPY】,美加【USDCAD】,美瑞【USDCHF】。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