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輩出星光璀璨的唐代詩壇上,柳宗元算是存詩較少的一個,傳世作品僅有140餘首。
他的詩大多是貶谪永州之後所作,即有抒發抑郁悲憤、思鄉懷友的詩篇,也有情深意遠、疏淡峻潔的山水閑适之作。
柳宗元的詩歌題材廣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自成一派,數量雖少但質量卻絕對過硬,且佳作頗多。
最令人稱道的還是他的山水詩,格調淡雅,意蘊悠長,他善于用清新婉約的筆觸抒發沉厚的内心情感,讀來令人動容。
《江雪》、《漁翁》等都是他極具代表性的作品,被廣為傳誦,特别是《漁翁》這首七言古詩,極其完美地呈現出了詩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境界,讀來讓人心生向往之情。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ai)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唐 柳宗元《漁翁》
簡譯:
傍晚的時候,漁翁把小船停泊在西山腳下歇息過夜;拂曉時分,汲清湘,燃楚竹,開啟美好的一天。
旭日初升,雲霧散盡,四周寂然無聲,此刻,在那碧綠的山水中遠遠地傳來了漁翁搖橹的聲音。
當舟行至天際中流時,船頭上的漁翁回首來處,山岩頂上,隻有那無心的白雲在相互追逐嬉戲。
賞析:
柳宗元的這首小詩,寄情山水的同時,也隐隐地寓含着其仕途失意的孤憤之情,有他獨特的藝術價值,值得用心品讀。
詩的前兩句寫漁翁晚上泊靠着西山歇宿,晨起則汲取清澈的湘水,點燃青青的楚竹來做飯,而後開啟美好的一天。
白天勞作在綠水之上,晚上栖息在傍水的青山之下,汲清湘,燃楚竹,在這個纖塵不染的世界裡,漁翁過着悠然自得的惬意生活。
幹淨通透,超凡脫俗,這物我兩忘的境界,其實也是詩人孤傲高潔的美好品質的寫照。
詩的三、四句寫太陽出來後雲霧散盡,四周一片恬靜,江上已經不見了漁翁的身影,隻有那搖橹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隐隐傳出。
“煙銷日出”本該立現“山水綠”,而作者卻曰“人不見”,給讀者一個懸念,令人訝異。
直到“欸乃一聲”傳來,始令人恍然大悟,如撥雲見月一般,原來漁翁已經蕩舟在山水之間了。
作者用活潑清麗的語言,描繪出一個拔塵脫俗的世外仙界,傳達出了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寂寞的心境。
詩的後兩句描寫日出後,江上的畫面顯得更為開闊,漁翁的小船已經駛入了江中的下流。
站在小船上回首來處,唯見西山上白雲漂浮,它們悠閑得就像無憂無慮的孩童一般嬉戲追逐。
陶淵明說,雲無心以出岫。這西岩上自由自在的白雲其實也是作者對自由人生的渴望,對于處在禁锢狀态的詩人來說,自由安适的生活情趣實在是太過珍貴和美好了。
夜宿西山的安逸,汲水燃竹的自得,朝陽初升的闊朗,放舟山水的惬意,中流蕩舟的快意,雲卷雲舒的悠然,這首意境恬淡閑逸的小詩,一句一景,銜接自然,流暢活潑,極其生動。
寫在後面:
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因為參與永貞革新運動,柳宗元被貶永州(現今的湖南零陵)。
滿腹才華無從施展,一腔抱負化為煙雲,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上的坎坷,這無情的打擊讓本是躊躇滿志的他一時心灰意冷。
于是,他寄情山水,尋求精神上的寄托,借描寫美好景物來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心中的怨憤之情,以期釋放彼時極度的苦悶心情。
在谪居永州的近十年時間裡,柳宗元不僅創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記》,還寫下了許多吟詠永州地區湖光山色的美麗詩篇,《漁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以綠水為家,以青山為鄰,寄情山水,放舟江上,遠離朝黨紛争,做個逍遙自在的漁翁,也未嘗不是最好的人生狀态。
可是,壯志淩雲的詩人還是渴望有所作為,孤芳自賞雖顯高标傲韻,可“不見人”和“回看天際”的字眼運用,卻又襯托出了詩人内心的孤寂怅惘之情。
柳宗元這首《漁翁》深得其後文學大家的賞識,蘇轼就贊其有“奇趣”,衡塘退士還把其編入《唐詩三百首》,可見其藝術價值之高,值得一讀。
注:本文系劉玲子candy原創,謝絕搬運和抄襲,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删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