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歲歲年年月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

歲歲年年月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7:07:12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這兩句詩是典型的詩比人紅,我們熟悉他的詩,勝過熟悉他的人。他就是初唐詩人劉希夷。他的這首《代悲白頭翁》,在初唐時期就已經廣為流傳,一千多年後,讀起來還是贊不絕口。

劉希夷是初唐詩人,史書記載他,“美姿容,好談笑,善彈琵琶,飲酒數鬥不醉,落魄不拘常格。”

長得帥,會寫詩,會彈琵琶,能喝酒,會聊天,還有個性。妥妥文藝青年一枚。但是就這樣一位才子,他的生命卻隻到三十歲。又是一個英年早逝。

像初唐時期的王勃、陳子昂生命都很短暫,真是自古才子多薄命啊。

劉希夷是唐高宗,和武後時期的文學家, 10歲時就被稱為神童, 25歲考中進士。初唐的進士那是非常難考的,很多人都是回爐好幾次才能考中,白居易當年28歲考中,高興的說自己是最年輕的進士。可見劉希夷真是強中強啊。

歲歲年年月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比快更快的是時間)1

初唐唐詩,流行婉約、華麗的宮體詩、閨情詩,而劉希夷的閨情詩的高手,他的這首《代悲白頭翁》在初唐時期已經非常流行。做個比較來說,春江花月夜,寫的好吧?有人說它“孤篇壓全唐”可這首詩在初唐沒有人知道。但《代悲白頭翁》卻廣為傳頌,由此可見劉希夷的才華和名氣。

《代悲白頭翁》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顔色,坐見落花長歎息。

今年花落顔色改,明年花開複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複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顔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顔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繡,将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卧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這首詩簡單易懂,從女子寫到老翁,過渡自然,詠歎青春易逝、富貴無常。前半部分寫洛陽女子感傷落花,感慨人生短促、紅顔易老,後半部分寫白頭老翁遭遇淪落,感慨世事變遷。全詩有一種濃郁的傷感情調,但并不覺得頹廢,反而會引發思考。

其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好象是整首詩的靈魂,被後人不斷模仿。傳說中,正是因為這兩句詩,為劉希夷招來了殺身之禍。《舊唐書》中說,劉詩人為奸人所殺。但并沒有具體說這奸人是誰。

歲歲年年月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比快更快的是時間)2

較多的一種說法是,劉希夷是被他的舅舅宋之問所害。《舊唐書》記載上,宋之問在初唐也是有名的詩人,武則天很欣賞他的才華。宋之問為了保住自己在武則天心中的地位,那也是絞盡腦汁的寫詩。 當他看到劉希夷的這兩句詩,覺得太好了!就想占為已有,好在武則天面前說是自己寫的。希夷不同意,宋之問很生氣,就暗中讓人用土囊,就是裝滿土的袋子,把自己的外甥給壓死了。

這個傳說其實沒有确切考證,後來有人根據史書記載,推測宋之問的年齡,有的查出比劉希夷小20歲,那他沒有能力害劉希夷呀。還有人推測出比劉希夷大5歲,這倒是有本事害人,但又說宋之問當時名氣遠遠大于劉希夷,為兩句詩害人,不合邏輯呀!

歲歲年年月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比快更快的是時間)3

有一種說法更有意思了,說劉希夷的死是張若虛設計陷害并嫁禍宋之問的。說張若虛當時很想通過詩詞,獲得武則天的賞識,但可惜一首《春江花月夜》波瀾不驚,當看到劉希夷這兩句詩時,他非常羨慕劉希夷的才華,同時又非常害怕劉希夷得到武則天的賞識。情急之下,設計害了劉希夷,還成功嫁禍宋之問。這個傳說更是無從考證了,張若虛這件事,和寫春江花月夜的形象也太不相符了。

傳說不提,劉希夷是被人害死的不假,再看初唐那些有名的詩人、王勃、陳子昴等等,懷才不遇都是小事,受人陷害那是常态。不禁讓人感慨,初唐真不好混呀!相比今天而言,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小煩惱,在單位遇到一點小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