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蘇子夜坐,有鼠方齧。拊①床而止之,既止複作。使童子燭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聲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見④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⑤,中有死鼠。童子驚曰:“是方齧也,而遽⑥死也?向⑦為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蘇子歎曰:“異哉,是鼠之黠⑧也!閉于橐中,橐堅而不可穴⑨也。故不齧而齧,以聲緻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吾聞有生,莫智于人。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⑩見使于一鼠,堕此蟲之計中,驚脫兔于處女⑪,烏在其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餘者,曰:“汝為多學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齧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于蜂虿⑫,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餘俛⑬而笑,仰而覺。使童子執筆,記餘之作。
注釋譯文
夜晚蘇子坐着,有隻老鼠在咬東西。蘇子拍擊床闆,咬東西的聲音就停止了,停止後老鼠又發出聲音。蘇子讓童子拿蠟燭照床下,有一個空的袋子,老鼠咬東西的聲音就從裡面發出。童子說:“噫!這隻老鼠被關在裡面不能離開了。”童子打開袋子看裡面,裡面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童子舉起蠟燭來搜索,發現袋子中有一隻死老鼠。童子驚訝地說:“老鼠剛才還在咬東西,怎麼馬上就死了?那剛才是什麼聲音,難道是它的鬼魂嗎?”童子把袋子翻過來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蘇子歎了口氣說:“真是奇怪,這就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關在袋子裡,袋子很堅固老鼠不能咬破。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咬破袋子的時候故意去咬,用聲音吸引人來;在沒有死的時候裝死,用裝死的樣子求得逃脫。我聽說世上一切有生命的,沒有比人更聰明的。人能馴服神龍、刺殺蛟龍,能捉住神龜、狩獵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東西然後主宰他們,最終卻被一隻老鼠利用,陷入這隻老鼠的計謀中,我驚訝于老鼠從極靜到極動的變化,這時人的智慧在哪裡呢?”
我坐下來打瞌睡,在心裡想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在對我說:“”你隻是多看了點書從而記住了一些知識,離真理還很遠。你自己心裡不專心,又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所以一隻老鼠發出聲音就能支配你,幫它改變困境。有人能夠在打破價值千金的寶玉時不動聲色,但在打破一口鍋時卻失聲尖叫;有人能夠與猛虎搏鬥,但是見到蜂和蠍時卻臉上變色,這是不專一造成的禍患。這是你自己說過的話,忘記了嗎?”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于是讓童子拿起筆,記下我的文章。
文言知識
說“向”:“向”的本義是“朝北的窗戶”。
“向”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見釋義。
北宋·蘇轼《黠鼠賦》
啟發與借鑒
本文相傳為蘇轼十一歲時所作的一篇詠物賦,全文诙諧生動,趣味十足,描寫了作者由一隻老鼠引發的一番思考。
首先,并未過多寫鼠,而是通過童子的語言和動作來表現鼠的黠。
其次,作者通過分析鼠逃脫的伎倆,悟出鼠的狡猾,從而感慨“役萬物而君之”的人也不免被鼠所蒙騙。
最後,總結全文,揭示道理,說明最有智慧的人類,倘若志不凝、心不專,就會受外物左右,被對方所蒙蔽陷入圈套。
此賦文字簡短,卻充滿了情趣,使人仿佛身臨其境。同時叙事與說理密切結合,環環相扣,讀後耐人尋味。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我愛文言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